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58091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45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一、社会主义本质溯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邓小平马克思构想的社会主义 社会,最大特点是:无商品、无货币、无市 场、无阶级、无剥削。具体:一、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二、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三、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 ;四、计划经济的经济运行形式;五、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六、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列宁的社会主义观: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 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 +=总和=社会主义共性: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 取代物, 消灭了剥削和阶级, 以公有制为基础,各尽所能,按

2、 劳分配, 比资本主义优越列宁晚年对新经济政策的探索社会主义=大工厂社会主义=大合作社二者根本区别在于:有无商品形态 有无货币流通 有无市场体系中介 有无各个企业单位的独立产权和 所有制 有无各个企业单位的独立自主权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本质二重性理论 “保证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全面 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创造出一种 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同时给社 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个体生产者的 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以便最 后都达到再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 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 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探索的思想轨迹:劳动二重性资本二重性社会主义本质二重性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建

3、国论创造了富于中国特色的新民主 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新型精 神文明,集中表现为发展生产力与 走向共同富裕的统一毛泽东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体制 概括为“本质上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管 理下的新型市场经济”总体格局 :“新型市场经济新型民 主政治十新型科学文化”的三者统一”(1)建构保持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2)新民主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体系,从微 观机制角度看市场是经济联系的主要中介、资源 配置的基础环节,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国民经济总 体又有一定计划性(3)照顾“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公私兼顾、劳 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以便调节内部矛 盾,防止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4)灵活多

4、样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以便对私人 资本主义,实行“发展一利用一限制一改造”四个 方面协调一致的经济机制;(5)自主自愿、循序渐进的农业互助合作,以便 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发展个体经济与集体经济的积 极性。其它观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塑造全面的新人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的是“完整的个人” 。在经济上物质极大丰富,消灭异己物,劳动不 再是谋生行为,而是一种自觉的享受,是维持全 面发展的必需。在思想上,这样的人具有真正健 全的人格,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拥有肯定自我和否定自我的力量。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1、公有制和按劳分配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共同富裕4、社会主义所有制(剥削、两极分

5、化)三、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本质内在规定性体现: 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现代化所谓现代化,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不平等的世界经 济发展格局中、在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起点 上,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提高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必须的历史发展进程。一、内涵现代化:“20世纪后期,全世界各民族 都还在经历现代化的历程。它有许多形式,其 中最明显的标志是飞机、超级市场、电脑技术 和城市人口积聚。结果之一,是在文明的某些 方面出现新的全球一致性。这是一个过程”

6、。 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是将人类及 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作为人类努 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 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 化的挑战和需求”。 “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 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 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 的职业结构”。 中国科学院:现代化是在人类发展 的长河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整体进程,永远 具有正向的矢量演化,即在“自然-社会-经 济”的复杂系统中,阶梯式地朝向一组复杂 的、具有空间边界约束的、纳入时代内容 特征的、其相对目标集合不断提升的、非 线性的动态轨迹,其演化序列的极限追求 即构成全人类现代化的绝对理想终极。

7、新华字典:最好的、最先进的就是现代化的现代化的政策含义历代领导人都提出来现代化的目标,这个目 标其实就是现代化的政策解释,现代化的政策含 义,很显然要与时俱进。毛泽东最早讲的工业化的现代化,突出了工 业化的特点。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第一次浪潮: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以美国学者的工作为代 表,学者们后来把它们统称为经典 现代化理论,这个理论是以工业化 、城市化、民主化为核心内涵的。二、关于现代化研究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理论主张有:1、现代性等于资本主义性:现代社会与 传统社会作为两种决然不同的社会形态, 分别代表着先进的现代性和落后的传统性 ,现代性在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性。2、内因论发展

8、观:国家是现代化社会的 基本单位,一国内部的制度体系、社会结 构、历史文化传统等是决定其现代化进程 的主要因素。3、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 渡阶段,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现代 化模式就是现代化的普遍模式,包括经 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社会 领域的城市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等。依附论:边缘与依附巴兰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弗兰克阿明依附论被称为“非主流派”。它与现代化理论 的主要理论分野在于它注重国际性研究,主张外 因论的发展观,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欠发达是发 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对之进 行剥削和控制的结果;在不平等的

9、国际劳动分工 和贸易条件下,世界日趋两极分化,形成中心-外 围(中心-边缘或大都市-卫星城)的依附格局; 外围的现代化不能走西化道路,只能通过“脱钩” 谋求自身发展评价:1、忽视发展中国的内部差异,过分强调拉美经验2、与太平洋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不符3、过分强调发展的外部因素,忽视内部原因-动态中心论:世界体系理论1974年 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中心半边缘边缘其他地区理论特征:1、世界体系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不 是一个单一的政治单元。2、世界经济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3、世界体系是一个竞争的系统。4、世界体系加速了世界的分化。评价:1、没有说明欧洲经济体系如何变成资本主义世 界

10、经济体系2、强调经济过程,忽视文化变化-第二个高潮: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以法国学者、美国学者为代 表。这种理论认为,工业社会以后就要 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从现代社会 向后现代社会转变,这个转变就是所谓 的后现代化。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写 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还有托夫勒 的第三次浪潮等典型著作。20世纪60年代的新现象1、发达国家从工业化转向非工业化2、发达国家从城市化转向非城市化3、发达国家超越工业文明第三次浪潮:80-90年代主要以德国学者为代表,包括德国 的胡伯教授,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跟 可持续发展相关;德国贝克教授提出再 现代化理论,或者叫反思现代化理论, 是对现代化再进行一次现代

11、化;以色列 学者提出多元现代性理论等等。1962 年 卡逊 寂静的春天1972年 梅多斯 增长的极限1987年 联合国 我们的共同未来生态现代化: “超工业化”原则政府管理原则综合污染治理原则环境责任制度化-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主要新观点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最新篇章,是人类 文明进程的组成部分,它应该遵循人类文明的发展 规律,从而就把现代化理论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理论 统一起来。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4个时代、16个阶段、两次现代化第二、提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周期加速转移论第三、提出两次现代化的概念。 从18世纪-21世纪400年里面,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 阶段。第一

12、个阶段的现代化是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 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第一次现代化大约200年,从18世纪60 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今天的发展中国家还没做完。第一次 现代化也就是经典的现代化,它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 化、理性化、专业化等等。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简称为第二次现 代化,它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 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向 绿色文明的转变。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 ,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1世纪末就 能够完成,大约需要100多年。第二次现代化 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它包括知识化、信息 化、网络化、全

13、球化、绿色化等等新的内涵 ,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工业化、逆城市化的过 程。 第四,它提出一个综合现代化的概念。在21 世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上发达国家,可以选择 一条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形象的说,就 是在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之间,挖掘一条人工运 河,采用这种所谓的运河战略,才有可能迎头赶 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三、中国现代化的道路1933年7月 申报月刊2卷7号“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中国现代化采取的方式现代化与利用外资现代化与国家政治统一-第一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等发动的洋务 运动“师夷长技”、“富国强兵”第二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戊戌 维新 “ 器物层次上

14、的现代化”推进到“制度层 面上的现代化”第三次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 结束了“朝代国家”的形态,代之以“民族国家 ”的形态 第四次现代化运动:陈独秀等领导的新文化运 动 民主与科学 文化层面上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理论传统:宗教的、迷信的、宿命的、自然的 、教育部发达的、封闭的现代:世俗的、理性的、现代主义、普及 初中等教育、大众转播(新教育、新精神、新世界观、新追求)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 国家所展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将会被迫采纳资本 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罗莎 卢森堡新中国的探索:1、毛泽东的的探索与设计新民主主义论

15、 过渡时期 15年、20年、30年刘少奇:1951年 讲社会主义讲早了 至少10多年周恩来: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可能要10年、20年国家工业化 1957年 正处中正式提出走 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命题工业化道路:西欧道路血腥的原始积累东欧道路农副产品剪刀差毛: “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并举”,提出农业 现代化问题“一化三改”的总路线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合作化; 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政治民主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一届人大 民主集中制 统一战线、多党合作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文化现代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邓小平的探索与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性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步走发展战略 小康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共同富裕政治现代化: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 现代化 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 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化现代化: 精神文明建设 科教兴国 两手抓新的探索: 发展市场经济推进经济现代化 依法治国思想 西部大开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四、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及存在的问题刻画2050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第一、人口的分布,大约会有70-80的人生 活在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