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4149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5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关于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关于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关于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关于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我省高考命题看高三历史教学福州格致中学 黄小平(2011年8月3日)一、2011年福建高考历史卷试题评析13.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 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 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 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 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 映了(A)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 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 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 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C) 在汉

2、代就已出现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 B. C. D. 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 所尊也。”这表明(D)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 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D)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

3、 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 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名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 )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 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 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 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 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D) A损害身体,消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19.194

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 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 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 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 成分。”这些就构成了(B)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20.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 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B)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 人们能够回想起来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

5、煌成就 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 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A)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拜伦的唐璜 A. B. C. D. 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 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 是(B)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 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 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 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 ”的史实

6、是(C)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 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 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B)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 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 元居弱势地位38.(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 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

7、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 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 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 :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 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 ,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 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 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5、16、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

8、00年7 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 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 ,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 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 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 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

9、在中国历史 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参考答案: 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 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 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 的外部原因。(11分) 参考答案: 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 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 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

10、。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 的不足及原因。(6分) 参考答案: 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 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 不成熟。(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 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 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点意义 。(12分) 参考答案: 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 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 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 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 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11、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帅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 代宪政的主要内

12、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 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8分) 参考答案: 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 立法权;统帅海陆军。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 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 评析。(7分) 参考答案: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 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 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 难。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族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 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13、自无不变者其用人 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 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 ,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 ,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 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 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 参考答案: 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下 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 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14、所学知识,比较 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 异同。(7分) 参考答案: 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 权、倡民权的主张。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 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 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 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 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 ,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1)材料一中

15、“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 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 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 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 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 。(7分) 参考答案: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 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 展资本主义奠定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 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二、2011年福建省高考历史卷的特点 (一)知识模块分布(二)三年选择题题型题量调整比较题题型题题量2011年2010年2009年材料题题13、15、16 、18、19、 21、23(7题 )14、19、20 、21、22(5 题)14、15、17 、21、23、 24 (6题) 图图表题题14、20、22 (3幅)、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