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0312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一、词语理解型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 ,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 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 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 句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 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 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 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 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 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 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 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 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 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

2、段、上下文中去找 对应的阐释。 【答题方略】表面义和深层义【高考回放】“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 一词的含义是。(方令孺在山 阴道上,年高考湖南卷) 【语段信息】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 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 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 ,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 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 地。 答案:鲁迅的故乡。作者向往 的精神家园。 二、句子理解型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 句:1.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

3、;2. 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 统摄全篇 ,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 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 含义。.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 思。 一、解释句子所蕴涵的意义二、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高考回放】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 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 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 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季

4、羡林马缨花,7年高考江苏卷)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处。暗示了环境的幽深。主要应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将思维指 向句子的内部,对句子的内容进行理解和阐述 。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 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 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 阐释。 【答题方略】 【语段信息】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 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 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 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 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高考回放

5、】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那 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06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 )答案: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 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 可笑的。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 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 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 的命题形式是:. 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 具有怎样的特点;. 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 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三、筛选整合型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 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 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 段首的总起句、

6、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 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 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 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 ,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另外,我们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 点不全而丢分。【答题方略】2008安徽卷我与地坛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 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 经死了。(自然现象)(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 (生活变故)(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 (心理感受)【语段信息】人生旅

7、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到的世 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 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 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 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 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 、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 解,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 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 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 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 【高考回放】

8、 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1题是这样的 :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1 2 34答案: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表达 方式方面的技巧,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材 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也 有修辞运用方面的技巧,每一种技巧都有其常规 作用。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作用是什么? . 的好处是什么?. 请分析的表达效果。. 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 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技巧分析型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 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它的常规 性作用。例如,类

9、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 发联想,感染力强;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 强化思想感情。 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其次要回答这种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 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 ,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答题方略】【语段信息】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 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 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 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 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 兵准备跳伞,商

10、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 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 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 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高考回放】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 析。(周 涛秋光里的黄金树,年高考江西卷第 题) 答案:作者运用拟拟人、比喻喻、对对比等修辞手法,从 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树”在告 别仪别仪 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势,辉辉煌灿烂灿烂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对秋光里的“黄金树树”由衷的 赞赞美,为为文意的转转折作铺垫铺垫 。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 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

11、他在另一面燃烧着 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 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 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 他的玩具。当然, 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 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2008年语文高考安徽卷)1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 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 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 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运用前后对称的

12、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 美感。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 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 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题 形式是:. 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 形象;. 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 ;. 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 ;. 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五、形象分析型【答题方略】 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可以从作者对 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 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 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 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 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

13、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 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高考回放】 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具 体描写,分点说明。(宁春强雁阵,年高考北 京春季卷) 【语段信息】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 了那么一大片林子。”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 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光 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 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人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 道:“你就不

14、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 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 竟一脸的灿烂。 毫不退缩忠于职守坦荡镇定不失信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先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再结合题目具体阅读。二、先确定答案范围,再筛选、整合信息。三、善于联系上下文(观点往往紧靠材料)。四、看清题干要求,题干怎么问就怎么答。 例:周庄烟雨中 作者在坐船游览后对周庄产生了一种“平安家园” 的感觉,是哪些见闻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五、注意文章开头结尾,段首段尾的总结句。 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 天像有意在营

15、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 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文章憎命达”是这篇文章的中心。(绝妙的文章 偏偏憎恶命运的通达)六、注意文章的标题和注释,以此了解相关背景, 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揭示文章的主旨。在记叙文、散文中常可作线索或抒情的主体。如青菜长城野性的林2、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 或者 提供有关信息。 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 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今天,在这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因为这是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1.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 现小花的哪些特点?(4分)美丽/纤弱 稚嫩/顽强 不怕困难/充满活力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2.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 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 ,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4分)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 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 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雨 韵 从维熙1、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 生哪几个阶段?春雨象征着人的童年,夏雨象征人 的青年,秋雨象征着人的中年,冬 雨(雪)象征人的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