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1876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受列宁】列宁的全家福列宁的两个妹妹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全俄人民悼念列宁列宁与斯大林列宁逝世83周年纪念活动列宁勋章红场列宁墓列宁装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卢 梭马戛尔尼马尔萨斯义 律安徒生 易卜生瓦德西赫 德伊藤博文李提摩太 玛丽-里高尔基列 宁小洛克菲 勒斯大林尼赫鲁白求恩哈兰山 德士赫鲁晓夫松下幸之 助 尼克松田中角荣萨马兰奇基辛格阿尔温 托夫勒达尔文马克思恩格斯嘉约翰丁韪良 明恩溥哈 同弗洛伊德泰戈尔麦克马洪 爱因斯坦托洛茨基富兰克林 罗斯福冈村宁次鲍罗廷哈默裕仁天皇李德阿尔希波 夫金日成高仓健戈尔巴乔 夫史蒂文 斯皮尔伯 格比尔盖 茨乔丹画作

2、名称: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创作者: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创作年代: 1873年 风格: 现实主义 现存藏: 圣彼得堡 国立俄罗斯美术馆1870年 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哥哥是激进的民主革命者(被处死)一、年轻的反叛者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立平等的新社会参加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学生运动 1893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工人罢工 1895年会晤劳动解放社领导人普列汉诺夫二.建党布尔什维克党1、诞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19世纪7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工人阶级力量壮大19世纪80年代后,俄国马克思主义 传播,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伟人的主观努力:创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创

3、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2.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1903):成立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主要内容:制定党纲: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 中央机关:布尔什维克派(对应:孟什维克) 指导思想:布尔什维主义(3)意义: 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 大召开,大会把无产阶级专政写 进党章,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的真正建立,也标志着列宁主义 的诞生。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 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 继承与发展。1、理论上:(1)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理论 指导)(2)发表四月提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

4、命过度(3)写作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理论上、实践上指导十月革命的?2、实践上: 直接领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工 人 士 兵 向 冬 宫 进 攻攻占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 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 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 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的缔造者列宁列宁宣布苏维埃政府成立四.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18-1920)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处境?内部: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白卫军的反革命叛乱外部:外部: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措施:和

5、平法令 (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土地法令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列宁在红场参加群众大会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1920年的星期六义务劳 动,他和军事学院的学 生们一切打扫克里姆林 宫广场。 这是伟大的创举!项项目主要内容 农业农业 政策工业业政策商业业政策分配政策余粮收集制所有企业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国内贸易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不劳动者不得食)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人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背离了经济规律, 但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反映了人民急切 的美好的愿望。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民利益受损 军事性非常措施

6、,高度集中人力物力,巩固了苏维埃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我们从农民手里拿 来了全部的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 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 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列宁)1920,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 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 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 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 ,而农民获得的代价仅

7、是一些贬值99.5%的“彩色纸 片”。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农民已不堪忍 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 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 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 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 ,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 等的不满。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2、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3)1)直接原因: 农民对余粮征集制表示不满 1921年,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项目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内容作用农业 政策工业 政策商业 政策分配 制度余粮收 集制一律国有取消自 由贸易实行配 给制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

8、配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缓和了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 极性2)内容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进步巩固;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在小 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其正确政 策是要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粮食。4)影响:1、现代化: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 2、民族关系: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 3、政权政党: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列宁的逝世:1918年8月,列宁 遭到暗杀,身

9、受两 处重伤。刺杀列宁的女特务:芬 妮卡普兰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1日,无产阶 级革命导师列宁因脑溢血 逝世,此后他的遗体一直 没有下葬,而是长期保存 在莫斯科红场的水晶棺内 2.建设方面: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评价列宁:1.革命方面: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 克党,;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3.思想方面: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苏俄退出一战的标志是 ( )A十月党中央会议B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D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2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使资产阶

10、级民主革命过渡到 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是 ( )A四月提纲 B十月党中央会议 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 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 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正确理解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展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一条 件4.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根本不同的是(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5.1920,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 ,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

11、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6.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7.列宁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根本原因是( )A.它坚决地与修正主义作斗争B.它坚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C.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它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的策略8.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改良主义” 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 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12、。“改良主义”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关于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即关于在产粮省份收集归国家 支配的粮食和饲料(1919年1月11日)(节录)第一条 为满足国家需求所必需的全部粮食和谷物饲料 ,摊派给各产粮省份向居民征收。第三条 种子谷物、粮食谷物以及粮食机关按粮食人民 委员部的清单收购的谷物饲料的全部数量均列入余粮收 集制。1.第一条 “需求”指什么?2材料中所说“余粮收集制”是什么政策内容?实施 有什么效果?3结合材料,说明这一政策有什么弊端?取代它的将 是什么政策?1900,德国莱比锡普希金的诗:“行看星星之 火,已战燎燃之焰。”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报纸 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建党思想建党思想 理论准备理论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