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79779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王建华2009年3月关于文体关于文体自传自传自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一个大类,由传主本人而非通过其 他人来叙述自己的生平。对人生的整体回顾,或者是对人生 主要经历的回顾,是自传不可缺少的要素。自传又分为正式自传和非正式自传两大类。非正式自传是作者不准备发表的私人文稿,包括书信、 日记、日志以及回忆录。前面三种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 而回忆录是用来追忆本人和他人经历以及重要事件的一种文 体。正式自传由于经过作者有意或无意的遗漏和改动,其真 实性不如非正式性的自传。因为这种自传中的事实往往是传 主自身的经验化的事实,传主往往会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赋予 自己的眼光、

2、自己的价值意义评判。自传和一般人物传记大致都有个共性:童年对一 个人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自传的独特 性,即自传存在程度不同的主观因素,使自传呈现 更加复杂而丰富的色调。自传在表达人物个性时较 多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因为自己写自己,对自身 的经历和当时的内心活动,总比别人要了解,写起 来较方便。这是自传写心理活动的优势,也是本文 的一大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对 人物个性表达的作用。另外,本文是作者30岁时写 的自传,记录的只是他从1902年到1923年20年的经 历,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传记的独特之处。被尘封的大师被尘封的大师沈从文沈从文“我实在是一个乡下人我实在是一

3、个乡下人” ” 沈从沈从 文 文 从文自传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份很好的传记材料。首 先总是描述给予沈从文写作和生命给养的湘西古城;追溯其先 祖时,作为苗人的祖母也是必被提到的一员;作品有大量篇幅 描写沈从文幼年因反抗私塾的刻板和压抑而逃学、骗人;其少 年时的行伍生涯也是传记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相对于各类他人 所作的传记,这是一份可资参照的原始资料。从文自传不仅真实地揭露了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的自我 选择和自我认知,也鲜明的体现出他成熟思想精神的特征。他 运用自己最擅长的乡村生活的题材,以“乡下人”的视点关注 的形态,表现了自己重塑民族传统的责任。沈从文一生执着的 眼光,可割弃的情结,自明于心的

4、责任,都在这一部自传中有 所表现。所以,了解从文自传对于理解沈从文创作中的主 题走向、人生意蕴以及叙述模式,都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 原名沈岳焕,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 家。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 家族的血统。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 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于 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 开始用“休芸芸”笔名进行创作。1927年参 加“新月社”,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 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 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作品着 力描绘

5、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 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 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 种自在自得的人生。沈从文年表沈从文年表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军人世家,学名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 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 1920年在芷江一警察所当办事员。后因初恋受骗而出走。 1922年任靖国联军第一军统领官陈渠珍书记。 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开始在晨报副刊发表作品。 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

6、 1930年去武汉大学任教。 沈从文年表沈从文年表1930年去武汉大学任教。 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文学院讲师; 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 文艺副刊。同年,创作边城。 1938年春,到昆明,继续与杨振声编选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1月,任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教授。 1948年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 文物研究。 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压力而自杀,获救。 病愈后被安排到中央革 命大学学习。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沈从文年表沈从文年表1969年去湖北咸宁五七干校

7、劳动。 1978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偕夫人张兆和赴美探亲讲学。 1983年突患脑血栓,住院治疗。 1984年大病一场。抢救脱险后,说话、行动更加不便。 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 年,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城的军人 世家,他岁启蒙,不喜欢枯燥无味的私塾,经常 逃学。后转学到凤凰镇守署设立的军事学校,接受接受 了基本的军事训练。了基本的军事训练。高小毕业后,15岁不到的沈从文以候补兵的名义跟着 军队驻扎到辰州(沅陵),曾做上士,后来还以书记名义,曾做上士,后来还以书记名义 随大军在边境剿过匪,随大军在边境剿过匪,在军队中,他得以接触到社会

8、各种 层面,同时也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1920年,他所在的部队在鄂西全军覆没,留守驻地的沈从 文遭遣散回家。半年后,他到了沅州舅父家,在当地的警察署 当办事员,又当过城区屠宰税务员,这又当过城区屠宰税务员,这“放纵野蛮放纵野蛮”的数载间的数载间 ,他看够了底层人物细微的悲欢,他看够了底层人物细微的悲欢 。在这期间,发生了改变他一 生的“女难”事件,使他远离了沅州和家人。 后来还是投身军营,在自称“湘 西王”的湘西巡防统领陈渠珍身边做 书记。这段时间,他见惯了人生的生 死无常。在一场卧床40多天的伤寒之 后,一位好友又在他面前被河水洄流 卷走。在军队中见惯了生与死,人生 病时那种脆弱的心理,加

9、上朋友的猝 死,彻底让沈从文从现实的环境中惊 醒,他决定“向更远的地方走去”, 到了二十岁,他决意去北京闯闯 。从此离开保靖去到北京,开始了他 的写作生涯。初来北京的沈从文,考取大学的初来北京的沈从文,考取大学的 希望落空,就刻苦读书并热心进行文希望落空,就刻苦读书并热心进行文 学创作,经济上却陷入困窘的地步,学创作,经济上却陷入困窘的地步, 过了两年冻馁艰辛的生活。有两次差过了两年冻馁艰辛的生活。有两次差 点去当兵,轮到他填志愿按手印时,点去当兵,轮到他填志愿按手印时, 一个声音又在耳畔响起:一个声音又在耳畔响起:“既然为信既然为信 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19

10、241924 年冬,沈从文怀着一线希望,写信向年冬,沈从文怀着一线希望,写信向 几位作家倾诉处境。几位作家倾诉处境。从文笃定了想法,便在信封上写好收信从文笃定了想法,便在信封上写好收信 人的姓名:郁达夫。过了两天,柴扉上真有人人的姓名:郁达夫。过了两天,柴扉上真有人 轻叩了三下,又重叩了两下,沈从文打开门,轻叩了三下,又重叩了两下,沈从文打开门, 门外站着一位身着灰布衣衫书生,凉凉的镜片门外站着一位身着灰布衣衫书生,凉凉的镜片 后闪动着热热的目光,他就是救星郁达夫了。后闪动着热热的目光,他就是救星郁达夫了。 看看屋子破庙样的寒伧相,再看看沈从文冻馁看看屋子破庙样的寒伧相,再看看沈从文冻馁 交加

11、的样子,郁达夫立刻就明白了这年轻人眼交加的样子,郁达夫立刻就明白了这年轻人眼 下已沦落到何种困境。在附近的馆子里,郁达下已沦落到何种困境。在附近的馆子里,郁达 夫点了一份葱爆肉丁,还点了好几个荤菜,沈夫点了一份葱爆肉丁,还点了好几个荤菜,沈 从文狼吞虎咽。这顿饭,郁达夫用一张五元钞从文狼吞虎咽。这顿饭,郁达夫用一张五元钞 付账,还找回三元多,他都推给了沈从文,又付账,还找回三元多,他都推给了沈从文,又 解下脖子上的围巾,送给这位酷爱文学,以至解下脖子上的围巾,送给这位酷爱文学,以至 于拼命的小兄弟。两人含着泪依依告别。于拼命的小兄弟。两人含着泪依依告别。昔年昔年 漂母一饭救了韩信,此日(郁)达

12、夫一饭也救漂母一饭救了韩信,此日(郁)达夫一饭也救 了(沈)从文,了(沈)从文,那可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那可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 道极其苍凉而又温暖的风景。道极其苍凉而又温暖的风景。 自自19241924年年1212月发表处女作月发表处女作一一 封未曾邮出的信封未曾邮出的信后,后,1925192719251927 年,沈从文的作品频繁地见于年,沈从文的作品频繁地见于晨晨 报副刊报副刊现代评论现代评论 。 徐志摩徐志摩无愧为琢璞者,他在自无愧为琢璞者,他在自 己主持的己主持的晨报副刊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沈上发表了沈 从文的大批小说,并为之四处延誉从文的大批小说,并为之四处延誉 ,称赞他的作品,称

13、赞他的作品“不是写成的,是不是写成的,是 想成的。想成的。”还将这位笔极秀极笨的还将这位笔极秀极笨的 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之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之 。胡适胡适也是别具慧眼,求才若渴的也是别具慧眼,求才若渴的 大名家,每每能赏识青年,他二话大名家,每每能赏识青年,他二话 没说,就聘任这位忐忑而羞涩的没说,就聘任这位忐忑而羞涩的“ 山民山民”做了中国公学的国文教师。做了中国公学的国文教师。 沈从文任教中国公学期间,因授课沈从文任教中国公学期间,因授课 之便,认识了英语系的女生张兆和。张之便,认识了英语系的女生张兆和。张 兆和与姐姐张元和、张允和、妹妹张充兆和与姐姐张元和、张允和、妹

14、妹张充 和都是聪明好学秉性端庄的大家闺秀,和都是聪明好学秉性端庄的大家闺秀, 号称号称“张门四枝花张门四枝花”。按说,沈从文在。按说,沈从文在 纯洁美丽如天鹅的张兆和面前,应该是纯洁美丽如天鹅的张兆和面前,应该是 自卑的,但他有股子头撞南墙的倔强劲自卑的,但他有股子头撞南墙的倔强劲 。“凡是沉默寡言的人,一旦堕入情网凡是沉默寡言的人,一旦堕入情网 ,时常是一往情深,一发而不可收拾,时常是一往情深,一发而不可收拾” (梁实秋(梁实秋回忆沈从文回忆沈从文),既然口才),既然口才 不济,又十分害羞,沈从文便拿出自己不济,又十分害羞,沈从文便拿出自己 的法宝,暗地里发起了书信攻势。的法宝,暗地里发起了

15、书信攻势。后来,他在致张兆和的家书中以自后来,他在致张兆和的家书中以自 炫的笔调写道:炫的笔调写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 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家们 都热心于政治并使自己作品的意识 形态色彩愈来愈浓的时候,他却逃 避政治,逃避政权的干预,仰仗自 然神灵的力量,专注于人性的研究 与描写,而是把艺术视角对准了湘 西这片美丽、神秘的世界,他的最 优秀的作品几乎都是描写湘西的农 民、兵士、水手、娼妓等社会最底 层的小人物的悲欢,用他特有的表 现

16、手法展现给读者一幅幅情景交融 的湘西风俗画。正如朱光潜先生所 说的,沈从文的文学庙堂里供奉的 仅仅是人性,这种选择使他的作品 显得冷静并具有永恒的价值。政治上不同任何人结盟,一种彻底的非派别、 非集团主义,支配了沈从文的人生选择。 1948年, 沈从文游离于国共两党政治之外的的 “中间路线” ,超越具象的战争观照、自由主义的文艺追求,开始 受到左翼文艺阵营的评判与清算。 北平刚解放时,沈从文和林徽因有过几天的朝 夕相处。那时,自由主义文人失去了政治势力,北大 一部分进步学生发起了对沈从文的激烈批判,在大楼 挂出“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 文”的巨幅标语,此前左翼权威作家郭沫若判定沈从 文是发动、下流的“粉红色作家”。沈从文感到自己 倒了穷途末路,他开始足不出户,关在房间里胡思乱 想。来自生命深处的忧患与恐惧正在逐步加深,灵魂 陷入茫茫迷雾之中,理智开始迷乱,神经在高度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