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0年8月6日摘录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029716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2010年8月6日摘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民日报2010年8月6日摘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民日报2010年8月6日摘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民日报2010年8月6日摘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民日报2010年8月6日摘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2010年8月6日摘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2010年8月6日摘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 五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10 年 08 月 06 日 01 版)“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 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切工作的主动权,都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一致。当今 社会,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凝 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而且直接关系民生幸福;不仅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越来越大,而且 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和经济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正成为一个国家最 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

2、。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改革是根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深化改革、加 快发展的主动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 关系;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 建设,积极抢占网络文化阵地;进一步推动文化和市场衔接、与科技结合,不断提高先进 文化传播能力。以此形成改革的合力,赢得发展的先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创新是强大动力。当前,动力不足、 活力不足依然是制约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四个“加快”:加

3、快 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推动文化 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型、 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发展 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 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作为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 社会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政治性政策性都

4、 很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 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手 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 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成效。“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 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60 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充满豪情地预言。以 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5、我们就一定 能够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 力和国际竞争力。如何珍惜“岗位” (人民论坛) 姬建民 人民日报 ( 2010 年 08 月 06 日 04 版)近日听一位老前辈说:“岗位就是站岗的位置。过去我们是叫干啥就干啥,就像 哨兵一样忠于职守。现在有些人拿着岗位当儿戏、混饭吃,作践毁坏岗位,令人痛心!” 由此想到对待岗位的态度问题。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岗位;工农商学兵,个个都有职守。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岗位 不仅是一种职业,更应是一种事业。没有干事业的理想、信念与精神,就难以正确对待自己的岗位。现在,有的人总觉怀才不遇、大材小用,整天瞅着那些“

6、待遇高、福利多”的 岗位眼红,心思全用在“跳槽” 、 “挪窝”上,此谓“轻贱岗位” 。有的人觉得升迁无望,混 天度日、敷衍塞责,有利益的事往前拱,有责任的事往后抽,将岗位当成“混事” ,把世故 看作人生,此谓“游戏岗位” 。有的人把岗位当“筹码” ,稍不如意就“撂挑子不干” ,提拔 慢了一点就拿岗位“撒气” ,甚至把岗位作为漠视群众的“权杖” ,卧听官衙笙与歌,不闻 民间疾苦声,此谓“作践岗位” 。凡此种种,皆与缺乏正确的“岗位观”有关。干部的岗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许多人知道岗位是自己的“饭碗” ,但未必懂得这是 百姓给予的。我们应当深知自己端的是百姓给予的饭碗,只有为百姓谋利益,我们才有权

7、 利吃这碗饭。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珍惜岗位、踏 实工作, “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全身心地对人民“反哺”回报, 才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待岗位的“良心” 。衣食来自于人民却以“父母官”自居,养尊处优、 摆官架子,或劳民伤财、借机搜刮,乃是对人民的背叛。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干事业的“平台” 。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细数古今 “风流人物” ,无不从最基础最平常的岗位做起。舍弃这个“起点” ,一切眼高手低、志大 才疏的“抱负” 、 “理想” ,无异镜月水花、空中楼阁。鲁迅说过:“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 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

8、无不和可歌可泣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伟大孕于 平凡之中,从一起步,才能无穷;尽责岗位,方可成功。人不分贵贱,职不论高低,事不 计大小,只要忠诚守望为国为民的信念,在任何岗位上都能成就事业。在岗位上应当铭刻无悔人生的“轨迹” 。既在其位,就该做点什么。是非功过自有人评 说,但至少我们要干,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人生也方能无悔。若果无所作为,抑或为所欲 为, “走一路,臭一线;任一地,臭一片” ,非但不会留下什么“念想” ,群众提及亦会切齿。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岗时听到的都是好话、成绩、喜讯,那多半是恭维。离去之 后,还会让人时常念叨、忆起、夸赞,才是真诚的敬意。缺乏这份清醒与自知,

9、反而自命 不凡、刚愎自用,留下的人生“轨迹”往往不但终而有悔,还会误人误事。孙中山说过:“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岗位的价值在于“做事” ,人生的意义在于 “奉献” 。不必抱怨生活,也尽可不去埋怨社会。珍惜岗位,淡泊名利,才是一种明智的人 生追求。 转变发展方式 又好又快发展(专家点评) 孙世芳 人民日报 ( 2010 年 08 月 06 日 05 版)城乡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河北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河北省以加快 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城乡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和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为重点,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大规模 改造传

10、统产业;以对标行动为重点,瞄准产业制高点,促进区域发展的新跨越;以大力发 展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努力改善民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 步伐。 长期以来,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升, 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3 个百分点。大城市规模小、中等城市数量少、城镇现代化水平低 的特征非常突出。城镇通过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是优化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 创造财富的主要载体。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才能统筹城乡,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因此,从河北实际出发,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 义。 河北立足省情,大力推进城镇化进

11、程,使城镇建设成为拉动内需的最大工程,极大地 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的承载力,提高了城镇的消费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同时,以加快新民居、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城乡一体化 进程明显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 关键。河北的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一直大 而不强。第三产业尽管有了较快提升,但仍然太弱,仅有 34.9的比重。在产业结构调整 中,河北面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是发挥已有的产 业优势,在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

12、展,培育壮大具有 河北特色的旅游业、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通过工业聚集区和园区建 设加快产业聚集,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河北向我国北方现代农业、先进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迈进。三是进一步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加快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打造环京津生态产业带、旅游休闲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中等城 市带,与京津形成同城效应,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通过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 和黄骅港建设,发展临港产业,建设沿海城市带,加快河北沿海地区的崛起,为京津冀协 调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第三极的带动作用提供强大动力。制度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实施强制性的制度约

13、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必要手段。针对产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的现状,河北下大力气改变“两高一低” (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状况,以“双三十(30 个县市、30 个大企业) ”强制性考 核为抓手,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不仅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而且促进了新技术的运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标”行动, 瞄准先进目标,在战略思维和具体实践层面,突出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真正转 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优化发展环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加快转变 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 成果体

14、现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 (作者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低碳发展”如何避免“言大于行” (人民时评) 张建宇 人民日报 ( 2010 年 08 月 06 日 09 版)潜在的“红利”要变为现实, “低碳热情”要撇清泡沫,离不开科学求实的态度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 通知 ) ,明确五省八市做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地区。至此,各地争取“低碳试点”的活 动暂时告一段落。 自从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各地鼓足干劲,力争借助低碳发展的历史机遇,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部门力争创新,对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的投资和建 设达到了

15、让国外同行嫉妒的程度;全社会“低碳热情”高涨,从“低碳世博”到“低碳炸 酱面” ,各种新的低碳概念层出不穷。 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措施鼓励就显得愈发重要。发改委通知的 下发,就是关键的一步。国家首批“低碳试点” ,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 “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关键之年,在低碳发展目标与途径即将纳入全面规划之际,马上开 始的低碳试点工作需要为规划提供急需的经验,工作进度要加快;二是国内的“低碳热情” 日益高涨,如何将这种热情转化成为新的发展动力而不是新的泡沫,既鼓励试点省市在已 开展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努力,又保证未列入试点的省市继续探索低碳发展之路,成为

16、必须 面对的课题。正如专家所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发展”还要面临许多阶段性的特殊考验:一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二是作为发 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 研发能力有限;三是“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也决定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四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耗的主要部 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如何破解这些 “低碳瓶颈”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碳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是我们 “低碳之路”上的重要挑战。“低碳热情”离不开科学态度,潜在的“红利”要变为现实,还需要理念的彻底转变 和行动的扎实跟进。一些发达国家“言大于行”的现实告诉我们,真正的“低碳之路”才 刚刚开始,很多最基本的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政府还是市场,地区还是行业,交易还 是税收,生产还是消费?解决这些“低碳难题” ,创新是根本出路。一是要通过技术创新, 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