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敏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人教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83333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志敏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赵志敏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赵志敏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赵志敏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赵志敏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志敏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志敏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教育书版社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初级中学 姓名:赵志敏 联系方式:15839372031综 合 性 学 习戏 曲 大 舞 台一、看一看活动目标走过来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 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 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 综合语文能力。二、查一查中国戏曲有特点 1、历史悠久 2、种类繁多 3、区别与西方戏剧,有独特的审 美观念 4、有完整的表演体系,人物形象 丰富二、查一查戏曲种类大聚会 1 、京 剧 是由安徽的徽

2、调和湖北的汉调,以 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 2 、豫 剧 流传于我国河南一带。 3 、秦 腔 流传于我国陕西一带。 4、 黄梅戏 发源于我国湖北黄梅县,发展于安 徽安庆一带。 5 、越 剧 流传于我国江苏浙江一带 6、昆 剧 亦称昆曲,产生于明代的江苏昆山 ,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 广东的粤剧,四川的川剧,天津的快板请欣赏下列唱段,并说出属于 哪种戏曲剧种唱段一苏三起解唱段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唱段三花木兰唱段 四夫妻双双把家还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听一听小插“戏”戏曲种类小辨别 1.生:老生、小生、武生 2.旦:正旦、花旦、武旦、老旦、 彩旦 3.净:俗称大花脸 4.丑:又称小花脸,扮演喜剧

3、角色二、查一查戏曲行当我知道二、查一查脸谱含义深幽美红脸黑脸白脸蓝脸含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关 羽曹 操窦 尔 敦包 拯边看边听人物脸谱多丰富关羽张飞典韦窦尔敦曹操孙悟空二郎神 托塔天王牛魔王A、必答题(每题50分)三、比一比戏曲知识大竞赛比一比,看 一看,那组答得最准!1(一组)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 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 什麽?(中国戏剧)2(二组)中国戏曲起源于哪种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3(三组)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 _ ? 4(四组)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 行当?(生、旦、净、

4、丑)(昆剧)A、必 答 题5(一组)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 现人物?(唱、念、做、打 )6(二组)享有“东方歌剧”之称的是 _?(京剧) 7(三组)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 法?(手、眼、身、法、步)8(四组)京剧“四大须生”分别是 _?(马连良、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A、必 答 题9(一组)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_?(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10(二组)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 是_?(黄梅戏) 11(三组)京剧“四大名旦”是 _?12(四组)“旦”可以分为几类? (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A、必 答 题B、抢答题(每题40分)比一比,看 一看

5、,那组反应得最快 !三、比一比戏曲知识竞赛B、抢答题之 连 线 题越剧京剧豫剧黄梅戏川剧严凤英袁雪芬阳有鹤梅兰芳常香玉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 形象,具柔媚娇婉的风格程派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 具刚健婀娜风格荀派善良、温柔、华贵、典雅 而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尚派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 格的中下层妇女B、抢答题之 连 线 题红脸 含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白脸含贬义,代表凶歼B、抢答题之 连 线 题海连池 七品芝麻官牛德草花木兰常香玉卷席筒马金凤穆桂英挂帅B、抢答题之 连 线 题魏云朝阳沟 四、唱一唱戏曲才艺大展示 请各小组选派两名同学表演自己 学到的戏曲唱段,体验中国戏曲的 魅力,并领悟其独特的思想内容。u通过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你有何收获?五、说一说戏曲论坛大家谈六、写一写戏曲我认识七、作文(二选一)1、戏曲大舞台记一次综合性活动2、请以戏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说明 所有戏曲片段均来自互联网 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