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61000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中国古代诗歌历程春秋:孔子辑录、删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西周到春秋305篇战国:楚国屈原创造新体诗歌楚辞;最著名的是离骚 汉朝:吸收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赋 唐朝:诗歌繁荣;田园诗、边塞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史”、白居易宋朝:宋词:苏轼、辛弃疾代表豪放派;柳永、李清照代表婉约派元朝:元曲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辑录、删定,西周到春秋中期,共305篇内容: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朝各诸侯国的民歌

2、;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的舞乐。诗经多以四言为主,章句重叠,语言质朴 特征:是赋、比、兴。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阅读下列材料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诗经豳风 七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2

3、楚辞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 ,任左徒、三闾大夫,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被流放。特点: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意义:楚辞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阅读下列材料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3汉赋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

4、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带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讲究排比,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西汉的赋,气势恢弘,篇幅较长,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代表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河东赋、甘泉赋。东汉的赋,现实感强,篇幅较短。代表有班固的两都赋 ;张衡的二京赋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形式朴实自然,内容 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深刻。代表作有: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班固 司马相如 扬雄 张衡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 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 班固西都赋 4魏晋南北朝 诗歌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

5、体到七言诗的过渡。特点: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富有生气建安文学 代表: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田园诗:东晋陶渊明;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山水诗:开始盛行。谢灵运登池上楼、鲍照拟行路难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采桑度北方民歌慷慨激昂,敕勒歌木兰辞民歌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唐诗繁荣的原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开明,思想开放唐朝经济发达,为文学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和科举制的推动各民族交往密切,中外交流频繁,兼收并蓄继承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化唐朝进入诗歌的黄金时代,全唐诗 2千多诗人近5万首诗歌初唐(618-

6、712):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713-770):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 维;边塞诗人:高适、岑参。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现实主义)中唐(771-835): 白居易的讽喻诗晚唐(836-907): 杜牧、李商隐的咏史诗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子昂 王维杜牧2宋词宋词繁荣的原因宋代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和城市日趋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两宋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便于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豪放派:苏轼拓展词的内容,给词注入强代表 劲生命力;辛弃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苏轼江 城 子密州出猎 老夫

7、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元嘉草

8、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 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 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

9、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元曲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 的新诗体,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

10、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 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醉太平无题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 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三明清小说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等都孕育着小说的因素,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魏晋南北朝:出

11、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干宝搜神记唐代:出现了唐传奇,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宋代:话本产生,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明朝: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清朝:红楼梦百科全书式巨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合称“三言”,其作者为 明朝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其作者 为明朝凌蒙初。“三言”和“二拍”成为 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在中 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09广东历史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C“楚辞” D诗经2011年新

12、大纲卷唐初编定的隋书 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2010年重庆历史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 B李清照C陆游 D辛弃疾2011年上海历史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2009年山东历史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