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9309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12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财不等于理财产品不等于高息存款概述近期各大媒体纷纷曝光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或者是负收益的事件。一时间银 行理财产品似乎成了洪水猛兽,惊诧不解有之,扼腕叹息有之,指责痛斥有之是,当我们回归理性思考的时候,不禁要问理财究竟是什么理财就等于理财产品吗理财就等于高息存款吗当我们把“理财”二字正本清源的时候,方才发现理财讲究的是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这个“理”字虽有“打理”的意思,却更意味着“理性”。理财也是一种投资,投资即有风险。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应对产 品的风险等级作出揭示,便于作出判断。如光大银行对其所有理财产品按风险从低到高排列,分别划分为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和投机型,相应的风险等级也

2、分别由 1 星级升级到 5 星级。而目前出现损失的个别结构性理财产品和银基合作信托产品恰恰都是 4 星级或 5 星级的高风险理财产品,仅适合于可以承受中等至高风险类 型的理财,这类产 品能够提供高升值能力,同时投资价值波动和存在的风险也较大。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保本的,从这一点上来说,银行理财与银行传统储 蓄有着本质区别。自 2004 年银行理财产品诞生以来,经过 3 年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多种投资渠道相关联的几大类理财产品,比如,与境外股票、商品、期货、利率等挂钩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与境内新股申购和基金挂钩的基金宝类产品,境外代客理财产品,信用连接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等。2006 年开

3、始,中国的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简单的追涨行为和心态成就了无数个“中国式巴菲特”,股市的“530”和基金的“黑色 11 月”,让一大批投资者初尝资本市场的苦辣。A 股市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此时银行理财展现出其独特的产品结构,既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又为进行本金的安全止损,成为最为稳健的投资蓝海领域。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为全球经济增长以及投资市场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美林、花旗、汇丰、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全球顶级金融机构动辄曝出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亏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资本市场不可能游离于次贷危机之外而独善其身。试看 2008 年以来 A 股市场不断重心下移的

4、走势以及基金的缩水程度就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投资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普遍下滑也是在情理之中。相比于个人投资者以及开放式基金直接参与资本市场所遭受的惨重亏损(第一信托网-强调:QDII 基金普遍浮亏 20%左右),有本金保护机制的银行结构性产品无疑打了一场成功的防御战。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结构性理财产品虽然在中国遭遇了寒冬,但是在境外成熟市场却深股投资者欢迎。银行基金化的资产管理类产品表现亦是可圈可点。理财产品毕竟也是一种投资,风险与收益呈正比这一规律在理财市场上也同样适用。如果想博取高额回报,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定的阶段后才能日臻完善,理财产品也是如此。理性地看,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内部已经对各种产品的风险进 行了评级,挂钩于资产以及仿基金类理财产品必然存在下跌的风险,在市场环境改变的情况下,跌破面值也实属正常。现阶段,与其从产品本身上挑毛病,不如做好两方面:一是投资者的教育,培养投资者风险意识,培养“理财亦投资,投资需谨慎”的市场环境。二是理财产品销售规范,一些银行在产品销售时,确实存在言过其实,片面强调高收益,弱化产品潜在风险的问题,这也需要各商业银行规范操作流程,正确进行销售引导,恰当揭示风险和收益,使买卖双方各得其所。0c80f6ea 重庆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