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十八个虚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4821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5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十八个虚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十八个虚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十八个虚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十八个虚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十八个虚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十八个虚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十八个虚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阶段要求必须掌握的十八个虚词之一: 于 一、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 短语修饰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 译为“在”“在中”“向”“到”“自”“从”“跟”“对” “对于”“给”“由于”等。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向”。 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与”。 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 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 表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

2、达于 诸侯。出师表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 壁之战 表示动作的范围,可译为“在”。 表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到”。 于于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急于星火 陈情表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 “见”“受”等字和它相应。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 果连

3、词相近。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于介宾短语作状语或作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理解为“在这”“从这”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可译为“对这件事”可译为“在这职业上”高中阶段要求必须掌握的十八个虚词之二: 以一、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 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借”。表示凭借,可译为“依靠”“凭借”。表示

4、依据,可译为“按照”。表示凭借,可译为“拿”“用”。臣具以表闻 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何以战 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表示身份,可译为“凭借”。以以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臣以险衅 陈情表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由于”。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表示处所,可译为“从”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5、。 汉书西南夷传予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表示时间,可译为“在”。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 可译为“率领”。(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周策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和”。可译为“率领”。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 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或 行为的手

6、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或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敛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可不译表示目的,可译为“来”。可译为“来”。可译为“来”。可译为“以致”。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表示修饰,可译为“而”或省去。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应为”。臣以供养无主 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 陈情表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其求思之深切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5.表示承接关系,表示连接两个先后的动作。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三、副词 1.通“已”,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四、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原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五、无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用来的”“没有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