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是否能够带动后富呢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0316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富是否能够带动后富呢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先富是否能够带动后富呢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先富是否能够带动后富呢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先富是否能够带动后富呢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先富是否能够带动后富呢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富是否能够带动后富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富是否能够带动后富呢(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富带动后富”提出的背景 1966年1976年,中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 革命,国民经济不进而退,生产力得不到 发展; 当时的分配原则为“平均主义、大锅饭”, 未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 ; 1978年中央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邓小平提出了“让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论调。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的指示 年月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 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 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 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 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 其他地区、其他单

2、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 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邓小 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 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对过去几年经济改革的肯定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中又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 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 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 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 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 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先富带动后富”在当时的必要性 对针对当时的“平均主义”思想 生产力落后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同社会主 义制度相适应。 结论二“先富、后富”是短

3、 期内加速发展的捷 径我国发展现状我国发展现状 国内生产总值,19792006年年 均增长9.6% 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 列 中国外交开始朝着适应大国角色的 方向演变。 先富基本实现结论三继续加速“先富”阶级 的发展,不是能长期实 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共同富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 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 元 1978年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约有 2.5亿,2006年农村贫困人口降低 到2148万人 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的收入 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1,2006 年为3.28:1 后富有多后?后富与共同富裕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共同富 裕; 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调节富裕 群体的财富,将税收所得用于 改善贫穷群体的生产生活环境 ,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共同富裕不是财富平均。结论 一方面 先富带动后富论,从现实来看,的确我国 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一、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实现了飞 跃式的发展。 二、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如GDP。 三、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全面小康发展 。 但是,另一方面 这是当时的必然选择,但在现在应有所调整 是短期内加速发展的捷径,但不是长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 政策调整 西部大开发 调整税收结构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军费,增强国际话语权 宣传国家形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