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3385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黄树华 陈铭录 张南麟(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趋向的探讨目 录前言我国农药助剂应用和管理的现状世界各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农药助剂管理概况我国农药助剂管理的趋向与建议一、前言农药原药极少数能直接使用,绝大部份必须加 工成不同的剂型方可使用。农药剂型是指具有一定 组分和规格的农药原药加工形态。我国已制定农 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国家标准,此标准规定了120个 农药剂型的名称及代码。其中乳油(EC)、悬浮剂 (SC)、可湿性粉剂(WP)、水乳剂(EW)、微乳 剂(ME)、悬乳剂(SE)可溶液剂(SL)、水剂( AS)等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量最多的农药剂型。农药制剂是指农药原药加工成的具

2、有一定有效 成分含量、一定剂型、可按一定方法使用的成药产 品。农药制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农药助剂配成,部份 制剂中还加入水。农药助剂的定义是指在农药加工和应用过程中 的辅助药剂,能帮助主要药剂成分发挥其效能的物 质。在农药制剂中,农药原药被称为活性成分,农 药助剂被称为惰性成分。农药助剂可分为表面活性剂和非表面活性剂两 大类。农药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乳化剂、分散剂、润 湿剂、渗透剂、展着剂、发泡剂、消泡剂、增溶剂 、增粘剂等,而非表面活性剂主要指溶剂、载体、 填料、防冻剂、稀释剂、警戒色、抗结块剂、增效 剂等。农药助剂的主体是表面活性剂,由于85%以上 农药要加水稀释使用,表面活性剂对农药制剂稀释 液

3、的乳化稳定性、悬浮率等技术指标起决定性的作 用,并且影响着药效的发挥。农药助剂品种繁多,约有4000多种,而 农药原药还不到1000种。如此之多的化学品 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安全和环境保护。当世界 各国高度重视农药管理的同时,农药助剂管 理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识。我国农药助剂的 管理正在起步,在此我们学习和参照国外农 药助剂的管理经验,探讨我国助剂管理的趋 向。二、我国农药助剂应用和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农药助剂的生产能力和水平我国是世界农药生产大国,产量已位居世界第 二,2009年预期达到200万吨。农药助剂工业也随着 农药工业的发展快速发展,目前用于加工制剂的助 剂年需要量约40-50万吨,其中

4、农药表面活性剂约为 6万吨以上,其余是溶剂、填料、载体等非表面活性 剂。六万多吨的农药表面活性剂用在一百多万吨的 农药制剂加工,关系到上千亿的产值,可见对农药 工业影响不小。在我国农药原药仅200种左右,用于加工 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 剂、水剂等剂型的农药表面活性剂型号超过 1000种。农药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行 业中十大领域之一,与表面活性剂同步发展 。我国是位居世界第二表面活性剂生产大国 ,作为精细化学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取得 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 大幅提高 。我国农药表面活性剂的现状是 1、装置生产能力大,产量供过于求,企业竞争激烈 :我国从事表面

5、活性剂生产或生产过农药表面活 性剂的企业超过一百家,据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中 心调研,1997年国内农药用混配乳化剂生产厂有46 家、钙盐生产厂有22家,农药用非离子乳化剂生产 厂超过50家。十多年来,虽有变化,混合型生产企 业有一定的增加,其单体的生产企业总量应增加不 多,装置年生产能力超过十万吨,而实际年销售量 约在6-7万吨。从而造成产品供过于求,农药表面活 性剂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江苏是我国农药表面活性剂生产 基地,占据全国总销量的三分之二左 右,其中南京太化2009年销量达到二 万四千吨,占全国35%以上。 2、品种已形成系列化,基本满足农药制剂加工农药表面活性剂经过多年的科研开发,已经

6、形 成生产能力的有以烷基苯磺酸钙为主的十多种型号 阴离子型和以600#系列、BY系列、NP系列、树酯系 列及PO、EO嵌段系列等为主的非离子型上百个品种 ,近年来又开发了新的磷酸酯型表面活性剂、新的 EO和PO嵌段非离子型乳化剂单体及改性的阴离子型 单体。并由此按照加工农药剂型需要调配出各种混 合型农药表面活性剂产品。不同配方的混合型可用于乳油、水乳剂 、微乳剂、悬浮剂以及复配制剂,同时也有 专用型、成对型、泛用型等不同类型供农药 加工企业选择。各农药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 的混合型配方各异,型号名称有相同也有不 同,目前我国的混合型的型号有上千种之多 ,南京太化已生产过的型号就有600多种。3、

7、质量显著提高,尚需不断改进农药表面活性剂的一些主要品种,经过几十年 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对其结构与质量的关系基本掌 握,因此产品的质量比较稳定。各企业都有相关的 技术标准,农药企业对助剂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严 格,并按标准验收。新开发的非离子型改性表面活 性剂的应用,其用量少、性能更优异。部份企业对 质量的重视还表现在将产品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靠 近,并对出口的农药制剂或助剂以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的标准和技术要求,采用(CIPAC)方法检 验。由于分析方法、检测仪器和检测手段等种种原 因,农药表面活性剂单体现有的技术指标仅仅反映 产品的部份质量要求,并不能真正表达产品的内在 质量。不同企业在单

8、体质量上的差异,必然影响混 合型的质量,加上单体品种及溶剂是否选择合适、 采用的测定标准不一致等配方技术上的差异,从而 造成各企业的质量良莠不一。因此农药表面活性剂 质量的提高仍需不断努力。4、科研力度正在加大,更加关注适应环保型 农药新制剂的要求本世纪农药工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也促使农药表面活性剂 的科研力度必须加大,特别是高毒农药的限产禁用,人们对 环保与安全的高度关切,大量新农药、新剂型的出现,农药 助剂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和发展。而且国家对此也给于一定的 重视,在国家十五、十一五计划中都例入农药助剂的科研项 目。近年来开发了新的磷酸酯型表面活性剂、新的EO和PO嵌 段非离子型乳化剂单体及改性的

9、阴离子型乳化剂单体。其它 一些新的表面活性剂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羧酸盐类表面 活性剂、双子类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含氟表面 活性剂等的开发研究均有较大进展,并在农药制剂中应用, 但此类产品的大量推广尚有个过程。农药制剂配方和农药表面活性剂配方的研究取 得较大的成效。近年来,配方研究工作不仅受到助 剂生产企业的特别关注,而且农药企业、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等都在研究配方。用于配制水乳剂、微 乳剂、悬浮剂、悬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液剂 、水剂等水基型制剂的专用助剂新型号也不断湧现 ,取代了相当一部份农药乳油用乳化剂。5、助剂中的非表面活性剂品种绝大部份可立足国内非表面活性剂类农药助剂以溶剂

10、、填料为量最 大,特别是溶剂,在当前乳油仍占剂型的46%左右情 况下,溶剂每年需要数十万吨。2006年农药用溶剂 36万吨,其中极性溶剂5万吨。大部份的非表面活性剂类农药助剂不属于精细 化学品,价格也低于表面活性剂,国内能生产供应 。一些特殊品种,用量较少,如着色剂、PH调节剂 、抗冻剂等。近年来,溶剂的使用已逐步发生变化,乳油中 用量最大的二甲苯、甲苯等大都以溶剂油代替,DMF 、二甲基亚砜、甲醇和环已酮等极性溶剂的应用带 来的安全环保影响,也已被受到关注。(二)我国农药助剂应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药助剂使用存在误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福良教授指出当前 农药助剂使用存在着用量误区、适配性误

11、区 、作用误区和药效误区等,高度的概括了农 药助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农药表面活性剂用量误区表现在认为助剂用量 越少成本越低,对环境越安全,而往往忽略了最关 键的问题药效。没有一定的量,难以发挥助剂的 功能。如乳油、水乳剂等制剂中乳化剂用量太少, 必定会影响乳化稳定性,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 湿性粉剂等制剂中助剂加入量过少,必然影响悬浮 率。从而影响药效。农药助剂的适配性误区是指助剂的混用虽然可 以达到取长补短、协同作用,但不是随便两种或几 种助剂都可以混用。要科学的研究混合使用的协同 作用,避免因混用造成不良后果,如稳定性下降、 制剂分层浑浊等。农药助剂的作用误区是指不同的助剂具有不同的作用

12、, 不存在万金油类的助剂。要针对原药的性质和应用对象,靶 标的性质,加工制剂时有针对性的选择助剂。如有的助剂具 有良好的乳化作用,有利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有的助剂具 有良好的润湿分散作用,有利于提高制剂稀择后的悬浮率。 不同的助剂的不同作用,对植物叶面上的油性及蜡状物和害 虫表皮的蜡质都会影响药液的铺展、渗透、展着、沉积。农药助剂的药效误区是指对助剂能提高药效的认识,一 般来说,助剂的使用可以提高药效,但并不是助剂都能起到 这种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原药,有的效果不明显。其增效作 用要通过田间试验才能证实。2、农药助剂应用中的不规范现象由于农药助剂使用中存在的误区,因此农药助剂应用中 的不规范现象

13、比较普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药助剂型号选择的随意性部份农药企业对使用助剂加工制剂应选用专用型号认识 不清,型号选择比较随意,未经严格试验和分析就在生产中 应用,以至造成不良的后果。在加工农药制剂的时候,农药表面活性剂要适应不同的 农药原药和不同的农药制剂的不同结构和组成,也要适应其 它助剂(不同的溶剂、填料等)。因此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 组成也必然是不同的。有的制剂用的农药表面活性剂HLB值 应与农药原药及溶剂的HLB要求值相对应,有的制剂对于水 分、PH、酸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则助剂也要相应进行控制。 我国的农药制剂有13000多个登记号,这些不同的制剂要用 不同型号的助剂来配制。2)

14、农药表面活性剂用量使用不当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当然会影响农药制剂的成本,农药制 剂加工企业以过份降低乳化剂用量来降低成本,是不可取的 。过少的助剂用量会影响其功能和药效。例如在微乳剂中, 乳化剂的增溶作用就是要形成胶束,往往需要表面活性剂的 用量是农药原药的1-5倍。有些制剂从药效考虑,用量更多 。配制5%精喹禾灵乳油,乳化剂用量33%以上时药效才能达 到较佳的效果。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是影响制剂是否符合乳液稳定性、悬 浮率等指标的关键。也是检测助剂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混合 型乳化剂的技术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其数据也是通过配 方筛选,直至贮存试验、药效试验才确定的。用量略多些, 制剂的成本虽然略高些,

15、但质量风险明显较小。如果用量过 度减少,制剂企业成本低了,药效差了,农民受到损失,而 一旦被查出质量问题,其因返工及企业信誉付出的质量成本 会高得多。要降低助剂用量来降低农药成本,应通过配方筛 选,选出优良的助剂配方。3)检验制剂和助剂的质量不按标准或方法不当:任何产品都必须有技术标准,无标产品是非法 产品,是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重点查处的对象。目前 我国的农药助剂尚无国家标准,比较规范的农药助 剂生产企业一般制定企业标准,而这些标准中的技 术指标大都以适应农药制剂加工的要求而确定,其 测定方法也相对应。有些农药制剂加工企业(主要是规模较小的制 剂加工企业)因对农药制剂质量认识的局限性,加 上选用

16、助剂的随意性及用量的不当,在检验制剂和 助剂的质量时不严格按产品技术标准或采用不正确 测定方法,造成最后农药制剂成品的质量不合格。出口农药制剂或农药专用助剂要采用联合国粮 农组织(FAO)或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测 定方法应采用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CIPAC)制 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目前与我国的国标(GB)是有 差别的,如乳状液稳定性测定时的稀释倍数国标是 200倍,而CIPAC方法是20倍,这两种方法的不同, 也影响到助剂配方的不同。4)溶剂使用不当,对其安全性与环保性关注不够溶剂是非表面活性剂类的农药助剂。在农药制 剂或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加工制备时要使用溶剂。溶 剂的使用不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农药制剂中加入的溶剂选用不当; (2)在混合型乳化剂中加入不适合农药制剂的溶剂 ; (3)农药制剂企业购买表面活性剂单体自行调配时 未脱除单体中的溶剂和水,会影响农药制剂的质量 。当前溶剂使用上的突出问题是大量不当使用甲 醇。长期来溶剂以二甲苯或溶剂油(重芳烃)为主 。由于芳烃的价格上升到是甲醇的三倍以上,部份 农药加工企业和助剂企业采用甲醇为溶剂,以降低 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