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2729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五单元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 14 课阶段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 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 至今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4-67P64-67,完成下表。,完成下表。衣食住习衣食住衣食习住衣食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早期西装西装革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请请您您思考中山装出现并流行的原因是什么?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 鸦片战争后,洋装盛行。 礼义廉耻立法、司法、 行政、考试、 监督五权分立三民 主义变化趋势:宽松肥大到称身适体、短袍窄袖(传统开放)清末传统旗

2、袍民国改良旗袍旗袍的演变“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 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50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拉基花布衣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文革文革” ”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 “文革文革” ”时期,在时期,在“ “红色革命红色革命” ”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 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 红装爱武装。红装爱武装。改革开放后现代的西装现代的西装n如果你穿越到中国的20世纪二三十 年代,出门要穿外衣,穿的外衣不 可能是以下哪

3、一件?说明:一定时期流行什么样的服饰归根结底 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南方饮食北方饮食二、饮食方面广州花园酒店 名仕阁西餐厅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 出现西餐馆。中餐:把追求美味 奉为首要目的。 西餐:以讲究营养 为最高准则。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 人民生活艰苦,需凭票购物。1987年发起“菜篮子工程”即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 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 列入“菜篮 子工程” 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肉猪、 禽蛋、蔬菜、水产品、奶牛等。鲁菜 迎宾花篮苏菜 清炖蟹粉狮子球中国八大菜系川菜 香辣炒蟹粤菜 金牌烧乳鸽中国其他菜系浙菜西湖醋鱼闽菜干烧鱼

4、湘菜红煨鱼翅徽菜符离集烧鸡江南民居三、房屋建筑苏州园林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天圆地方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俯视图草原蒙古包陕北窑洞上海弄堂四合院传统建筑(北方)集美大学中西合璧别墅欧式建筑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政策。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 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 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天津大型安居工程天津大型安居工程华苑小区华苑小区四、习俗风尚的变化n 旧习n 婚姻包办n 旧式丧礼n 男子留辫n 女子裹足n 社交礼仪n 改变n婚姻自由n新式丧礼n剪辫易服n迫令放足n社交礼仪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这些 习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

5、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 末 婚 礼五四前婚礼五四前清末传统婚礼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 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 许穿白色衣服的20年代初,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 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蒋介石与宋美玲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照婚礼的演变50年代和60, 70年代的结婚照是 差不多的。90年代现在 的化装技术连最亲 的人也认不出来。本世纪现在 流行个性婚纱 照。丧礼的演变直系亲属披麻带孝, 在死者的坟前行跪拜礼。 地上的白色小棍是用来驱 鬼“哭丧棒”。给死者焚烧纸钱丧礼的演变1

6、98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国葬和追悼会。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强制“剃发” 。可当时许多汉人“宁愿留发不留头”,出现因不剃发而 发生的惨剧如“扬州十日,永嘉三屠”。清朝发型的 政治意义:削平 四围,留守中原。当时,清廷把剃 发作为归顺的标 志之一。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南京临时政

7、 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 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前 ,仁人志士、青仁人志士、青 年学生剪掉象征年学生剪掉象征 清王朝的辫子,清王朝的辫子, 表示反对封建专表示反对封建专 制的决心。制的决心。断发断发: :章炳麟邹容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 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 多不过一寸。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 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 ,也最多不过一寸。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传统社交礼仪跪拜作揖见面礼:跪拜、作揖跪拜、作揖意义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礼节上的

8、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鞠躬、握手鞠躬、握手到握手到鞠躬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至新 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衣食住社会 习俗长袍马褂 传统旗袍 布衣满汉美食 粗食 传统地方特色深宅大院 普通民居男子留辫 女子缠足 婚姻包办 社交礼仪西装、中山装 改良旗袍、学 生装、裙子吃西餐成为有 钱人的时尚欧式洋房 中西合璧豪宅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婚丧从简 社交礼仪“布拉基”列宁装绿军装食物简单 物资匮乏 凭票供应住房拥挤 陈设简单勤俭节约 无私奉献五彩缤纷 多样化1987 “菜篮子” 食品丰富1995 “安居工程 ” 追求舒适优美休闲方式多样化 注重环保、讲究 卫生、赈济灾区近现代物质生活与

9、习俗的变迁在城市边缘的破烂阴暗的贫民区农村思考: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具有普遍性吗?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鸦片战争后: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 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文化、物质 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涌入。(西学东渐)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1.新中国的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改革开放的推动。 2.国家政策的影响。 3.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巨变的根本原因.4.科技的进步(吸收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政治:政府的提倡内因:讨论: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如何看待 这种现象?谈谈你的认识。清末的一

10、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 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 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追求先进的文明是进步的体现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 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 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 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 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

11、明碰撞时,应该做 出怎样的正确选择?我的观点在国外一些大场 合,我从来都是穿唐 装、中山装,我想告 诉所有人,我很骄傲 ,我是中国人。可能 因为这点,所以香港 大使、申奥大使都找 我来做我很传统 ,不希望忘记自己的 文化。 成龙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习西方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 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B、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C、远离大城市 D、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课堂练习2、你的爸爸若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初 期的50年代,你觉得他表述的政府 实行的新生活措施内容,下列哪一 项不应该有( )A、取缔聚众赌博 B、改革婚姻制度C、取缔卖淫嫖娼 D、实行双休日3、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饮食水平 ,实现安居乐业,党和政府发起了 ( )“菜篮子”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 安居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