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2532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节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多态性:指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存 在两种以上的等位编码基因,在群体中可以编码 多种抗原分子。一、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等位基因(alleles):位于同源染色体 对应位置的一对基 因。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位于同一基 因位点而具有不同编码特性的基因系 列。是群体的基因概念。二、共显性表达(co-dominant)每一对等位基因位点的两个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其编码分子可同时表达于细胞膜表面。可检出(群体):A基因 - 约27种;B基因 - 约50种;C基因 - 约10种;DR基因 - 约23种;DQ基因 - 约9种;DP基因 - 约6种。三、单元型

2、遗传单元型(haplotype):连锁在一条染 色体上的各基因位点组合。HLA基因型(genotype):由分别来 源于父和母的两个同源单元型构成 。 表现型(phenotype): HLA基因 型 的编码产物。四、HLA遗传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指某两个基因在同一单元型上存在 的频率与理论预期值存在差异的现象。如: 北欧白人 - A1-B8(单元型)汉族人(华北):B17-CW2、 B46-CW1、A32-CW2 等;汉族人(华南):B17-CW2、 A33-B17、B46-CW1等 。第五节 HLA分型分型方法:血清学方法细胞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1. 血

3、清学分型法- 补体介导的微量细胞毒试验原理:抗体(HLA分型) + 淋巴细胞(受 者)+ 补体 淋巴细胞受损 判定结 果(细胞死亡百分率)主要应用:检测HLA-A、B、C抗 原。2. 细胞学分型法-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MLC)分为:单向法和双向法 原理:单向法:淋巴细胞(供者,X 线或丝裂霉 素 处理) + 淋巴细胞(受者) 培养 淋巴母细胞(判定结果);双向法:淋巴细胞(供者) + 淋巴细胞(受者 ) 培养 淋巴母细胞(判定结果) 。主要应用:检测DR抗原3. 基因分型法 - 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比较供、受者编码HLA抗原基 因的DNA序列,判定供、受者间 的相似程度。主要方法:(1) R

4、FLP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法(2) PCR- RFLP法(3) PCR-SSO(顺序特异性寡核苷酸) 法(4) 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 法第六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 义一、器官移植移植成败的关键是供受者间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相容程度。HLA配型:- 组织相容性试验 对供、受者HLA进行鉴定。二、免疫应答1. 抗原提呈与MHC的限制性抗原递呈:抗原 APC HLA-类分 子-抗原肽复合物 表达于细胞膜表 面 CD8+T细胞识别;抗原 APC HLA-类分 子-抗原肽复合物 表达于细胞膜表 面 CD4+T细胞识别。MHC限制性(或称限制性识别):特定T细胞识别特定类别的自身M

5、HC分子而发挥免疫学效应的现象。三、HLA与疾病的关系R.R (relative risk,相对危险率)=R.R值越大相关性越强 。举例:(1)强直性脊柱炎与B27 (2)胰岛素依赖性糖尿 病(IDDM)与DR3、 DR4病人(病人(Ag+/Ag-Ag+/Ag-)对照(对照(Ag+/Ag-Ag+/Ag-)四、HLA与肿瘤的关系恶性肿瘤细胞 - HLA-类分子表 达 减少或缺乏,肿 瘤细胞逃逸免疫监 视。实际应用:INF- 促进肿瘤细胞HLA-类分子表达 增强CD8+CTL细胞的特 异性杀伤。五、HLA检测在法医学上的应用在基因和所编码产物二个水 平同时检测HLA基因型,可进行 亲子关系及死亡者身份等方面的 法医学鉴定。六、HLA分型在人类学研究方面的应 用HLA基因遗传的连锁不平衡,导致不 同人种、民族或不同地域的人群的 HLA单元型基因表达特点不同。如:中国人和日本人中A1极少;白种人极多;黑种人独具AW43,却无A11及 B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