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068307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第 I I 卷卷(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我国古代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赋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国家常采取“均田” “限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这一情况反映了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自给自足规模小,比较脆弱 实际上已得到历朝政府的保护A. B. C. D. 2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 、 “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

2、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这主要说明当时( )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 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所示装置最早发明于A. 战国 B. 汉代 C. 隋唐 D. 宋朝4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5徐秀红在从禄赏制的演变看周代的土地制度指出,春秋中叶“初税亩”以后,宗法分封制逐渐让位于新起的君主集权制,新兴官

3、僚的官俸也不再沿用封土食邑的方式,而是改用谷禄为主的俸禄制,赏田也脱离了封土食邑的轨道,向赐田方式转变。春秋中叶以后的这- 2 -一变化A. 奠定了统一国家形成的基础 B. 形成了思想领域的新气象C. 标志着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D. 加速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7外藩首领或使臣携贡品来朝参见皇帝,唐朝必回赠丰厚物产,回馈时必须先估定所得贡物的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回馈多少,这些回赠物品多系手工业精品,有不少出自官府

4、手工业部门,这些回馈的手工业品A. 都来自官营手工业 B. 旨在加强与少数民族联系C. 与市场联系紧密 D. 其政治价值大于经济价值8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9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各地州、县、墟镇广置税务机构。这反映了宋代A. 商人缴纳税收有所减轻 B. 商品经济空前发展C. 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D. 近代商

5、税制度确立10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原因的有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舍农桑,趋商贾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者其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A. B. C. D. 11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 3 -A. 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B. 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C. 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D. 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12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 ,又颁布“迁海令”亁隆

6、时宣布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以下对这些政策的实施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防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 禁止海外贸易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 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A. B. C. D. 13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1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

7、累 东方的政治制度西传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世界市场 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 B. C. D. 1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 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 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 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161584 年, 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 “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

8、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 ”据此可知A. 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 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C.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17英国人麦考利 1830 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 1790 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 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D. 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1819 世纪末, “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

9、后不久,又- 4 -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19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埃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友 爱丽丝与鲍勃谈恋爱不用面对面地进行李克尔梅在飞机上俯瞰美景 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 B. C. D. 20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

10、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最能说明A. 当时中国的市场发育程度略高于英国B. 工业革命应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C. 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D. 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21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2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

11、改组,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 ”这里的“两重意义”指A.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B. 中国遂步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自然经济解体,反帝反封民主革命兴起- 5 -D. 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23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 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引进了西方先

12、进的科学技术24此表为 18951911 年间,江苏开办的 140 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 民族工业刚刚出现C. 封建经济占据主导 D. 民族企业投资多元25分析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 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A. B. C. D. 26据统计,洋务企业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自开办到 1896 年已耗费官款近 568 万余两,但仍无起色。两年后,又招股 200 万两,但仍然是负债累累。这种状

13、况- 6 -A. 促进了企业的民营化转向 B. 主要是由政府弊政造成的C. 与维新变法运动紧密相连 D. 有利于政府放弃抑商政策27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说法正确的是A. 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 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C. 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D. 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28据统计,1936 年关内工业产值的 94是由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 7 个城市提供的;全国 90以上的发电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1949 年,沿海地区的棉纺锭生产能力占全国的 87、毛纺锭的 90。这反映出近代中国A. 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能力差异

14、明显 B. 政府能根据当时国情发展区域经济C. 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D. 非常重视沿海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29李鸿章的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久被清议攻诘,晚年曾心酸地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诽谤” 。李鸿章这段话道出了A. 守旧官僚势力的强大 B. 最高统治者的排斥猜疑C.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D. 中国社会的愚昧与落后30十九世纪中后期,当世界加速迈向近代化时,下列人物也正以一场运动引领着中国“与时俱进” 。他们的这场运动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起到- 7 -A. 补充作用 B. 瓦解作用 C. 改革作用 D. 巩固作用第第 IIII 卷卷(非选择题)(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江西崇义县上堡乡南流村为中心的上堡梯田情景(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已至少延续了多少年? (2)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这一规模的大量生产所意味的东西,从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尔的以下这番无可非议的大话中可觉察出来:“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 900 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猛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二所述的是什么生产方式?从材料看这种生产方式的一大特点是什么? (4)这种生产方式有什么弊端? - 8 -32阅读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