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简化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27590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4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简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简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简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简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简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简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简化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含义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含义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渊源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西方“女权主义” 理论的区别5、今天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必要性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提出1990.3.7江泽民亮旗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 克思主义妇女观。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妇女社会 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 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 学分析和概括。1995.9.4江泽民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 观的

2、内容,郑重宣布“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 展和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 的一项基本国策。”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含义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渊源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5、今天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必要性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西方“女权主义” 理论的区别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渊源妇女观:人们对妇女总体的根本的看法和态度(“ 半边天”、“弱势群体”)社会的妇女观与社会的发展观密切相关(1)第一种形态“女神”阶段在原始社会里,妇女在社会生产劳动中起主导作用妇女的生育对人口的繁殖、劳动力的再生产、社会 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第二种形态“女奴”阶段原始社

3、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男 子以其体力上的优势,渐渐在生产领域取代了女 性的主导地位。私有制产生,男子成为私有财产的主要占有 者。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把男性的强大 无限夸大,逐步使男强女弱、男尊女卑成为社会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阶级压迫和男权压 迫的手段。(3)第三种形态“女人”阶段(男女平等的 妇女观)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空想社会主 义者提出男女平等思想。傅立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平等和 解放妇女思想。名言: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 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尺度。 圣西门、欧文,设计了男女平等的方案,主 张男女在政治上都有投票权,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婚姻制度建立在平等和感

4、情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妇女 问题的研究成果。1844年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 是马克思主义对妇女解放问题分析最系统、最全面 、最集中的代表著作。起源这部著作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的精华,我们一般以起源一书的发表作为马克 思主义妇女观形成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俄国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 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 人们的行为准则。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对妇女解放理论和男 女平等问题作过科学而深刻的阐述,为我国妇女发 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含义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渊源

5、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5、今天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必要性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西方“女权主义” 理论的区别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1)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精髓(2)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 尺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核心论点(3)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恩格斯说:“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 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 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 (4)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妇女解放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 ,由法律上的男女平等达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任务 仍然

6、十分艰巨。(5)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 伟大的作用马克思说:“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 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妇女在 人类自身的生产中还具有特殊的价值,肩负着人力 资源的重任,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作出特殊的 贡献。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含义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渊源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5、今天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必要性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西方“女权主义” 理论的区别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西方“女权主义” 理论的区别性质不同对一些根本问题的认识不同哲学背景不同女权主义是西方妇女运动的理论宝库,是西方妇 女20

7、0多年艰辛探索的结晶,饱含许多经验和教 训,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含义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渊源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5、今天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必要性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西方“女权主义” 理论的区别5、今天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必要性v中国妇女从历史的深处走来v消除传统文化的影响v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二、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社会劳动,即劳动者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发生直接关系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总和。妇女参加社会劳动影响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重要因素:“男主外 、女

8、主内”的性别角色定型。从横向角度看从纵向角度看包括生产性劳动 和非生产性劳动是连续过程,而不 是暂时的、短期的分两个方面讲:(一)经济参与(二)政治参与妇女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取得经济独立妇女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实现自身素质的 提高关于“妇女回家”和“阶段就业”妇女参政的意义国际妇女参政的特点与演进规律我国(省)妇女参政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关于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一)经济参与1、妇女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取得经济独立经济独立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过程的主人生 产 品的主人妇女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妇女成为家庭生活的供养者妇女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江泽民在95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讲话中曾引 用鲁迅的话:“一切女子,倘得不到

9、和男子同 等的经济权,我认为,所有的好名目都是空话 ”。我国妇女通过普遍就业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改变了妇女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我国妇女的就业率 居于世界首列:q1949年 全国女职工 60余万占职工总数7.5%q2002年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8%中期评估:全国女性从业 人员达到3.37亿人占40.3%q2002年 杭州从业女性为177.78万人2、妇女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实现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封建时代,妇女的目标是嫁一个好丈夫,养一群好儿女 ,当一个贤妻良母。列宁曾指出:极端非生产性的、琐碎的、劳神的、使人愚蠢的、折磨人的家务劳动,把妇女变成了家庭的奴隶琐碎的家庭事务压迫她们、窒息她们,使她们愚蠢

10、卑贱。我国城乡妇女通过参加社会劳动,为社会作出成就,自身 也得到了全面发展。3、关于“妇女回家”和“阶段就业”(1)在历史上,“妇女回家论”一直伴随着工业化的出 现 而此起彼伏。经济强劲、市场繁荣或战争状态下,社会因劳动力 的短缺而倡导妇女就业,将妇女从家庭吸引出来, 弥补职业岗位的空缺。经济萎缩或前方将士解甲归田时,又鼓吹妇女回家 相夫教子,腾出位置安排异性,以保障男子的充分 就业。(2)“阶段就业”是“妇女回家论”的派生系统之 一。内涵是指妇女婚前就业、婚后或生育子女 后回家尽妻职、母职,于孩子长大后重返 职业市场的一种就业态势。西方学者将其 比喻为型就业。(3)世纪之交,我国关于“妇女回

11、家”、“阶段就 业”大讨论。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在“积极扩大就 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节中出现了“建立阶 段就业制度”的提法。2001年3月,建议提交全国“”,全国 政协委员王贤才又提出了“妇女回家”的倡议。 由此引起了妇女界、理论界、“”代表与委 员的强烈震动,导致了世纪之交关于“妇女回家 ”的又一轮大讨论。此次讨论虽然以“建立阶段就业制度”的提法在“十 五”计划中消失,代之以“建立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 而结束,但其中隐含的东西却耐人寻味。以牺牲妇女发展以求得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糊涂逻辑,是一个违背现代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的短期行为。让妇女回家腾出位置是一个省力的办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出现妇女与社会发展的逆向性,即妇女发展的退步。 “妇女回家”、“阶段就业”,其出发点都是建立在陈旧的性别角色定型的基础上,是“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角色定位的延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珮云明确表示:“阶段就业 制度如果主要针对生育期妇女,就有失社会公正 ,而且与我国宪法和法律确定的男女平等原则相 抵触。如果让妇女生育期回家,又不提供社会保 障,既降低了妇女的经济收入,又中断了妇女的 自身发展。从中国的情况看,女性因生育返回家 庭,事实上会进一步强化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 观念,使女性失去已有的独立经济地位,社会地 位、家庭地位也会下

13、降,在经济上以至精神上重 新依附男性。如此下去,中国妇女经过一个世纪 奋斗所争取到的解放成果就会得而复失。”(二)政治参与(参政)民主参与即女性通过选举、游说、建议等方式向权力机构反映自己的主张和声音,影响公共政策的决策。权力参与即从政,女性进入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公共事务。妇女参政是实现男女两性平等的标志确立了妇女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1、妇女参政的意义从我国看,我们的根本大法宪法第48条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妇女在政治的、经济 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的各方面享有 和男子平等的权利。”从世界范围看,妇女参政发端于法国大革命前 后,是法国大革命的平等、自由和权利意识唤 醒了女性的权利意识。改

14、变“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 格局发挥女性的管理才能,推进管理模式的调整与 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女性参与政治和管理的比例不断提高, 已经出现了女性群体特有的管理模式和参政特点。美国 著名未来学家耐斯比特将其称之为“人性化”管理模式 ,并视之为21世纪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推进妇 女参与决策,有助于开发女性独特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 力,造福于整个人类。女性卑贱地位的确立与妇女退回家庭、退出公共领域、 彻底丧失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决策权密切相关。 要改变传统的性别格局,女性就需要参与社会和公 共领域的决策。妇女参政的国际化趋势2、国际妇女参政的特点与演进规律 国际议会联盟进行各国议会联盟女

15、议员的比例排名, 由此督促各国政府对于妇女发展及妇女参政作出承诺。联合国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提高妇女地位委员会” ,提出了妇女参政的量化目标:各个领导机构女性比例 不得少于30%。 以阿富汗过渡政府为例。在过渡政府中有两位妇女官 员只有放在妇女参政国际化的背景下,才能解释为 什么如此贫穷落后的阿富汗会产生女性参政的奇迹。 妇女参政两要素的互动关系模式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权力参与和民主参与 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要素。前者要以后 者为依托,充分体现妇女群体的意愿和需求;后 者要以前者为途径,使决策切实维护妇女的利益 和权利。这个模式体现在已经连续召开了四次的世 界妇女会议上。 第一次:1

16、975.6.197.2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第二次:1980.7.147.31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第三次:1985.7.137.26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第四次:1995.9.49.15 中国首都北京世界妇女会议采取的是政府会议与妇女非 政府会议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交叉举行,非政府 会议一般早于政府会议几天,妇女的议案一旦 形成,便可以在随后举行的政府会议中加以游 说,形成自下而上的影响力。同时,具有咨商 地位的妇女组织(全国妇联已取得)还可以出 席随后召开的政府会议,对政府的报告和承诺 进行监督。 权力女性要代表和体现妇女的群体利益,已经 成为21世纪衡量妇女参政的重要尺度如果说20世纪下半叶女性参政的重心是关注有多 少女性执政,那么21世纪妇女参政的重心,不仅 仅关注领导岗位上有多少女性,而且关注这些执 政女性能否代表妇女利益,能否有意识地推进妇 女与社会协调发展。即参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