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80916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6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2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选修2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选修2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选修2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选修2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2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2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总览知识体系西方国 家现代 市场经 济的兴 起与主 要模式西方 国家 现代 市场 经济 的兴 起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凯恩斯革命的影响 凯恩斯革命的实质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西方国家现代市 场经济主要模式不同模式的主要特点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研析高考考点考点一 罗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历时最长、危害最深的经济危机,再次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胡佛政府完全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无力扭转经济颓势。2.罗斯福新

2、政的主要内容(1)新政的内容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以下几项:整顿金融业,恢复和稳定农业,复兴工业,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2)新政的显著特点: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缓解了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加剧了通货膨胀,扩大了财政赤字,新政没有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疑难探究全面把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1)整顿金融业。颁布银行法,禁止银行从事股票和债券交易,成立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同时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以提高物价、刺激生产、扩大出口。(2)恢复和稳定农

3、业。出台农业调整法,通过政府对自愿减少耕种的农民给予现金补贴的办法来限制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3)复兴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中止实施反托拉斯法,鼓励企业在复兴过程中进行更大的合作,要求企业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工作条件等,促进工业生产的增长。(4)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考点二 凯凯恩斯革命与新自由主义义1.凯恩斯革命(1)凯恩斯革命的内容。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4、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2)凯恩斯革命的影响。凯恩斯革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3)凯恩斯革命的实质。凯恩斯经济学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2.新自由主义(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

5、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都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2)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他们的一些政策主张对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影响。但他们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再加上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疑难探究正确理解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凯恩斯革命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改革:

6、(1)在理论上,凯恩斯反对萨伊定律。萨伊定律认为供给本身创造自己的需求,需求是供给的函数。凯恩斯从理论上推翻了这种观点,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地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由于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必然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从理论上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和非均衡趋势。(2)在方法论上,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的宏观经济问题上,开创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他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量等),特别是总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

7、府购买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他强调,决定经济活动水平的是投资部分,只有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增加了,才能刺激生产。为使就业、收入理论和利息、货币、消费、储蓄与投资理论纳入宏观理论结构,在方法论上,凯恩斯还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密切结合在一起,从而克服了传统经济学在分析过程中运用的“二分法”的不一致性。(3)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凯恩斯反危机政策有三个特点: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是其前提;财政政策是其重心;举债支出是其手段。考点三 西方国家现现代市场经济场经济 主要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主要 特点私人经济经济 占绝对绝对 主 导导,国有经济经济 比重小 私人资资本

8、集中程度 高,垄垄断性强 市场场自发调节发调节 作用 很大,国家干预预少 劳动劳动 力市场场的自由 开放程度高、流动动性 大,就业竞业竞 争压压力大混合经济经济 体 制特征明显显 ,注重市场场 机制和国家 调节调节 的结结 合,强调调社 会保障在强调调自由竞竞 争的同时时,特 别别强化政府在 经济发经济发 展中的 作用 鼓励员员工参与 企业业事务务,培 养员员工对对企业业 的责责任和忠诚诚 市场场 作用最大中等最小政府 干预预 程度最低中等最高社会 保障 水平较较低较较高较较低评评价强调发挥调发挥 市 场场的作用, 束缚缚少,有 利于激发发企 业业活力,但 由于缺乏必要 的监监控和干 预预,容

9、易加 剧剧两极分化提高了效率,缓缓解 了各种社会矛盾, 但无处处不在的社会 保障削弱了人们们的 工作积积极性,加重 了政府的财财政负负 担,在一定程度上 削弱了本国的国际际 竞竞争力有利于经济经济 发发展,提高本 国产产品的国际际 竞竞争力,但易 于形成商官勾 结结,造成政府 决策失误误和加 剧剧社会不公共 同 点都以生产资产资 料资资本主义义私有制为为基础础 在经济经济 运行中,都以市场竞场竞 争作为为最基本的调调 节节手段 国家调节经济调节经济 的目的都是为为了维护垄维护垄 断资产资产 阶阶 级级的整体利益和统统治地位演练知能提升1.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

10、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11、济。解析 第(1)小题包含三个知识点: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二是说明凯恩斯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三是说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一个问题考查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二、三两个问题要求辩析两种经济理论的作用,最后落脚点是不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小题要求回答我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是要求说明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 答案 (1)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在一定时期和范围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滞

12、胀”。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私有化和自由经济,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最终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衰退。所以,只要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无论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中国决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应从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其中合理的成分。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弥补市场的不足。2.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欧洲都实行了大规模的干预经济行动。有媒体评论“凯恩斯主义再任救世主”。运用经济学常识

13、的知识回答:(1)凯恩斯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上提出了哪些观点?(2)二战结束后,凯恩斯主义对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 回答第一个问题,应该从产生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回答第二个问题,应该从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和遇到的挑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1)凯恩斯认为,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行 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 足的问题。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 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破 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 人失业。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由于采用凯恩斯主义的

14、国家干预政 策,暂时缓和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了经济危机带来了的破坏。“滞胀”现 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 达国家的兴起。3.2009年7月8日至10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八国集团的领导人就全球经济形势、气候变化、经济贸易、非洲发展、粮食安全等多项全球性议题进行了磋商,并取得了诸多共识。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回答:(1)美、德、日三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哪些共同点?(2)请对美国和德国市场经济模式进行评价。解析 本题考查对美、德、

15、日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和理解,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回答第一个问题,应该从它们建立的基础、调节手段和调节经济的目的等方面进行回答,对其评价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答案 (1)首先,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其次,在经济运行中,它们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国家调节经济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2)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也容易出现经济危机。德国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

16、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4.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危机严重、整个银行系统总体已经崩溃的情况下就任第32届总统。他为振兴美国经济实施了“新政”,到1935年农民现金收入由原来的40亿美元上升到70亿美元,经济开始复苏,失业和工厂倒闭现象明显改善。材料二 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美国,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通用、福特等大型汽车公司申请破产,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失业率创新高,政府采用了发行国债、接管大型金融机构和向大型企业注资等方式挽救每况愈下的美国经济。联系材料,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克服当前国际金融风暴的启示。解析 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其内容包括金融业、农业、工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运用罗斯福新政的理论观点来分析如何应对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可从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加大投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消费需求等方面进行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