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8年)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96196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8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8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8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8年)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8年)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8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8年)(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同学们 1.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 涵义和重要意义, 2.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 方针政策。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l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l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 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也就进入了矛盾凸显期,这是一个 既充满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亟 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过去20年,全国法院接待处理民众 来信上访上升了近500倍。这一惊人的

2、增长速度折射出在基层 社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和谐因素。这些因素在“三农”问题 、拆迁问题、失业问题、治安问题、公民权利保障问题等方面 均有表现。 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 万多亿美元,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导入讨 论1、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会出现人们内部物质 利益的矛盾? 2、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人们内部物质利益 矛盾?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

3、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l1.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l(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 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 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 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 追求的社会理想。l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孟子l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l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 下为公 。 康有为l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 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

4、 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 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l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 在美国印第安纳进行的共产主义试 验,也以“新和谐”命名。l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 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 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 ”的社会 。l(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 论述l(3)西方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l西方的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哲 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说的“整个天是一个 和谐”,可能是最早提倡的和谐。l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 出“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 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 产生和谐。 l在马克思之后,一些现代西方学者也对

5、 和谐社会作过描述和阐述。主要有三种 理论:一是社会均衡论。二是协和社会 论。三是社会系统论。 l(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 向的科学设想l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 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 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 宣言l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 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就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 要思想。 l2.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l(1)毛泽东的相关思想l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 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 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 、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 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

6、和社会 化主义建设。l(2)邓小平的有关理论l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 。l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 决前进中的问题 。把不断 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的重要结合 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 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 会稳定。 l(3)江泽民的相关论述l(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式提出l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我 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l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l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7、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任务和主要内容。l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审议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 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 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l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 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 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 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 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 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 和谐。l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l(1)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 抓住

8、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l(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 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 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l(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 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当前利益关系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一项涉及300位地厅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的最新调查 表明, “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是排在首位的突出矛盾 ,“贫富悬殊”是应特别注意防范的社会风险。当前我国 矛盾较为突出因而需要通过改革加以重点调整的社会利益 关系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p城乡利益关系 p区域利益关系 p行

9、业利益关系 p群体利益关系 p非公有经济成分中 的劳资利益关系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l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l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 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 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 展的社会。l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社会。l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 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 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l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 盾得到正确处

10、理,社会公平 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l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 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 平等友爱、融洽相处。l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 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 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 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 果得到肯定。l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 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 会保持安定团结。l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 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l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了人与 自然的关系的和谐,也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 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

11、文的统一、人 与自然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 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总体要求。l(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性质 l(2)正确处理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的关系 l(3)正确把握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关系l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l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l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 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已经具 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l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

12、各团体 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l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 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 。l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可能性和谐与矛盾一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 段有不同状态,而和谐是一种最利于发展的矛盾 状态。和谐并不排斥矛盾,它是指矛盾的和谐。和 谐的哲学基础是矛盾,是世界的统一性和规律性 。从不和谐到和谐,不是靠人的主观愿望,而是 靠能否正确处理矛盾,能否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 关系,这中间必然要有适度的斗争以至必要的冲 突。 和谐,是多元基础上的和谐 ,是通过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所达 到的理想状态。旧的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还会产生,又需要人 们加以

13、分析和解决。所以,和谐 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是相对 的,不是绝对的。l l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l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l(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 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l(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l(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 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l(1)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l(2)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 好我国发

14、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 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l(3)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l(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 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l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橄榄型”还是“洋葱头”?一些人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中间大两头小”的“橄 榄型社会”,也即实现一个中等收入者比重大,富者和穷者比 重都小的橄榄型结构的社会。其实到目前为止,所谓“橄榄型 ”社会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离开中国社会的这一现实情况,去设想一个“橄榄型”的 社会目标,其最后的结果有可能是“洋葱头”,就是一个由极 少数富者和

15、广大劳动阶层大多数人构成的“洋葱头”,两者距 离不断拉大,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 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 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在共 同的理想和信念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形 成合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 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

1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 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 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l第一层次是根本的指导方针,即 “三个坚持”,这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要求。l第二层次是总体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l第三层次是工作重点。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 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 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l第四层次是工作导向。社会要和谐,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