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6孔子思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67199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6孔子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6孔子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6孔子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6孔子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6孔子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6孔子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6孔子思想(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清朝时有个故事:文学家 毕沅在陕西当巡抚,一天到庙 里住宿,看一位和尚在念经, 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 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 :“我是个蠢人,不知道这个 。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得 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 多少个子曰吧?”毕沅也答不 出。因为“子曰”实在太多了, 谁也没有统计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百家争鸣墨家道家法家儒家左传:烛国语:勾战国策:邹触 先秦散文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荀子荀子老子老子庄子庄子 墨子墨子韩非 韩非子政 治 生 涯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 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 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2、,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 。但 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 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 ,多次遇 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左图为孔 子夹谷会齐王)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 家的 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 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 ,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

3、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 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 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 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 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 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 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 氏、 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 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

4、三桓),采取了 堕三都的 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 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 女乐,君臣迷 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 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 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这一年,孔子55岁。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 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 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 ,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

5、监视孔子的行动, 于是孔 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 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 ,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 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 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 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 另一方面 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 国,在陈国住了 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 ,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 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 到了 楚国

6、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 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 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 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 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 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 卒。 政 治 生 涯孔子的思想:一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二修身:“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三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的思想: 四政治思想:维护封建等级制正名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五教育:主

7、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六品德:“温、良、恭、俭、让”来自论语的成语、词语及名句深受孔子、老子思想影响的中华文化,特别强 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强调人们之 间的相互依赖,被称之为“我们文化”或是“集体主义 文化”。他们被期望与群体认同,并时刻准备为它做 任何方式的奉献。在人际交往中,为了避免破坏和 谐气氛,倾向于使用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不爱直 白坦率的表明心迹,对人的背景,关系和身份高度 敏感,造成交际语境高情境的特点。将信息以一种 暧昧的方式传达给对方,避免直说带来的尴尬。而 且只有拥有同一文化背景的人才会充分理解成语所 蕴含的意义,因此可以将信息更安全的传递,确保 受

8、众的范围和表达效果。1、 本立道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 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 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 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 三十而立 从心所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6、 有事弟子服其劳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7、 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 8、 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9、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 获罪于天 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1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4、 既往不咎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5、 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6、 朝闻夕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7、 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18、 见贤思齐 子曰:“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来自论语的成语、词语19、 闻一知十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 20、 朽木不可雕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21、 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22、 三思而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3、 文质彬彬谦谦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5、 敬而远之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

11、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2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 者寿。” 27、 述而不作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28、 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9、 启发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0、 暴虎冯河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也。” 31、 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也!” 3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3、 发愤忘

12、食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3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5、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36、 犯而不校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37、 任重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 3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9、 斯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 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40、 仰之弥高循循善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

13、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 欲从之,末由也已。” 4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2、 功亏一篑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 ,吾往也。” 43、 秀而不实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44、 后生可畏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 不足畏也已。” 4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47、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8、 食不语,寝不言 49、 登

14、堂入室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50、子曰:“过犹不及。” 51、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2、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5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4、 察言观色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 人。 55、 名正言顺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 5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57、 欲速,则不达 子曰:“无欲

15、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58、 言必信,行必果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59、 一匡天下被发左衽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60、 怨天尤人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61、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62、 志士仁人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 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65、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66、 当仁不让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67、子曰:“有教无类。” 6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69、 既来之,则安之祸起萧墙分崩离析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 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70、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 便佞,损矣。” 71、 血气方刚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 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73、 莞尔而笑割鸡焉用牛刀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 刀?” 74、 色厉内荏 子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