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文中“以为”的用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2720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文中“以为”的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古文中“以为”的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古文中“以为”的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古文中“以为”的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古文中“以为”的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文中“以为”的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文中“以为”的用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的用法一、实词 1、“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 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 楚) 2、“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 “以为”结构,译为“认为”,“ 认为是”。 例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以为(认为)妙绝。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二、作介词用 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 用”、“凭”、“根据”等。 例如: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寿毕,请以剑舞。不然,籍何以至此?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把”“让”。 例如: 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三、作连词,相当于“而”,只不表转折 1、表原因,作“因为”、“由于”解 。 例

2、如: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表目的,作“来”解。 例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登东皋以舒啸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3、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4、表承接关系,翻译为“就” 例: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5、表并列关系,译为“且” 例:请息交以绝游。夫夷以近,险以远, 四、副词,通“已”,已经例: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为”的用法(一)动词 wi 。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 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

3、论)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 传)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2以为,认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 宴) 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 雀东南飞) (二)介词1 (wi)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 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2(wi

4、)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 飞)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向。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 相如列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 如列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 (三) ( wi)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 诘,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 原列传) “乎”字的用法(一)做介词: 1、表示处所,时间,原因,可译为“在”, “于”; 例:生乎(在,于)吾前, 2、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也可不必译出;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对,对于)已, 3、表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二)做语气词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可译为“吗”,“ 呢” 例: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吗)? 2、用在形容词或名词之后,表示感叹、惊讶 等语气,可译为“啊”,“呀”; 例:浩浩乎(啊)如冯虚御风, 3、用在句末,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吧”, “呢” 例:其皆出于此乎(感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