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15519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92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1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1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l 要解决的问题:把劳动市场的均衡结合到IS-LM模型中,来探讨就业水平、实际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本章的研究视角:本章的研究视角:本章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取消价格水 平既定的假设,并结合劳动市场的均衡,探讨 就业水平、实际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 的关系。在ISLM模型中,主要分析总需求方面, 而ADAS模型中既研究总需求,也研究总供给 ,因而是ISLM模型的扩展,也被称为完整的 凯恩斯模型。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AD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AS第三节 短期总供给模型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第五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经济政策 第一节第一节 总需

2、求曲线总需求曲线ADAD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总水平上对 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曲线AD (Aggregate demand curve)表明了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 了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或产出之间的关 系。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从ISLMISLM模型中求出)模型中求出) 建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模型 (以两部门为例)1、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是正还是负? 2、为什么是这样的?PY0AD 0rYISr1r2Y1Y2P1P2Y1Y2ABLM(P1)LM

3、(P2)AB从从ISLMISLM模型得到总需求曲线:模型得到总需求曲线:ADAD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倾斜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倾斜v利率效应: P Ms R I AE和Y v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 P Wealth C和I AE和Yv税收效应: P Wage T Yd C和I AE和Yv进出口效应: P X ,M AE和Y 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社会需求总量和 价格水平之间的负相关的关系。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的是,在其他条件 不变时,价格水平P的变动对总需求或均衡产出 水平Y变动的影响程度。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 民收入变动越小,总需求曲线的

4、斜率越小;反之 则越大。总需求曲总需求曲 线的斜率线的斜率ISIS曲线的斜率曲线的斜率LMLM曲线的斜率曲线的斜率平缓平缓? ?陡峭陡峭? ?平缓平缓? ?陡峭陡峭? ?平缓平缓陡峭陡峭陡峭陡峭平缓平缓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系数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系数h h,h h越大总需求曲线越陡峭;越大总需求曲线越陡峭; 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系数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系数d d,d d越大,越大,总需总需求曲线越平缓求曲线越平缓; 货币的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化的敏感系数货币的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化的敏感系数k k,k k越大总需求曲线越陡峭越

5、大总需求曲线越陡峭; 简单乘数,乘数越大简单乘数,乘数越大总需求曲线越平缓总需求曲线越平缓。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也就决定了总需求曲线的位置,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PY00rY0PY0rYLMP0Y0Y1P0Y0Y1Y0Y1IS0IS1AD0AD1ISLM1LM0AD0AD1如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总需求 曲线右移;如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利率 下降和投资需求上升,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 。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AS 一、总生产函数二、就业量的决定三、价格调整过程与总供给曲线四、古

6、典总供给曲线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一、总生产函数总供给是社会的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经济社会的供给能力在长期内依存于劳动的数量与质量、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状况。 在短期内,T、K和R都是既定不变的,因而总产量Y取 决于实际就业量N。 二、就业量的决定就业量的决定: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劳动供给函数:N2N0N1Ns0 N最佳劳动需求量:使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 。N1N0N2Nd0N劳动市场的均衡:N0NdNs0N 产量的决定N00N0N0NdNsN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经济制度、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总产量和一般价格水 平之间的关系。总

7、供给曲线是根据价格、工资、就业和产量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来的。 三、价格调整过程与总供给曲线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 :价格变化影响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的变化又影响劳动市场的供求,劳动供求决定了实际的就业量 ;就业量的变化影响总产量。总供给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各个经济学流派关于厂商和劳动者对价格水平变化反应的假设不同,得到的总供给曲线的 形态也就不同,从而产生了宏观经济政策主张上 的区别。我们按照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供给曲线分为 :长期总供给曲线(LAS) 、极短期总供给曲线 (AS) 、短期总供给曲线(SAS) 。 四、古典的总供给曲

8、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以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完全的 伸缩性的假说为基础的。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基本假设: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信息的传递是迅速而及时的;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都是由实际工资水平决定的;不存在货币幻觉。N0NdNs0NN00N00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450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实际产出水平是由资本量与劳动量和可获得的技术决定的。货币工资、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就业 、实际产量、实际工资没有实质性影响。这种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称为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这个长期产出水平,称为充分就业产量。充分就业产量又称为自然率产

9、量(natural rate of output)与自然失业率相 对应的产量。 技术进步、生产要素增加将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极短期总供给曲线)以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刚性的假设为基础的。工人存在货币幻觉。 第三节 短期总供给模型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和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极端状态。前者来自货币工资和价格水 平能够立即进行调整的假设;后者则来自货币工 资和价格水平完全不能进行调整的假设。大多数 经济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 是向右上方倾斜而不是垂直的。但是,他们对如何解释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意见并 不一致。一、黏性工资模型 (新凯恩斯主义

10、的总供给曲线)(一)黏性工资黏性工资(stickywage )是指货币工资调整的滞后性 。当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工资也要发生变 动,但工资的这种变动不是迅速的,而是缓慢的,劳动市 场上供求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之间存在着时滞。货币工资黏性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期工作合同的存 在。 长期工作合同有利于减少求职成本和人员调整成本 。(二)货币工资黏性模型假定,企业和工人通过预先谈判 签订未来的工资合同以规定名义工资,这时双方都不知 道合同生效时的价格水平。工人和企业根据一定的预期 价格Pe和预期的实际工资we签订契约,规定货币工资W,他们确定的货币工资是:W=wePe(三)在货币工资确定之后

11、和工人被雇用之前,企业知道 了实际价格水平P。实际工资为:W/P=wW/P=we e (P Pe e/P/P)如果实际价格水平与预期的价格水平背离,实际工资就与预期实际工资背离。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预期的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低于其预期实际工资;当实际价格水 平低于预期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高于预期实际工资。(四)按照货币工资黏性模型的假设,就业量是由 企业所需求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者将按照事先协 议决定的工资提供企业希望雇用的劳动量。企业 是按照实际工资水平来决定雇用劳动数量的,企 业对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Nd=N(W/P)Ns=N(W)(五)由于名义工资是黏住不变的,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

12、 预期的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低于其预期实际工资,企 业对劳动需求量就会增加,实际产出增加。反之,企业 对劳动的需求就会减少,实际产出减少。因此,总供给 方程可以写为:Y=Y*+a(PPe),a0Y为产量,Y*为充分就业产量,参数a表示产量对未预期 到的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1/a是总供给曲线的斜 率。这个方程式说明,当预期价格水平与实际价格水平 相等时,即Pe=P,产量等于充分就业产量。当价格水平 背离预期价格水平时,产量背离其充分就业产量。N0 N1Nd0NsNd1Nd2N20 NN0N10NNd0Ns0NN0N104500Nd1Nd2 N2N2ASe二、工人错觉模型工人错觉模型假设市场出

13、清,即所有工资和价格自由 调整以使供求平衡。这一模型的关键假定是,企业和工人 并不具有相同的信息。工人有时会混淆实际工资和名义工 资。假定工人和企业对于实际总价格水平并不具有相同的 信息,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W/P。工人只知 道他们的名义工资W,而对实际总价格水平并不拥有充分 的信息,劳动供给量由工人预期的实际工资决定:其中P/Pe就是工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错觉。当P/Pe等于1时,工人 对价格的预期是正确的;当P/Pe大于1时,工人预期价格低于实际价格 水平;反之,当P/Pe小于1时工人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水平。 三、不完全信息模型Y=Y*+a ( PPe )企业只看到自己产品价格的

14、上升,而未看到其他企业产品价格的上升。四、黏性价格模型黏性价格(stickyprice )强调企业不能迅速地根据需求变动调整它们索取的价格。 价格黏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菜单成本问题;有时价格是由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合约决定的;当市场是不完全竞争时,垄断企业对它们收取的价格有某种垄断控制。 价格下降未调价企业相对价格提高销售量减少产量和就业减少总供给下降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方程Y=Y*+a (P-Pe) a0P0YLASSAS0SAS1P0P1Y*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一、需求冲击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指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 使用这一

15、模型可以解释短期经济波动情况。 整体经济的波动来自总供给或总需求的变动。经济学家把这些曲线的外生变动称为对经济的 冲击(shock)。使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冲击称 为需求冲击。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称为供给 冲击。P0YP0P1P2ALASSAS1SAS0AD0AD1BCY0*Y1二、供给冲击P0 YAAD0B P1P0Y1Y0*LASSAS0SAS1第五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经济政策一、古典的ADAS模型在长期,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是可以灵活调整 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因此充分就业均衡是 经济中的常态。即使经济中发生扰动,货币工资和 价格水平的自动调整也会使经济迅速恢复到充分就 业的均衡水

16、平。 0 YPAD1AD0 AD2P1 E1P0 E0P2 E2YfASu 需求的变动不会改变实际工资、就业 量和产量等实际变量,只改变货币工资 和价格水平等名义值。ASP00YP二、凯恩斯的二、凯恩斯的ADASADAS模型模型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AD0AD1ASP00YPY0E0 Y1E1 凯恩斯固定价格总供给曲线三、凯恩斯主义的三、凯恩斯主义的ADASADAS模型模型n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作为短期的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作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并利用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来解释长短期宏观经济的波动。Y2Y0Y10 YPP1P0P2AD1AD0 AD2AS E1 E0 E21. 短期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