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67897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3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国际直接投资 理论,对跨国并购、投资环境有基本的了解 。本章重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本章难点: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和形式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是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为核心的对外投资。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一)国际合资企业1、定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为了一 个共同的投资项目,联合出资,按东道国有 关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的企业。 2、特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管理、风险共担 、利润共享 有法人地位 股权重要(二)国际合作企业1、定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在签订 合同的基础上,依照东道国

2、的法律共同设立 的企业,合作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由各方通过 协商在合同中定明。 2、特点可以采用法人式,也可以采用非法人式契约的地位重要(三)国际独资企业1、定义是指外国投资者根据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 国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 业。 2、特点 通常具有法人地位 外资对企业有完全的控制力三、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一战 萌芽时期 英国一战二战 逐渐发展时期 欧洲、美国 二战20世纪80年代 迅速发展时期 欧、美、日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出现新的特点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经历起落 发达国家是主

3、角,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比例 高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在增长 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 各国吸引外资的措施不断加强 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论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 技术地方化理论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一、垄断优势论 (一)代表人物斯蒂芬海默(Stephen H. Hymer)1960 民族厂商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 直接投资的研究 (二)主要内容 1、产品优势 2、技术优势 3、规模经济优势 4、政府干预优势(三)评价1、积极作用 突破了传统理论 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开展跨国经

4、营的条件 符合战后初期美国的情况 为其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存在不足 不能解释为何以直接投资方式转移优势 不能解释投资区位的选择 不能解释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二、内部化理论(一)代表人物 巴克莱(Peter Buckley) 卡森(Mark Casson) 1976 多国企业的未来 (二)主要内容 1、基本假设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内部市场可以取代外部市场 内部化超越国界时产生多国公司2、内部化的原因市场不 完全性关税、配额产品有差异市场存 在缺陷市场机制与 中间产品的 特性不一致市场 失效让渡中间 产品无法 保障利益交易成 本增加寻找内 部市场市场内 部化(三)评价1、理论贡献 开创了国际直

5、接投资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要通过直接投资转移 优势 为其它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存在不足 忽视了对投资主体的研究 未能解释投资区位的选择问题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一)代表人物邓宁(John H.Dunning) 1977年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 :折衷方法探索 1981年国际生产与跨国公司 (二)主要内容 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 优势区位优势 劳动力成本 市场需求 地理距离 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 运输与通讯成本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东道国政策 文化、习俗(三)评价1、积极作用 较好地回答了投资动因、方式选择、区位 选择的问题 比较符合美国的对外直接投

6、资实际 2、存在不足 难以解释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 难以解释行业内的交叉投资 创新不够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代表人物弗农(Raymond Vernon)1966 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二)主要内容 1、阶段划分 创新期、成熟期、标准化阶段 2、贸易与投资的选择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创新国时间 净出口t1t2t3t4t5(三)评价1、积极作用 较为全面地解释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内部化原因、区位选择问题 采取了动态分析的方法 比较符合美国战后初期的情况 2、存在不足 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不能解释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 不能解释新产品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五、边际产业扩张论(

7、一)代表人物小岛清 1981 对外贸易论 (二)主要内容 1、基本思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 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 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 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2、为什么要按照边际产业为序对外直接投资ABCXYZMabcxyza*b*c*X*y*z*(三)评价1、积极作用 从投资国角度讨论动机有新意 比较符合日本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实 际 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选择问 题 2、存在不足 以投资国作为主体,忽视了企业之间的差 别 主要考虑投资国的需要六、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代表人物是邓宁对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 (二)主要内

8、容 1、引进“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概念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一国对外直接投 资额-外国对本国直接投资额2、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同人均GNP优势优势 占有 所有权权 内部化 区位 利用外资资和海外投资资400美元以下无 有 少 有少量利用外资资、没 有海外投资资。 负负 4002500 美元少 有 有利用外资资增加、海外 投资资少 负负 25004000 美元增加 有 有 利用外资资增加、海外 投资资增加。 负负 4000美元以 上增加 有 有利用外资资增加、海外 投资资增长长迅速 正(三)评价1、积极作用 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利用外资 水平、海外投资水平结合起来,得出 的结论大体符

9、合实际。 2、存在不足 有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利用 外资和海外投资数额都很大,但是其 净对外投资额可能是负数。这与邓宁 的结论不吻合 。七、小规模技术理论(一)代表人物 刘易斯威尔士(Louis T. Wells) 1983年第三世界跨国企业 (二)主要内容 1、小规模技术优势 2、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优势 3、物美价廉优势(三)评价1、积极作用 能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与母国的 市场特征结合起来 能部分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 资 2、存在不足 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定位于被动接受 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 接投资八、技术地方化理论(一)代表人物拉奥(Sanjaya Lall) 19

10、83年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 (二)主要内容 1、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是技术 再生的过程 2、创新活动中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下有更高 效益 3、发展中国家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更有 竞争力(三)评价1、积极作用 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 势,还分析了优势的来源 2、存在不足 仍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来源于被动接 受,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原创力。*小规模技术理论与技术地方化理论的比较 相同点 都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在小规模的市场上有优势 不同点小规规模技术术理论论技术术地方化理论论从发发达国家引进进 技术时术时改造创创新优势优势 体现现还还有当地采购购、 特殊产产品

11、、物美 价廉发发展中东东道国市 场较场较 大时时_ 有能力九、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一)代表人物 坎特威尔(John Cantwell) 托兰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 !988年 技术创新与第三世界的跨国公司 (二)主要内容 1、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有“学习”的特征 2、不断的技术积累有利于一国的经济发展 和产业升级 3、技术的提高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 (三)评价1、积极作用 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区位、产业有 一定预测 2、存在不足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是被动的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企业建立方式一、跨国并购 (一)跨国并购的概念 并购:是收购与兼并的简称。是指一个企业

12、 将另一个正在运营中的企业纳入自己的企业 之中,或实现对其控制的行为。 跨国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律 程序,取得东道国某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 权的投资行为。*收购与兼并比较相同:基本动因相似、都以产权为交易对象 不同:收购购兼并实实体存在可存在不存在债务债务 承担以出资为资为 限全部承担经营经营 状况经营经营 好时时经营经营 不好时时*并购与合并比较联系吸收合并就是企业兼并 区别并购 合并企业地位不平等平等企业名称并购企业名称存 在,目标企业名 称不存在用新名称( 二)历史上的企业并购第一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鱼吃小鱼式 第二次(20世纪20年代)扩大规模 第三次(20世纪50

13、、60年代)混合并购 第四次(20世纪70、80年代)强强联合 第五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前跨国并购的特点 主要出现在欧美之间 跨国横向兼并为主 换股成为主要方式 并购规模大 (三)并购的类型 按产产品分横向并购购、纵纵向并购购、混合并购购 按出资资方式分出资购买资产资购买资产 、出资购买资购买 股票、出资资承 担债务债务 、以股票换资产换资产 、以股票换换股票 、 杠杆收购购 按范围围分整体并购购、部分并购购按是否取得目 标标企业业同意分友好式并购购、敌敌意并购购按并购购是否用 过过交易所分要约约收购购、协议协议 收购购按是否受到法律 强制分强制并购购、自由并购购按并购购双方是 否属一

14、国划分国内并购购、跨国并购购(四)并购的动机 扩大生产规模 消灭竞争对手 多元化经营 转卖 长远发展考虑(五)反并购对策 股份回购 诉诸法律 寻求股东支持 白衣骑士 驱鲨剂 毒药丸子二、绿地投资(一)绿地投资的定义是指外国投资者,按照东道国的法律,在 东道国境内新设立的占有全部或部分股权 的企业(二)绿地投资的方式 1、合资经营 2、合作经营 3、独资经营(三)绿地投资的条件 拥有先进技术 拥有垄断性资源 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处比较受欢迎三、两种方式有缺点分析(一)跨国并购 1、优点 2、缺点 (二)绿地投资 1、优点 2、缺点四、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的比较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 资本存量 不增加 增加 就业 不增加 增加 技术 不一定 一般增加 市场集中度 增加 不增加第四节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与环境评估方法一、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概念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活动时面对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它既 包括经济方面的也包括自然、政治、法律 社会、文化、科技方面。二、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划分从环境因素 的物质性分硬环境:外部物质条件 软环境:非物质性因素从环境因素 稳定性分自然因素 相对稳定 人为自然因素:中期可变 人为因素:短期可变 从包含内容 划分狭义:经济环 境 广义:经济环 境、自然、政治、社会文 化、法律三、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