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美文朱自清《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9370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眼中的美文朱自清《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眼中的美文朱自清《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眼中的美文朱自清《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眼中的美文朱自清《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眼中的美文朱自清《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眼中的美文朱自清《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眼中的美文朱自清《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解释】: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 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示例】: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近义词】:一贫如洗 【反义词】: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家中贫穷 ,一无所有语言的精美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作者恣肆的 想象,形象的比喻拟人,传神的凝练的炼字,加上简 洁朴素的口语化的语言,让文章富有一种绘画美、动 态美和音乐美。你看,山间瀑布,“镶在两条湿湿的 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一 个“镶”字活化出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准确恰切,形

2、象逼真,富有立体感,难道这不正是作者铺陈在读 者面前的一幅山水画吗?写梅雨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 在天宇中一般”。一个“踞”字,气势尽出,一个“浮” 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 绿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和谐的旋律, 读起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宛如动听委婉的音乐萦 绕在我们耳边。借景抒情法,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 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 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 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

3、读者以强烈 感染。 运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 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 好依托。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 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 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因为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 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 。 例如,巴金的繁星,记录了印度洋上夜空的景色和 他当时的心情。文中作者写他躺在舱面仰望星空产生的独特 的感受。作者少年时代有经常和繁星相对的经历,早已认熟 了他们,繁星才特别吸引作者。海上航行,疾驶异乡,看到 繁星满天,使作者产生了思念故国的感情。但他没有直接抒 写这种离别之情,而是通过对繁星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巧妙地把一个游子的孤寂而渺茫的心情反映出来。看似平 淡无奇,却渗透了游子的无限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