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七打造亮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8724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七打造亮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七打造亮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七打造亮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七打造亮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七打造亮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七打造亮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七打造亮点(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七 打造亮点作文亮点是影响作文评分的重要因素。这些亮点,有的是立意的深刻或气势的磅礴,有的是文思的飞扬或知识的广博,有的是一个亮丽的开头,有的是一个蕴藉的结尾,或者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句子,一段饱含深情的表白,一个撼人心魄的细节,等等。作文如果呈现有这些亮点,将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得到较高的评分。如果没有亮点,“四平八稳,波澜不惊”,则难以激发阅卷老师评高分的热情。正如多年担任广东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所言:“凡优秀的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2、”在高考作文中打造亮点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打造高考作文的亮点,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拟定最佳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是给评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一定要想方设法拟一个让评卷老师“一见钟情”、为之怦然心动的题目。所谓“题好一半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高考作文的标题,各地高考的评分细则大多规定:不拟文题扣 2 分,拟题不当扣 1 分。实际上,如果忘记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好标题的基本要求是:紧扣文章内容;简明、凝练;精美、新颖。拟题切忌宽泛而无个性、华而不实、费解而不通顺。以下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拟定标题的方法:1修辞法利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比如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方法去拟标

3、题,会使标题形象生动,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如别拿常识不当干粮(比喻)、 小书房大风景(对偶)、“诚信”漂流记(比喻、拟人)、我发现家中的“贼”(反语)等。2引用法根据作文要求,合理引用或化用名言、诗句、俗语、歌词、影视作品中熟悉的台词等作为标题,也别有一番风味。如常识,想说爱你不容易脱胎于电影想说爱你不容易,男人不相信眼泪脱胎于名著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怎一个慢字了得化用了李清照名句“怎一个愁字了得”等。这些标题恰当地将写作主题与传统文化、潮流文化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展示了作者的文化素养,一方面还表现出作者开阔的视野。3悬念法巧设悬念拟写标题的方法,打破惯性思维,用不合常理的短语或

4、句子作为标题,引人思考。如请把人当动物看、诚信多少钱一斤?、我们都想有个姓毕的姥爷、矿难这条蛇的七寸在哪里?等,这些令人悬念顿生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在众多考卷中也就容易脱颖而出了。4符号法用符号法拟定标题的方式有两种:巧用数学符号,如诚信随意相信、自尊自信自强金榜题名,言简意赅,明确醒目;用间隔符号联系看似不相干的几个名词,如阳光笑靥青春、常识?常识!、汗水成功的催化剂,这种方法拟题时间较短,能凸显文章的关键词,加深读者对文意的理解,较为巧妙。5移植法把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专有名词和行话植入题目,从而使题目新颖、别致。如守住心灵的契约、预习苦难、更新感情软件、生活快慢变奏曲、为自己减

5、刑、精神突围等,将法律、学习、经济、信息、音乐、战争等领域与题目联系在一起,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二、着力写好首尾(一)装饰“凤头”就高考考场作文而言,虽然阅卷老师是在读完全文后才打分,但是,实际上在阅读了作文的开头后,阅卷老师脑子里就已经产生了一个等级印象,这个等级印象固然会随阅读的进展而浮动,但受初始印象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掌握一些写好开头的方法,熟练掌握,把开头装饰成一个美丽鲜艳的“凤头”,让它先声夺人。下面我们介绍几种精彩的开头方法,大家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需要恰当选用。1开门见山一般来说,考场作文的开头不宜转弯抹角,尽可能一下笔便入题,并且使尽浑身解数,让评卷老师看了开头就立即被“俘

6、虏”。【例文】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放神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已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软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2009年湖北卷优秀作文站在文学的门口开头)【点评】这段话开门见山,入题迅速,又自然贴切,一段之中,多次提及“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生动形象,非常吸引人。2故事导入引用一个经典的小故事或一则材料作为开头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要注意,引用故事和材料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这个

7、故事或材料暗示一个道理或某种哲理,使之与中心形成一种呼应,进而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同时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因此,导入的故事不能太长,一定要与主题相一致。【例文】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班50 个同学写作文,题目叫“放学路上”,结果第二天交来的50 篇作文里竟有30多个写的是捡钱包的事情,老师哭笑不得,说:“路上真有那么多钱包供你捡吗?”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也说明了目前学生作文的一个普遍现象:没有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瞎编一些材料,说空话、套话,结果会适得其反,作文无长进。(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开头)【点评】文章的中心是呼吁同学们要用心灵去捕捉生活,抓住生活中的闪光点,就不会为写作文而苦恼了。考

8、生先以一则笑话入题,吸引读者阅读,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中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瞎编材料,说空话、套话,从而为论述“捕捉生活的闪光点”这一论点作了铺垫。3名言发端文章的开头巧用名言,不仅能使你所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而且会增添作文的文学底蕴和文采。需要注意的是,开头所引用的名言一定要与文章的主题一致,要贴切、自然。当然,引用不限于名言,还包括歌词、成语、谚语、诗句、广告语、影视台词等。【例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木一沙,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2013 年江苏卷优秀作文一叶知秋开头)【点评】这篇文章的开头,引用老子中的名言,进而就这句话展开评论,引出“事物都

9、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的观点,引入自然、贴切,与主题十分统一。4借助情景借助情景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借助描写事物或描摹情景引入文章主题。主要有两种方式:(1)借物起兴。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开头,通过一组排比句强化其文采,最终落在话题材料上,其形式类似诗经中的“起兴”。【例文】你可以与刚刚萌芽的嫩草一起,触摸初春的心跳;与匆匆飞过的流萤一起,聆听仲夏的韵律;与默默伫立的枫林一起,回味晚秋的色彩;与静静飘落的雪花一起,看护冬日的蕴藏。四季让你的生活变得充实。(触摸四季开头)【点评】文章通过“嫩草”、“流萤”、“枫林”、“雪花”等典型的四季物象,巧妙地将四季的感悟串联在一起,使文章的开头如诗如画,

10、耐人寻味。(2)情景烘托。在散文和叙事类文体的写作中,如果在文章开头先来一段简洁的情景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例文】踮起脚尖,听晨风抚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脚尖,感受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脚尖,看蝶翅轻拍花朵,曼舞飞扬,那是生命的活力。踮起脚尖的人生异样精彩!(2009年湖南卷满分作文踮起脚尖开头)【点评】文章开头通过踮起脚尖的感受,写了“林海的呼吸”、“天外的暖意”等情景,烘托了大自然的美丽。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设置悬念叙事类的文章开篇设置悬念,会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增加文章的吸

11、引力。设置悬念,主要方法是在开头使用问句或创设一个充满未知的情境,以等待下文的揭示,使所要论述的问题得到凸显,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思考。【例文】重回故地,却寻不见故人。坐在回老家的车上,怀想那个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它承载着我多少过往。车外沿途的风景,稍瞬即逝,感叹着,这曾经的路,曾经的人。几年之后,又再次重来,再次驶过这条路,今日的乡村是否一如当年的模样?(2013年安徽卷优秀作文落花流水经年开头)【点评】文章一开头便让人生疑:为什么“重回故地,却寻不见故人”?接下来的第二段又问:“今日的乡村是否一如当年的模样?”两个疑问,能激起读者很大的兴趣。(二)豹尾一击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最后归宿。掷地

12、有声、令人眼前一亮的结尾往往被称为“豹尾”。“豹尾”之美,表现在简明有力,升华文章主题思想,留有无限回味。设计“豹尾”应从文章的总体出发,需注意如下问题:一是要使结尾起到总括全文、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二是要思考文章全篇结构的紧凑、完整;三是注意语言简洁,切合题意,不拖泥带水,更不可旁生枝节。1首尾呼应在文章的尾段用几句话甚至一个词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既强调主题思想,使文章升华,又使全文结构缜密,有始有终。【例文】嫉妒是一种低劣的情感,是同学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它可使同学、朋友间的友谊丧失,感情破裂,关系紧张,甚至导致人身攻击、危及别人生命的行为。 (开篇)可见,嫉妒真的是同学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如果

13、你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阳光青年,永葆你与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就“弹劾”自己的嫉妒之心吧。(结尾)(2013 年全国新课标卷贵州优秀作文嫉妒是同学关系紧张的催化剂)【点评】本文首尾呼应,关键语句即全文中心“嫉妒是同学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在文章开头点出之后,在结尾得到又一次的照应,因而使中心更加突出,全文圆合统一。2照应文题“照应文题”是一种点化主题的结尾方法。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或主题,呼应标题,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使主题更加集中、深刻,增加结构美和感染力。在上例中,该考生就运用了这种方法。3激励呼告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文章结尾时运用抒情议论的手法回扣中心,明确地点出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宣扬乐观向上

14、的价值观念情真意切,具有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例文】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2009年广东卷满分作文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结尾)【点评】在论证完常识的重要性之后,作者向我们呼告式地提出了“怎么办”,思维更深入一层。这样的结尾强而有力。4余音缭绕这种方法多用于记叙文或散文,是指在文章结尾处运用景物或环境描写等手法,或情景交融,或抒发感受,或托物寓意,或描写环境,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引发读者思考联想,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例文】算了吧,都算了吧,走吧,走吧,就将所有儿时的记忆酿成一杯酒

15、,饮下它,永远陶醉在和谐美好的图画中;将一切美好的现实酿成槐花糕,藏在记忆深处,默默的默默的在蓦然回首的刹那,留下簌簌的淡黄色花影(2009 年湖北卷优秀作文站在老家的门口结尾)【点评】作者站在老家门口,用饱蘸深情的笔墨,生动地再现了小院昔日的人事与今日之变迁。这与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描绘有异曲同工之妙。精妙的是,在篇末作者很巧妙地描绘老屋的淡黄色槐花,寄予浓浓的深情,情景交融,给人无限依恋之感,令人回味无穷。5出人意料为了使所写内容能够吸引读者,增强可读性,一些记叙类文章往往从生活中选取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让读者在结尾处感受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愕,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意。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

16、的警察和赞美诗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三、精心设计语言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山蕴玉而生色,水含珠而增辉。”亮丽的语言就是考场作文这座“山”中蕴藏的“玉”,是考场作文这池“水”中所蕴含的“珠”。一篇考场作文,语言流利简洁,且能恰到好处地引用一点诗文名句或警语格言,定会光彩顿生,熠熠生辉。怎样在作文语言中嵌进一些“玉”和“珠”,使语言亮丽起来呢?虽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练好语言得靠平时的长期努力,但在考场上应急的办法并不是没有。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巧用修辞在高考作文中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可以使作文语言文采斐然,瑰丽多姿。比如比喻、拟人,可使表达形象生动;对偶、排比,可使语句容量大,有气势,且有整齐美;设问、反问,可引人思考、增强穿透力;等等。一般来说,写人状物,多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和夸张;析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