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13977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4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4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4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4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评价思想内容评价思想内容【2013年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规定】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一、注意诗歌种类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写景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写景诗:写景诗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 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绪,或者 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

2、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该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 ,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 愤恨,所以它既是写景诗,也是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 诗。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边塞诗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建功报国之志 思乡念亲之情穷兵黩武之怨 塞外风光之奇前两句描绘边前两句描绘边 地风光渲染战争气地风光渲染战争气 氛。后两句集中概氛。后两句集

3、中概 括戍边将士长期参括戍边将士长期参 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与的酷烈战争生活 以及决心破敌的豪以及决心破敌的豪 情。情。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鉴赏咏物 诗,就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当然,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 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例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咏石灰 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瀑瀑 布布 李李 忱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终归大海作

4、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 大志、不惧艰难、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的志士的化身。咏物诗托物言志咏史诗:咏史诗多以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 古迹为题材,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或借古讽今,喟叹朝代昔盛今衰古今兴亡变化,或 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抒 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从而表 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 怀古的忧患意识。咏史诗注意的问题: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 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 目的);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 意图所在;进一步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

5、的态 度;最后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辛弃疾的京口北固 亭怀古堪称咏史、用典的模范,咏史诗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台 城 晚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晚唐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繁华荡然无 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 旧事,六朝的先盛后衰使诗人联想到唐王 朝,怀古伤今。 咏怀诗: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 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 ,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 了什么样的情怀。这类作品如果扩而大之的话,几乎 可以涵盖所有的抒情诗。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6、,巴 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 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 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 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全诗语浅 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咏怀诗即事抒怀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借一鹤冲天 形象表明心志: 在厄运面前决不 低头、奋发向上 。二、掌握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羁旅愁思 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

7、离愁已知信息|诗题|注释|作者生平经 历(一)把握内容:(写什么)1.把握关键词句。语言好坏关键在遣词造句,是否 生动地描绘事物特征。可以通过诗 中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去体会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意象所蕴涵的意义。 3.由表及里,领会诗词意境, 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4.知人论世,由己推人。 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 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 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 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 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 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 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 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8、, 风格豪放悲慨。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 家的时代风貌,而如果掌握了时 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 性也就把握住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 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 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 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 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 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 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 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

9、 ,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 家国之愁多了。 (2007福建卷)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 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释】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 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 年:宋德祐元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 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做此诗时将近十年。 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答:本诗借描写“青峰”“野水”“山雨”等意象,表达 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助梅花的意象,表现 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过南旺守闸 刘 基 客路三千里, 舟行二月余。 壮颜随日减, 衰鬓受风疏

10、。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昊墟。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注刘基(1311-1375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 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 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须句: 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少昊:少昊为传 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 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秦楼月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 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 外,晓风残月。 【注】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

11、帝被金兵掳 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古人以“乾 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问:“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 ”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 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 的不同的情感内涵。(4分) 答: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2 分),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 国之思(2分)。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l)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 “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话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 度来表现主题的?

12、请简要回答。(3分) 答:主题是相思。(1分)“一重山,两重山”是 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达作者与他所思之人距离的遥 远,“菊花开,菊花残”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表达作 者与他所思之人分别的长久,从而表达出相思之 情的深重。(2分)(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 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词中的 意象作简要回答。(3分) 答:凄冷。(1分)这首词以远山、烟水、 枫叶、菊花、塞雁等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 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愈发深重 ,内心更为凄冷。(2分) 温暖。(1分)“相思枫叶丹”喻示着相思的 热烈,正因为内心里装着所思念的人,所 以内心是温暖的。(2分)课后巩固 1、(1)“

13、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 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 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2)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 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雨 ,才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势汹汹,不可战胜,但 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不用惧怕,会有雨过天晴的时 候。 2、(1)夜晚、秋风、汉关、朔云、冷月 、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 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 (2)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 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14、。第 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 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 心。 5、(1)寄寓了诗人六朝兴废、自然永恒 的感慨。 (2)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厌倦官 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无法像范蠡那 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 7、(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 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 、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 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 忧民。 9、(1)具有阴冷萧瑟的特征。首联写惨 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多么的荒凉 凄惨!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 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 着乌鸦,多么阴森恐怖! (2)思念故国。“诗穷莫写愁如海”说的是 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 ,可见愁之多之深;“酒薄难将梦到家”是 说诗人想借助酒力梦回故乡,可酒薄无力 ;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最后以东 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其故国之思抒 发得何其深沉。愿大家都如东升旭日喷薄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