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022106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7.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新人教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 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 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 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 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 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 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 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 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2、 按照 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 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 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 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 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 饰品。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 ,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 害的精神功能。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 大的一个艺术门类

3、,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 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 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 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 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 、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 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 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民间传统节日 春节 路神生日 元宵节 春龙节 (龙抬头)寒食节 清明节 立夏节 端午节天贶节 翻经节 姑姑节 火把节七夕节 盂兰盆节 中元节 鬼节中秋节 重阳节 祭

4、祖节 冬节阔时节 腊八节 小年 除夕 回族节方言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 ,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 区。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 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分布在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 ,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 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 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北方官话内部又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冀

5、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山东 省西部、内蒙古宁城县;北京官话分布在北京、河北省北部、内蒙古 赤峰市;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东 北部。 说说你家乡的方言 何泽镭偷偷告诉我他什么方言都会。不告 诉别人民间节目据我所知,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 。他八十多岁时,我才十来岁,犹及得见。他原来是学京戏的,唱小花脸。后来因为照 清朝规矩,不是天天能唱戏的,如斋日(祭天、祭地之日)、辰日(皇帝、皇后、太后 之忌日),都必须停止动响器,当然更不能唱了。这些日子总算起来,每年多至五、六 十天,各戏园就得一律停演。若赶上所谓“国孝”(即皇帝、皇后、太

6、后死了),便要规 定二十七个月不准唱戏。我本人赶上过光绪、西太后的国孝,虽说是缩减了,但还须百 日不准动响器。百日后,不准化装唱戏,马鞭子只许用青、蓝、白三色,不准用红的。 这么一来唱戏的就失业了。朱先生想出一个办法,拿白沙子撒地作字,以吸引观众。等 到大家聚拢之后,他就在甬路旁边,手拿竹板(不禁止)两块作响器,唱几段小花脸数 板,再说几段小故事,要钱。他还研究好了几个小段子,如:“勃勃名”、“百鸟名”、“ 百兽名”、“百虫名”、“青菜名”、“京戏名”等。另外,又自己编了五诉功“胡不剌诉 功”、“堆子兵诉功”、“棒子面诉功”、“夏布褂诉功”、“厨子诉功”;两本小书千 字文、百家姓等。这样他就绘

7、声绘影地说起来了,很受群众欢迎。以后他又把京 戏中背娃入府、一匹布、打沙锅等戏的内容,改编成小故事,在街头演唱 ,生意更加好了。于是每遇见辰、斋等日,他就以相声补缺,到咸丰国孝时,即正式以 说相声为生了。国孝后,戏班再邀他去唱戏,均行以后又带徒弟,即创出了这一行。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的要求1、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 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2、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 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 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3、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

8、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开展跨领域学习。 1围绕“到民间采风去”这一主题,以丰富人 生经历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 2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活动的环 节 ,去了解“民间”的故事, “民间”的发现,“民间”的文化。 3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学生 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展开活动课的学习。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家乡 名人事迹、民俗风情以及家乡风貌、对联 知识和名胜介绍等。 2分组和活动任务的一些安排,安排活 动的主持人等。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 能力。 2、让学生关注民风民情,加深对民族 民俗的了解。 3、了解家乡,培养

9、热爱家乡的感情。 4、培养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写 作能力。1 北方方言(北方话)北京话为标准语2 吴方言(江浙话)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3 闽方言(福建话)厦门话为标准语4 湘方言(湖南话)长沙话为标准语5 赣方言(江西话)南昌话为标准语6 客家方言(客家话)梅县话为标准语7 粤方言(广东话)广州话为标准。中国的七大方言: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通行于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广西自治区的南 和东部及港澳地区。以广州话为代表。此外,东南亚、南北美洲、欧洲 各国、澳洲、南非等国家的华侨、华裔近的人都来自粤方言区, 所以国外的唐人街里最流行的中国汉语,多为粤方言。粤方言在国外不 但是一种

10、最普遍和流行的汉语外,在国内它又是一种强势的方言吴方言习惯上称吴语,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吴”是古代地域名称的沿用。吴方言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7000万左右。太湖片即北吴语片,包括江苏吴语21个县市,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浙江旧杭州、嘉兴、湖州3府,以及浙东旧宁波、绍兴两府,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这一片分布面积最广,使用人口最多。温州话旧称瓯语,通行于温州市、瓯海、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以及洞头、苍南、青田的部分地区。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对于中国人来说 ,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风俗习惯

11、:春节,我国城乡张 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 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 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 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 “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等来 互相祝福。春节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 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 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 庆祝岁首的风俗。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当时 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 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 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夏 节”、“秋节”、“冬节”则没有放假休息。这一制度 一直沿用下来。春节的起源:四月5日左右。唐代诗人 杜牧诗云: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风俗习惯:拜祭祖先清明节关于此节日缘何而起,历来众说纷纭。较为普 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帮助 晋文公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 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 ,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文公 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 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3天,不吃烟火 食。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寒食节“,寒食活动 一直延续到清明日。清明节的起源日期:农历五月初五民俗习惯: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

13、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端午节赛龙舟:当时楚人因 舍不得屈原死去,于 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 拯救。他们争先恐后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 踪迹,是为龙舟竞渡 之起源,后每年五月 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 之鱼,以免鱼吃掉屈 原的尸体。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 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 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 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江上的渔夫和 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 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 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 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

14、害。从此,每 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 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端午节起源鹊桥仙秦观七夕织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又叫七 仙女),她私自下凡,与父母早逝的牛郎 成亲。在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 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后来,织女 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 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 抓回织女。牛郎急忙追去。眼看就要追上 ,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 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 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 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玉皇大帝 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

15、挚情感 ,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 ,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 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 ,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 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 脉脉情话。牛郎与织女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帝 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 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 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 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 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 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 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 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 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 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 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起源: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 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 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 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 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 ,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