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068387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大石桥二高中大石桥二高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度下学期高二 6 6 月考试月考试化学科试卷化学科试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O 16 Zn 65 Cl 35.5 Cu 64第第 I I 卷(必考题卷(必考题 共共 4242 分)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 3 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 。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溶解 B. 过滤 C. 萃取 D. 蒸馏2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

2、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B.向煮沸的 1molL-1NaOH 溶液中滴加 FeC13饱和溶液制备 Fe(0H)3胶体C. 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D.液氯、乙醇、NH3均属于非电解质3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 羟基电子式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 原子核内有 20 个中子的氯原子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NO 与 1.12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为 0.1NAB. 常温常压下,7.8gNa2O2晶体

3、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 0.3NAC. 标准状况下,1.12L 乙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0.4NAD. 室温下,1LpH=13 的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OH-数目为 0.1NA5在同温同压下,向大小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 CO 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当体积相等时A、B、C、D 四个气球内,与充入 CO 气球内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2 -A. A B. B C. C D. 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和液氧气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N2和 Cl2O 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C.HF、HCl、HBr、H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

4、减弱D.石墨转化金刚石,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Al3+)=0.1mol/L 的溶液中:K+、Mg2+、SO42-、AlO2- 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NH4+、C1-、SO42-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Zn2+、Ba2+、NO3-、Cl-D. 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0-13mol/L 的溶液中:K+、Na+、CH3COO-、NO3-8. 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 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 )A原子半径:dcbaB4 种元素中 b 的金属性最强C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 单质的氧化性比 a 单质的氧化性强9把 a L 含(NH4)2SO4和 NH4NO3的混合液分成 2 等份,一份用 b mol 的 NaOH 刚好把 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 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 c mol 的 BaCl2,则原溶液中 c(NO3-)为( )A(b2c)/2a molL1 B(2b4c)/a molL1C(2bc)/a molL1 D(b2c)/a molL1 10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3 -A古法炼铁B粮食酿醋C煅烧贝壳D火药爆炸AA B.

6、 B C. C D. D11下列说法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合理的是( )A.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B.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SO42-+Ba2+4OH-=BaSO4+AlO2-+2H2OC.工业制取漂白液原理: Cl2+2OH-=Cl-+ClO-+H2OD.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2A13+3C032-+3H2O=2Al(OH)3+3CO2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正确且设计合理的是( )A. 装置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 NO 气体B. 可用图所示装置及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C. 装置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或氨气 D.

7、实验室可用装置制取 NH3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OH-、CO32-、A102-、Si032-、SO42-、HCO3-、Na+、Fe3+、Mg2+、Al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Na2SO4、可能不含有 CO32-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只有:OH-、A102-、CO32-C.原溶液中含 CO32-与 A10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4 D.a-d3/414在一定条件下,氯气与碘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到一种红棕色液体 ICl,ICl有很强的

8、氧化性,ICl 跟 Zn、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IC1+2Zn=ZnCl2+ZnI2,IC1+H2O=HC1+HIO,下列关于 ICl 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ZnCl2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ICl 跟 H2O 的反应,IC1 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D.反应 6.5gZn,转移电子 0.1mol第第卷卷(必必考考题题 4 43 3 分分+ +选选考考题题 1 15 5 分分,共共 5 58 8 分分)二二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4 4 小题,共小题,共 4343 分)分)15(10 分) 已知某试剂瓶上贴有标签如下,完成以下问题:

9、(1)该“84 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一位)(2)该同学参阅该“84 消毒液”的配方,欲用 NaClO 固体配制 480mL 含 NaClO 质量分数为 37.25%的消毒液需要称量 NaClO 固体的质量为_g(3)某同学取 100mL 该“84 消毒液” ,稀释成 1L 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Na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_。(4)配制上述“84 消毒液”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C用天平称量该物质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入贴有标签的试剂瓶E改用

10、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12cm 处G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5 -(5)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A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B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84 消毒液”而未洗净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D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16(10 分) 有 A、B、C、D、E 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阳离子K、Na、Cu2、Al3阴离子SO42、HCO3、NO3、OH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将它们溶于水后,D 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11、将 E 溶液滴入 C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进行焰色反应,仅有 B、C 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只有 A 中放出无色气体,只有 C、D 中产生白色沉淀;将 B、D 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填空:(1)写出 B、D 的化学式:B_,D_。(2)将含 1 mol A 的溶液与含 1 mol E 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C 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4)在 A 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_。17(13 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 SO

12、2与 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6 -(1)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装置 C 中的现象为_ _。(2)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写出 SO2与 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向装置 C 中通入足量 SO2发生反应后,检验生成的 Fe2+的方法是_。该小组同学向反应后的装置 C 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反应生成了 SO42-。该做法不合理的理由是_。(3)若将装置 C 中 FeCl3溶液更换为 Fe(NO3)3和 BaCl2的混合液,可观察到装置 C 中出现白色沉淀,该小组对装置 C

13、 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假设(不考虑各因素的叠加): 假设 1:装置 A 中白雾进入装置 C 中参与反应。假设 2: _。假设 3:在酸性条件下 NO3-能氧化 SO2。(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 3,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简述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18(10 分) 汽车尾气里含有的 NO 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 2404时,平衡常数 K64104。请回答:(1)某温度下,向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N2和 O2各 1mol,5 分钟后 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 N2的反应速率_;(

14、2)假设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N2)正v(NO)逆- 7 -(3)将 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N2和 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 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 NO 的体积分数_;(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 N2、O2、NO 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 和 3.010-3mol/L,此时反应 v 正_v 逆(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选考题)(选考题)三三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只能选择一题作答)分,只能选择一题作答)19 【化学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 R、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 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L,最高能级上只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X 单质。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