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主观题例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84621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8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地理主观题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区域地理主观题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区域地理主观题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区域地理主观题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区域地理主观题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地理主观题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地理主观题例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1】下图为图为 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图,剖面线线跨度为为5个纬纬度。 读图读图 完成第1-2题题。1. 该该地形剖面图图的剖面走向大致是 A东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东南走向 2. 图图中L所在的区域,其农业农业 耕作制度大致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B B【例2】史记记中记载记载 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们所说说的坎儿井。 坎儿井是开发发利用地下水的一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多建于山麓、 冲积积扇地带带。现现存的坎儿井,多为为清代以来陆续陆续 修建,如今仍浇浇灌 着大片良田。读读“坎儿井示意图图”回答12题题。1图图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补给

2、 方式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2图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时 A驯驯鹿南迁至针针叶林带带 B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节 C开普敦附近海域风风大浪高 D地球公转转速度较较快B C【例3】阅读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问题 : 材料一:2009年10月20日,第四届主题为题为 “生态态文明与河流伦伦理”黄河国际论坛际论坛 在河南省郑郑州市举举行。 材料二:2009年11月23日,黄河三角洲迎来千载难载难 逢的发发展机遇:国务务院已 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态经济 区发发展规规划,以此为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 的发发展上升为为国家战战略,成为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协调发 展战战略的重要组

3、组成部分,未来黄三角 地区有望成为为中国新经济经济 增长长极。 材料三:黄河水系图图 材料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态区范围围(1)说明黄河花园口附近的上下河段水系特征的典型差异及成因。 (2)简要分析黄河下游河段凌汛形成的过程。 (3)处在黄河生态高效区内的滨州市将要在图中的甲处海岸建设 辐射整个环渤海地区的滨州大港,请分析该港口布局的有利条件。 (4)推测黄河三角洲今后的变化趋势且分析其原因。 (1)花园口附近以上河段:支流多。原因是此河段两侧地势较高 。花园口附近以下河段:支流少(甚至没有支流)。原因是地形渐 趋平坦,流速变缓,泥沙堆积,人为筑高堤坝,河道抬升形成地上 河,河道地势较高难以有

4、支流汇入。 (2)该河段有结冰期;河流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较高纬度 河道封冻较早,解冻晚,而较低纬度河道封冻较晚,解冻早;冰坝 易在下游河段形成,堵塞河道,水位陡涨,形成凌汛。 (3)水域条件:港阔水深,位于海湾内,风浪小,有利于大型船 舶的停靠。 陆域条件:位于黄河三角洲上,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滨州港的规 划和建设。以地级市滨州为依托,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经济腹地 广阔,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 国家优惠政策扶持。 (4)变化趋势:增长速度在减慢。(1分)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水 土保持工作的展开,使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流域内用水量增多使得 下游河水量减少,携带泥沙的能力降低;小浪底水电站的建设

5、,可 调水调沙。 【例4】阅读阅读 下图图及其相关资资料,回答问题问题 : 材料一 国家拟拟建的第二条进进藏铁铁路川藏铁铁路建设项设项 目2011年才能开工, 从中铁铁二院了解到,川藏铁铁路起于成都,经经薄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贡、 波密、林芝到拉萨萨,全长长1629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市区坐火车车到蒲江只需半个小时时, 全线贯线贯 通后到拉萨萨只需8个多小时时。材料二: 川藏铁铁路示意图图:材料三: 建国以后西藏经济经济 快速发发展,尤其是青藏铁铁路建成以后。 下图图是西藏产业发产业发 展和结结构变变化图图。(1)铁路经过的地区水能极其丰富,但是开发程度却很低, 试分析其原因。为了减少生态

6、破坏,西藏地区可开发那些新能源? (2)试分析川藏铁路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 (3)阅读材料三,说出图中、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 。 (4)川藏铁路修建后,其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试分析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 (5)青藏高原上河谷农业是其特色农业之一,试分析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1)原因:工程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经济投入高 新能源:风、太阳能、地热能 (2)地形崎岖(起伏大);地质条件差,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 害;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寒冷,缺氧;跨越众多大江、大河,峡谷多 ;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3)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4)改变川西,藏东南的无铁路的状况,联系南亚地

7、区的通道,完善路 网。 有利于沿线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第 三产业的发展;利于信息、人才、资金、技术交流,经济交往和合作( 加强和南亚的经济联系);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有利于民族团 结和政治稳定:有利于国防安全【例5】读读“我国某区域简图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 (1)描述图图中1月-20C等温线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图图示地区与其他重要商品粮产产区相比,最具优势优势 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3)分析城市A形成与发发展的区位条件。 (4)分析图图中B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图图示区域所在地区是我国保有荒地最多的省份之一, 但近年我国逐渐渐停

8、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农垦项 目,试试分析该该措施的生态态意义义。(1)图中-20C等温线向南(或向低纬方向)凸出, 说明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低。主要是受 山地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影响。 (2)有广阔的平原、肥沃的黑土,人均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程度高。 (3)城市A(哈尔滨)靠近松花江,内河航运便利, 京哈、滨洲、滨绥等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是重要的铁 路交通枢纽,有通往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空线;是黑龙 江的省会(政治因素)。 (4)B河流(松花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较高,冬 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于积雪融水补给出现的春汛,夏季由于雨 水补给出现的夏汛,故有两个汛期;流经地

9、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沛,汇入的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 较大。 【例6】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力推动涡轮机发电而获得的 能源。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西部主要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海洋渗透能发电厂最佳的区位是A.江河入海口处 B.盐度大的湖海中 C.人口密度大的沿海城市 D.风平浪静的海湾中 3.该区域利用海洋渗透能的天然优势是 A.雄厚的经济基础 B.有稠密的河网 C.有众多的内陆湖 D.有漫长的海岸线 B B D【例7】读下面区域图,回答(1)(2)题。(

10、1)上图四条河流中,河口所处纬度在2030之间的是A. B. C. D.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发源于加拿大境内注入墨西哥湾 B.河流流经广阔的热带雨林地区 C.河流河口附近常受到风暴潮的侵袭 D.、河流中下游地区盛产纺织原料 C A【例8】 读读下面区域图图,回答(1)(2)题题。(1)该该区域的人种和居民信奉的宗教主要是 A.白种人 基督教 B.黄种人 佛教 C.黑种人 基督教D.白种人 伊斯兰兰教 (2)有关该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产国 B.没有中国的邻邻国 C.小麦是主要的农农作物 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为主 B A【例9】图甲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对

11、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 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8个国家访问线路 示意图,图乙是图甲虚线方框区域放大图。完成12题。1.胡主席访问国家中,沙漠面积广布的是 A苏丹 B赞比亚 C纳米比亚 D南非 2乙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分布状况, 虚线Ll、L2、L3、L4等温线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Ll BL2 CL3 DL4AC AD【例10】读“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试分析甲国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区位优势。 (2)通过莱茵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 ,因此 该工业区进行综合整治时,在工业布局的调整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乙国的气候特征分析,该国

12、开发哪一种新能源具有优势? 并分析乙国该新能源丰富的原因。 (4)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5)丁是 海,近年来该海域环境污染严重,其原因是 。 (1)地形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水流平稳;以温带海 洋性气候为主,气候终年温和,河流几乎不结冰,通航时 间长。 (2)铁矿 把钢铁工业集中布局到西部;把炼铁高炉建 在荷兰海边。 (3)风能。西风强盛;地势低平,风从海洋上吹来,摩 擦力小;位于沿海,气压梯度力大。 (4)乳畜业 地处西风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 温和,降水均匀,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5)波罗的 该区域城市和人口密集,生活污水多;工 业发达,工业废水多,

13、污染物排放量大;该海域比较封闭 ,容易造成污染。【例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 气候变化以及未来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全新增长模式的关注与认同与日俱增。材料二:欧洲及丹麦轮廓图(1)依据材料一,简述丹 麦自然地理特征。 (2)材料二中的甲地区 是芬兰的赫尔辛基,这 里有世界著名的手机生 产商诺基亚公司,试简 述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建 立手机生产基地的原因 。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 的主要人为原因。 (4)丹麦是全球将能源 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 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 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 合材

14、料三、材料四说明 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的启示。(1)领土由半岛和岛屿组成(或临近海洋),面积小;气候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短小,独流入海( 或支流少),水量季节变化不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中国手机消费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劳动力价格低;土 地租金低;优惠的政策等。 (3)由于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而过度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由于破坏森林(毁林)而使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4)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或能源安全)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 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减少常规能源 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