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4696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设计(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第五讲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 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一般设计一、赫尔巴特的四段(或五段)教学过程 模式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q 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 、书面作业等)q 系统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 结q 联想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q 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二、凯洛夫的六环节课堂教学过程模式q 讲授新课q 提出上课目的、内容和要求q 复习旧课q 组织上课(激发学习动机)q 运用巩固q 检查巩固三、杜威五步教学法.docq 以儿童为中心q 以经验为中心q 以活动为中心杜威的教学理论 认为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生活的过程 。教学不应

2、该只是讲和听,而且必须 通过“做”去学习。 第一,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 景; 第二,在这个情景内产生一个真实的 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第三,他要占用必要的知识资料,从 事必须的观察以对付这个问题; 第四,他必须一步步的展开他所想出 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 的想法,让他自己去发现其有无价值 。反应 + 强化 增强反应反应无强化 减弱反应反应+惩罚 压抑反应 行为主义的教学过程设计(S-R) 学习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选择性强化形成的 环境和条件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 控制强化物, 即控

3、制行为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主要观点:一切行为 都是由反射构 成,学习主要 在于形成条件 反射。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Behavior can be conditioned by using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inforcement操作学习:斯金纳箱Simple rewarding and small acts can condition complex behaviors.程序教学法: 把教学内容分为具有联系的小步子 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 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因人而宜,自定步调 学生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降低错误率四、斯金纳的

4、程序教学理论 主要原则是: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学习内 容作积极反应;反应后有即时反馈,尽量降低 错误率;教学应自定步调,自选路径等。行为主义代表行为主义设计原则 (1)规定目标:将教学期望明确表示为学生所能显现的行为,可观测的反应;(2)经常检查: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复习和修正,保证能够适当地形成预期的行为;( 3)小步子和低错误率:将学习材料设计成一系列小单元,使单元间的难度变化比较小,达到较低的错误率;(4)自定步调: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速度;(5)显式反应与即时反馈:课程中通常包含频繁的交互活动,尽多地要求学生作出明显反应;当学生作出反应时应立即给予反馈;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

5、有学 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 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 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 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 外的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 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的 教学形式。五、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行为主义一)掌握学习教学的核心思想 在布卢姆看来,大多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 力具有正态分布性质而推断他们所教学生的学 习成绩也呈正态分布(图一)是不可靠的。他 认为如果学生的能力倾向呈正态分布,而教学 和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 特征和需要,那么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这门学 科,(图二)即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通过该 学科各单元规定的8085的测验题目

6、,达到优 良成绩。 (二)掌握学习教学的变量 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受五个变 量制约,即学习某课题的基础能力,教学 的质量,理解能力,学习持续力以及学习 时间。只要使学习者能明确教学目标,具 备掌握该项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合理 的时间,良好的主观意愿,教师提供必要 的帮助,有效的反馈和矫正,则绝大多数 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好成绩。(三)掌握学习教学的程序 (二)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过程 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收、加工、使用的过程 促进学习有两个条件: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强调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强化作用六、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学习的实质: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的

7、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转化 评价布鲁纳学习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结构教学观 教学方法:发现学习观学习应注意各门学科的 基本结构 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 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 构和学习态度、方法两方面。 所谓结构就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或 规律性,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 ”。评论:我们的创造力是如何流失的?写在首届北京高校网络创意设计大赛评选揭晓时光明日报 2000-09-28 曾经听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的是创造力如何流失。幼儿 园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同学们猜是什么?“是气球”、“是小猫咪的脑

8、袋”、“是汽车轮子”孩子们在下面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回答。中学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同学们是什么 ?“是数字0,或者是氧原子。”一位同学扶了扶眼镜,站起来谨慎地回答。大学老师同样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同学们是什么?平静的课堂开始躁动,下面一片嗡嗡声,“还不快讲课,问这种无聊的问题!”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不知道”,一位大胆的同学终于给了老师明确的答复。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长听说了这个故事,在董事会上也画了一个圆圈,让在座的董事会成员猜一猜是什么?躁动的董事会立刻变得平静,大家面面相 觑,1分钟、2分钟、5分钟过去了,不再有人给董事长答案。发现学习发现学习(disco

9、very learning)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发现学习的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感到问题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探究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 4.协助学生收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资料; 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 6.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一天上午,哈里森老师教的四年级学生正在专一天上午,哈里森老师教的四年级学生正在专 心致志的做算术作业,他要求他们注意发生心致志的做算术作业,他要求他们注意发生 的现象。学生们抬头望他时,讲台正上

10、方的的现象。学生们抬头望他时,讲台正上方的 灯忽然熄灭了,整个教室一片漆黑灯忽然熄灭了,整个教室一片漆黑一个学生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学生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你没看见吗?灯泡坏了。你没看见吗?灯泡坏了。” ”另一个学生答道另一个学生答道“ “是的,但那又意味着什么呢?是的,但那又意味着什么呢?” ”又一个学生又一个学生“ “我们看到过许多灯泡熄灭,不过这究竟意味着我们看到过许多灯泡熄灭,不过这究竟意味着探究训练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拧下灯泡举起来 。学生们聚集在他周围。他把灯泡传给大 家看。当灯泡又传回来时他提问说:“你们 为什么不试着猜猜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个学生问道“玻璃里

11、是什么?”“我恐怕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反问到:“ 你能换个方式吗?“有空气在里面吗? ”有学生问。“没有” “是有一种气体在里面吗?” “是的。”学生们迷惑的相互望着。“是充到里 面的吗?” “是的” “那截电线是什么做的?”一个学生问道 “我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能换个方式吗? ”他是金属做的吗“。”是的“。登上太阳爸爸说:“科学技术发展真快,人 类已经实现登上月球的愿望了。” 洋洋听了说:“将来我长大了,要 登上太阳。” 爸爸说:“太阳上非常热,人根本 上不去。” 洋洋笑了起来:“爸爸真傻,难道 我不会晚上去吗?”发现学习的教学案例X+2ax+a=(x+a)(x+a)22右边:(x+a)(

12、x+a)= X+ax +ax + a22= X+2ax+a22=左边发现学习的教学案例X+2ax+a=(x+a)(x+a)22 xx1X+2x+1=(x+1)(x+1)2X+4x+4=(x+2)(x+2)2X+6x+9=(x+3)(x+3)2X+8x+16=(x+4)(x+4) X+10x+25=(x+5)(x+5) 22发现学习的类型 发现学习可以按教师指导的多少,分为无指导的发现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无指导的发现学习 无指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无结构的发现学习(unstructured discovery)或“纯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个自然状态中依靠自己获得领悟。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有指导的

13、发现学习(Guided discovery)是一种结构化的发 现学习,由教师提出问题的 情境,提供有关的材料信息 ,引导学生去达到一个既定 的目标。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与 启发式教学是什么关系? 孔子:“不 愤 不 启,不 悱 不 发,创设问题情境指导 举一隅不以三隅yu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与发现学习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现代认知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古老的启发式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奥苏伯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七、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奥苏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

14、本观点 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新旧知识之间的意义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者的先备知识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认知同化 奥苏贝尔将教室中常见的学习方式,透过两个层面加以分析。第一个层面和学习者“如何接纳学习内容”有关,第二个层面和“学习内容如何呈现”有关。 (一)有意义或机械式学习 (二)接受式或发现式学习 (三)两个向度之间的关系一) 学习分类观有意义的学习机械的学习 接受的学习发现的学习弄清概念 之间的关 系背乘法表尝试错误科学研究 (二)两个向度之间的关系 1.有意义学习可以是接受的或发现的。例如:老 师传授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平行四边形推导出; 学生经由实

15、验得到该结果。 2.接受式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例如:教师教导 垒球规则,让学生了解其之前所接触的棒球规则 的异同,虽属接受,却是有意义的。 3.发现式学习也不全是有意义的。例如“老鼠跑 迷津,误打误撞”虽为发现,但意义成份不高。 4.发现式学习也可能导致机械的学习。例如:“ 校内实验”的学习,如果只是依照指示的步骤如 法炮制,而对原則和方法缺乏真正的了解,则偏 向于机械式学习。1.有意义或机械式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习者能知觉到新 的学习内容和其大脑原有认知结构的旧 知识有关联,并能将新旧知识连接,经 由学习后,内化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例子:杠杆原理与跷跷板。 机械式学习是指:学习者无法将新的学 习内容与其旧经验取得关联,于是偏重 机械式的练习、从事零碎知识的记忆。例子:字母、化学元素、数学符号。2.接受式或发现式学习 接受式学习是指:学习內容经由教师组 织后,以最后的形式呈现,提出给学习 者。 发现式学习是指:鼓励学习者自行操作 、探究,以发现学科教材所隐含的组织 结构。 奥苏贝尔认为无论在校内或校外,传授学科知识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学习者所拥有的知识来源,都是“接受的”多于“发现”的。学生到达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操作期,便能透过语言进行抽象思考。 一般而言:1.采用接受式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比较少,记忆保留较持久。2.发现式学习有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