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swj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74119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0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swj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swj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swj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swj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swj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swj》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swj(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虚词用法推 断“七看”杨敏玲一、看语法结构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抚之”是动宾 短语,“之”是 动词“抚”的宾 语,代词,代“ 妪”,可译为“ 她”。“仲尼之闻 ”是偏正短 语,“之” 用在定语和 中心语之间 ,是结构助 词,可译为 “的”。“师道之不传”是主 谓短语,作“久矣” 的主语,“之”用在 主语和谓语之间,起 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 用,是结构助词,可 不译。“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 ,“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 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 个实词,而不是虚词。借助

2、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 二、看对应位置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因”和“乘”处于对应位 置,“乘”是介词“趁着” 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 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 利”“便”也是对文,都是 指有利的形势。“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 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 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 气助词,可推断“乎”与“ 哉”同义。语言结构相同或相

3、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 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 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三、看特殊标志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夫”用在段 首引发议论, 是发语词,可 不译。这种用 法的虚词还有 “若夫”“故 夫”“且夫 ”“盖”等。“至于”用在句首承 接上文,表示另外再 说一层意思,用法与 现代汉语相同。这种 用法的虚词还有“至 ”“至若”“至如” 等。“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 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例“

4、是故”表事情 的关联,可译为 “因此”。这种 用法的虚词还有 “是以”“虽然 ”“然则”“盖 ”等。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 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 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四、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 断。 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 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 同。“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

5、道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语境是一只“青麻 头”(蟋蟀)藏匿 在“针针丛棘”之 中。由此可推断“ 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 伏在那里”。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 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 ,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焉”用在疑问句 中,表示责备得语 气,由此可推断“ 焉”是疑问代词, 可译为“何、哪里 ”。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 里

6、,是语气助词。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 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 不离篇”。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 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 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组是:俅以幸臣躐跻显位A、和相同,和相同得全首领以没B、和相同,和不同扈从以行C、和不同,和相同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D、和不同,和不同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 “以”用“而”来替换,例句意表达受到 影响,例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 断例“以”是介词,例“以”是连词 。六、看删换变化解答此题,

7、先要确定“以”得词性,然后作具 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 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句意表达则 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以”是介词, 例“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 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以”表动作行为 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以 ”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 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七、看句式特点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 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 用法,可根据

8、句式特点进行推断。是介宾短语后首句 ,“于南亩之农夫 ”介宾短语,“于 ”是介词“比”的 意思。是定语后置句, “”“石”是中心语 ,“铿然有声者”是 定语,“之”是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宾语前置句,“何 以”即“以何”,“ 以”是介词“凭借” 的意思。是省略句式,“与”后面 省略了宾语“之”,“与 (之)”是介宾短语,“ 与”是介词“和、跟”的 意思。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 被”的意思。解答虚词题的思路: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2002

9、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率领石钟山记“把”陈涉世家“正好、恰巧”过秦论” “已经”“ 之后”出师表“无论” 答案:A 2003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伶

10、官传序表被 动 鸿门宴表目的 师说兼词,“于+是 ” 孔雀东南飞 “于是、就” 语气助词答案:C(2000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B.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C.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2001年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