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0159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50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部分)n共产党宣言n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n论我国革命共产党宣言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 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 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宣言把马克 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 想溶为一体,全面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 的基本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 期理论上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诞 生、科学共产主义创立的标志性著作。一、共产党宣言的产生(一)宣言产生的时代n宣言产生于资产阶级时代,产生于无 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制度的斗争已经 展开和发展的时期。1、 资产阶级时代的出现2、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宣言的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1、马

2、克思(18181883)2、恩格斯(18201895)(三)宣言是怎样诞生的n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自参加建立无产阶 级政党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1、1847年6月,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 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2、1847年10月底到11月初,恩格斯在信条草案 的基础上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3、1847年12月到1848年1月,在前两个纲领的基 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在伦敦发表。(四)宣言在现时代1、宣言给新世纪带来震撼2、 世界各国纪念宣言发表150 周年二、宣言的七篇序言 宣言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具有广泛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宣言

3、包括一个简短的前言和四章正文。从 1872年到1893年二十多年时间里,马 克思和恩格斯为不同版本先后写了七篇 序言,前两篇由他们二人合写,后五篇 由恩格斯一人所作。序言中所阐发的思 想和观点,是宣言思想内容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 七篇序言的主要内容:1、 指出了宣言传播的历史反映了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发展的历史 2、 强调了运用宣言中所阐发的基本原理必须与 具体实际相结合 3、 修改了宣言中一些过时的内容 4、 指出了俄国土地公有制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 的起点 5、 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 6、 指出了宣言实际上是共产党的党纲 7、进一步阐发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问题 8、进一步阐明了独立自主和

4、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关系三、宣言各章的具体内容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这是宣言的核心章节。在本章中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阶段 ;论证了资产阶级私有制从而资本主义社 会灭亡的必然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所体现的阶级关系的分析,指出行将到 来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革命。 具体论证的逻辑:1、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资产阶级时代的特点是,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 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 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2、考察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揭示资本 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1)资产阶级的产生

5、和发展。“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 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 论证的逻辑:(2)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 资产阶级使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和全部 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建立起自由竟争以及与此 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 统治和政治统治。(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已经再也不能容纳它本身造成 的强大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 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论证的逻辑:3、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历史使命。 (1)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它的地位。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下 层,但他们又是新

6、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力量 、最有前途的阶级。 (2)无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也是无产阶级同资 产阶级的斗争过程。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的 斗争发展中经历了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发 展过程。 (3)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历史使 命就是打倒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 彻底消灭私有制和改变私有观念,最终实现共 产主义。二、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本章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说明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二是规 定了党的纲领和目的;三是表述了未 来的共产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 1、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是用科学理论武 装起来的工人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分析共产党 同无产阶级

7、及其他工人政党的关系来说明党的性质 和特点。(1)共产党人与全体无产者的关系 第一、共产党不是同其它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 党。第二、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 的利益。第三、不提出任何特殊原则来塑造无产阶级运动。第四、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 代表整个运动的方向。1、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2)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及其特点 (与其他政党比 较)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人是工人政党 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第一、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 分民族的利益和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第二、共产党人在理论上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 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实践

8、上它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 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第三、 共产党人始终关切运动的未来,为实现共产 主义而奋斗。2、共产党的纲领和目的(1)共产党的理论原理是对现存的阶级斗争、我 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消 灭资产阶级所有制,是共产党理论的集中概括 。 (2)无产阶级只有利用政治权力才能消灭资产阶 级所有制。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推翻资产 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其次,无产阶级要利 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依靠政权的力量,夺取资 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 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3)无产阶级要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增加社 会的生产力的总量。 3、共产主义

9、新纪元的基本思想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 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 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分析和批判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 社会主义,指出它们各自代表一定阶 级的利益,但都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 进行活动,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 主义和其它流派的界限。1、三大类型五种社会主义流派第一、反动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 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二、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第三、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n 区分各种流派的三条原则性的标准:第一、站在什么立场上,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第

10、二、要求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代表什 么样的历史方向。第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历史观。2、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第一、 世界观、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 不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第三、 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n论述了共产党对待其它各种反对党派的 态度,阐明了共产党的政治斗争的策略 原理。总的原则是:“共产党为工人阶级 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 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在 这个总原则下,共产党的策略原则有三 点。共产党的策略原则:1、 共产党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 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2、在联合这些力量反对现存社会制度

11、和 政治制度的斗争时,共产党人不放弃自己 的原则立场和长远目标。 3、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工人政 党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n 恩格斯的这本书,写于1880年,是 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基础理 论和基本内容的重要著作,被称为“科 学社会主义的入门”。n 此书是恩格斯摘编他自己的著作 反杜林论中的“引论”第一章和 第三编第一章、第二章改写而成的。 恩格斯改写社会主义从空想 到科学的发展的直接目的为了向法国工人灌输科学社会主义 思想,帮助法国党从思想上、政治上 建成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本书主要内容 n中心内容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 发展为科学的。

12、具体阐述了科学社会 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 理。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 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 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 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 现,并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基本特征 。 第一部分n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 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 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n恩格斯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 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 献。 主要问题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积极因素,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简介空想社会主义产生

13、于16世纪初。作为一种 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 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 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 新社会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n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n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n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与乌托邦康帕内拉与太阳城乌托邦n乌托邦(Utopia)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 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 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 ,“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 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n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

14、 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那里没有酒店 、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在那里,财产是 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 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 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 之源,必须消灭它。太阳城n康帕内拉1622年在狱中写成的太阳城 ,1623年出版。 “太阳城”是康帕内拉虚 构的理想城邦。在太阳城里,没有私有财 产,人人参加劳动,生活日用品按需分配 ,每天工作四小时,其余时间用于读书娱 乐。儿童从二三岁开始接受教育,10岁前 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太阳城反映了意 大利下层人民反对封建剥削,要求幸福生 活的愿望,在社会主义史上留下了宝贵的 精神财富。18世

15、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摩莱里n摩莱里(Morelly),十八世纪法国杰 出的思想家。大约生活在1700 1780年间。是十八世纪法国学术史 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一生写了许多 著作,但都用不同的笔名发表,“摩 莱里”是他笔名,真实名字不详。最 有影响的著作是巴齐里阿达和 自然法典。自然法典n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永恒不 变的“自然法律”,理性的任务在于考察和 分析现象本身的过程,从中寻找自然界的规 律,并集中整理,使之连贯起来成为法律。 自然法典n摩莱里认为,人天生就有需求,而人又天 生具有满足需求的能力,不过,人的需求 和满足需求的能力是不平衡的,能力总是 稍落后于人的需求。他认为,这

16、种需求和 能力的矛盾对社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 用。它促使人们自觉地结成各种社会联合 体,去求得满足那些单靠个人的力量绝对 不能满足的需求。摩莱里指出,人类社会 就是在不断的满足新的需求的过程中前进 。相反,如果人的需求和能力没有矛盾, 完全一致,社会就不会发展。就会永远停 留在原始状态,人类本身也不会与动物有 所区别了。 自然法典n摩莱里认为,人的需求是相同的,应 该得到同样的满足。从这一点出发, 他得出了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也是平 等的结论。因此,他主张人们应当共 同劳动,共同使用土地资源,共同享 受劳动产品,而私有制是社会出现混 乱和罪恶的根本原因,人类的黄金时 代是原始氏族公社,主张平均的共产 主义制度。 马布利n马布利是18世纪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