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82907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综合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4、为高考必考题型,分值10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纲解读考纲解读12.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找关键点: 非乎 ; 盍译文: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 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3分)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 至耳。” 找关键点: 无所 ; 第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 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3 分)例1、广东高考题研究高考研究高考例2:广东高考题9、(2)翻译下面的句子。(6

2、分) 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找关键点: 省略句 ; 异译文: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洒到) 整张纸都是。郭生对此事感到奇怪,拿着(纸张) 来告诉王生。(3分) 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找关键点: 德 ; 恒译文:郭生因为这样感激狐狸,经常放置鸡和米, 准备供给狐狸吃喝。(3分) 一、 善于抓命题者设置的 关 键 点 1、关键实词 2、重要虚词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5、固定结构研究小结研究小结文言翻译的原则 1、 译文做到“信”“达”“雅”“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 遗漏、不随意增加意思; “达”:既译文无语病、语句通顺,符合

3、现代汉语 的表述习惯。“雅”,即译文有文采,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 有表现力。 2、 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紧扣原文,按原文字词和句式对等的原则,做 到字字落实。即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 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例(1)、直译就是做到字字落实。如: 沛公 已 去, 间 至 军中。 译为:沛公 已经 离开,从小路 到达 军营。例(2)、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抱负远大的人的志向呢?掌握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 五字法:留、换、补、删、调翻译的具体方法-留适用范围示 例 年号、人

4、名、地名、国 名、官名等专专有名词词及 古今词义词义 相同的普通名 词词(1)庆历庆历 四年春,滕子 京谪谪守巴陵郡。 (2)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 (3)行军军用兵之道翻译的具体方法-换适用范围示 例1、用双音节词换节词换 单单音词词 2、用本字词义换词义换 通 假字 3、用普通话词语话词语 换换 文言词语词语(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 夫疏远远、信任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谢项谢项 王早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师师因此、不一定翻译的具体方法-补适用范围示 例1、根据语语言环环境的 需要增加词语词语 ,或补补 出省略的语语句或成分 。(1)然后 践华为华为 城 。 (2)以相如功大, 拜 为为

5、上卿。 (3)项项王则则受璧, 置之 坐上。 翻译的具体方法-删适用范围示 例删删去同义义连连用的实词实词 ,某些虚词词(语语气词词 、 连词连词 、结结构助词词), 偏义义复词词中的陪衬词衬词 等。(1)噫吁嚱 ,危乎 高哉! (2)师师道之不传传也 久矣! (3)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萦苦辛。翻译的具体方法-调适用范围示 例把古汉语汉语 倒装句( 主要是宾语宾语 前置句 )调调整为现为现 代汉汉 语语的句式。(1)古之人不余欺 也。 (2)沛公安在? (3)句读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4)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抓住翻译的关键 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 ,二是特殊句。 1

6、、抓关键词 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 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翻译的时候,考生只要找出语句 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 就遗憾的丢分了。v2、抓特殊句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 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 殊顺序、固定译法,那么就不能准确翻译这个文言句子,因此丢 分。.(一)将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 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 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 (刘基郁离子

7、)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 我见到经过我面前的人很多,没有人 同情我啊。假使先生您不是没有吃饭,还会同情我吗?” 课堂练习关键点: 过 宾语前置句关键点: 使 能乎?课堂练习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 脱于虎豹之秦。呜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 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 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 其门,此士所以不至也。(读孟尝君传) 1、译文: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辈的头目 罢了”。关键点:特 判断句 2、译文: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 士不归附

8、他的原因。 关键点:所以 判断句 课堂小 结解题要领 一、 明确两个原则: 1、 译文做到“信”“达”“雅”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翻译,字字落实二、抓住命题者设置的两个 关 键 点: 1、抓关键词(关键实词、重要虚词、词类活用 )2、抓特殊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三、掌握五种技巧留、换、补、删、调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 句式 。题型:翻译题文言文句式 翻译的程序、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 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9、、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 表达出来。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 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 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 子,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 贵末业哉! 翻译: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 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2分) 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 的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 儿子就不能保全。(2分)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亚父者,范增也。2、沛公军霸上。3、沛公安在?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判断句宾语前置被动句 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 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 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

10、 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 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 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 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 (变式)句、省略句四种。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 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翻译下面句子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属今为之虏矣。注意下面句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重为乡党所笑。wi3、用“见”“见于”表被动(“ 于”

11、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信而见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翻译下面句子:予犹记周公之被逮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戍卒叫,函谷举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城陷而虏4、用介词“被”表被动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 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 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 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 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

12、。如: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1、诚请见教。 2、望见谅。 3、请勿见笑。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温馨提示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1、( )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忠而被谤 D、受制于人AA3、( )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4、翻译下面的句子。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13、2005年广东高考)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 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中心词“主状 谓 (定)中心词“ 宾”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 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 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 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 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何操” “操何” “安在”“在安” “何为”“为何”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 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

14、前置。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C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 、安、焉、奚”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不自信”“不信自” “未之有”“未有之” “不余欺”“不欺余”“未之闻”“未闻之”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 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15、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C规律三: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 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 1、(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B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1、何以战?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何以”“以何”“谁与”“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东向”“向东”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