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86857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6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复习(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矛盾的观点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 关系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观 (根本观点、实质)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对立 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 。 一、矛盾含义: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 )矛盾的同一性对立统一相互吸引、联结: 依赖 贯通:渗透、包含、转化相互排斥、对立: 分离、 斗争、差异、不同(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依赖,一方的存在以 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 统一体中;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贯

2、通,即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2、原理内容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联结的属性 和趋势。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1、矛盾的同一性:3、方法论要求 (1)要充分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 发展; (双赢) (2)要充分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而发展自己; (借鉴、取长补短) (3)要创造和利用条件,通过向自己的 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以劣转优)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排斥、相互对立 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 ,斗争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二)矛盾的斗争性1、含义 矛盾的斗争性:(1)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2)斗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矛盾

3、性质不同,斗争的形式也就不同。矛盾 双方斗争的结果促使双方的地位作用发 生变化,从而使事物变化发展。3、方法论要求:要承认不同和差异,敢于斗争,促进事 物的发展。2、原理内容:(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 律。 (1)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 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 的相反相成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是不可分 割的。 (2)同一以差别和对立对立为前提,没有 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 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3)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 一性所制约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 统一体的存在,事

4、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 展。 (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 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方法论要求(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 看到对立,有要看到统一,在对立中 把握统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防止只看到对立,或只看到统一 的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和做法。(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一切事物中,不包含 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 始终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 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一)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承认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 盾,努力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 坚持两

5、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全 面的观点。2、方法论及其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 法的前提。 (2)要求:(1)意义:(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每一个侧面各有 其特点。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 正确方法。 1、含义(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矛盾特殊性:(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 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特 殊本质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过程和不同 阶段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 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矛盾、同一矛盾 的两个不

6、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原理内容3、方法论及其意义(1)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 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活的 灵魂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 物的基础基础。1)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 就在于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 性。特殊矛盾规定了事物特殊本质。 2)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 性,才能把事物区别开来,正确认识事 物,否则就无法区分事物、认识事物。1)认识矛盾的目的在于解决矛盾。事 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 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 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法,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

7、方式去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 矛盾的关键关键。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 殊性,不同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 不同事物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 决;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矛盾要用不同 的方法去解决;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 两个不同方面也要区别对待。(2)方法论要求(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原理内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 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 的事物是没有的。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联结。由于事物范围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 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

8、东西,在另 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 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转化。2、方法论及其意义 (1)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中国具体实 际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中国 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把普遍性的理论、观点、方法等与具 体的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地对待马克思 主义。 把“一般的号召与个别的指导相结合 ”,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

9、政策。 要掌握认识的一般秩序,正确地认识 事物。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 工作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四、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1、含义(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处于从属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 定作用的矛盾。2、原理内容(1)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复杂事物 中的矛盾,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 发展决定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 展。 (2)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影响 。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依赖、 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转化。3、方法论要求及其意义(1

10、)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 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就 容易解决。 (2)但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的解决 ,也有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3)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既抓住 重点,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4)既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分主 次的均衡论或颠倒主次的做法,又要反对只 抓重点,忽视其他的“单打一”的一点论做 法。五、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1、含义(1)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统一体中,处于支配支配地位, 起着主导主导作用的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的方面。2、原理内容(1)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相互排斥

11、排斥、相互依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次要方 面,地位上支配次要方面,因而他决定事物 的性质。 (3)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 主要方面决定的。 (4)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影响事物的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次要方面也转化矛盾的主要方 面,从而改变事物的性质。3、方法论要求及意义(1)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2)首先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分清主流和支流,认清事物的性质。把握矛 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 能辨方向、识大局;如果不分主次、或者颠倒 主次,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 (3)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对次要方面要一分 为二地看。支流也能促进

12、或阻碍主流的发展, 如果任其自流、不加控制,就可能影响和改变 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含义 (1)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看到主要矛盾, 又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一个矛盾时,既看 到主要方面,又看到次要方面。 (2)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主要 矛盾,在认识一个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 的主要方面。2、原理内容(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2)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 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 (3)复杂事物中的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 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 (4)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联系、

13、不可分割 的: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 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论,而 不是一点论。(1)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 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 方面,要抓住主流。 (4)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3、方法论要求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1)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4、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抓主要方面,不忽视次要方面1、依据: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2、要求八、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 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 地、片面地看问题。1、含义2、原理 (1)世界是普遍联系; (2)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3)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3、方法论意义(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2)坚持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世 界的本来面目,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多作贡献。 (3)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必然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1)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础知 识,把唯物辩证法作为我们正确看问题 、办事情的一个总的指导方法。 (2)在实践中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 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统一),加以灵活 运用,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绝对化。4、方法论要求矛盾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依赖贯通渗透 包含 转化不同事物 不同过程 不同阶段 不同矛盾 不同方面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