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982554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二十一专题二十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7滨江选考测评)(加试题)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我们今天对他予以肯定性的评价,主要立足点是(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C他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贡献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答案 C解析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也就是从对国家、民族的最主要贡献这一高度。2(2017富阳选考测评)(加试题)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 ,唐代的“贞观之治” ,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

2、括(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 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 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A BC D答案 B解析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所有盛世的表现;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是出现盛世的原因之一。因此,是三个盛世的共同特点,而唐太宗时对外来文化是兼容并包的,故不是共同特点。23(2017义乌选考测评)(加试题)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历史“轴心时期”(公元前 800年至公元前 200 年)东西方的两位先哲。他们的共同点包括( )创办私学,教书育人 崇尚道德,提倡中庸 研究科学,著书立说 思想巨人,影响深远A BC D答案 B解析 与孔子的言行不符,排除含的选项。故选 B 项。4(2017温州选考

3、测评)(加试题)亚里士多德被罗素誉为“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 ,孔子被康熙尊为“万世师表” ,他们在教育文化领域作出的共同贡献有( )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不拘一格 创立逻辑学三段论 创办学校,广收学生A B C D答案 D解析 属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特征。故选 D 项。5(2017舟山学考检测)(加试题)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张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体现孔子“仁”的主张。6(2017奉化学考检测)

4、(加试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 “中庸之道” “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答案 D解析 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还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所以 D 项为正确答案。7(2017衢州学考检测)(加试题)1651 年,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克伦威尔颁布了( )A 大宪章 B 航海条例C 权利法案 D 独立宣言答案 B解析 大宪章颁布于 1215 年,故 A 项错误;航海条例是克伦威尔执政时期为争夺3海上霸权而颁布

5、的法案,故 B 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于 1689 年,故 C 项错误;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故 D 项错误。8(2017滨江选考查缺补漏)(加试题)看到“航海条例 ” “资产阶级革命” “军事独裁统治”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人物是( )A拿破仑 B克伦威尔C袁世凯 D蒋介石答案 B解析 克伦威尔是英国革命的领导者,颁布航海条例 ,导致英荷战争爆发,在建立共和国后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故 B 项正确。9(2017乐清选考查缺补漏)(加试题)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使英国人比较充分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以下属于克伦威尔使英国繁荣的具体措施有( )发展工商业 颁布航海条例 与瑞

6、典、丹麦等国签订商约 建立责任内阁制A BC D答案 A解析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是在“光荣革命”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含的 B、C、D 三项。10(2017奉化选考查缺补漏)(加试题)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失败后,甘地在狱中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一书。他所谓的“真理”是指( )A坚持非暴力抵抗以实现印度的独立B放弃非暴力走向革命的道路C放弃对英国殖民者的幻想,加强斗争D鼓励更多的群众超越非暴力答案 A解析 甘地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当群众斗争超出非暴力范围时,他往往会宣布中止运动,而不会像B、C、D 三项所宣称的那样“走向革命、加强斗争和超越非暴力 ” ,故答案为A 项。

7、11(2017慈溪学考检测)(加试题)孙中山和甘地经济思想的相同点是( )A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C鼓励发展传统手工业D制定较系统的发展方案答案 A解析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人,其思想中包含了实现民族独立的因素。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其思想中也包含了民族独立的因素,故 A 项正确。412(2017绍兴命题交流)(加试题)下列属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武装起义 社会主义改造A BC D答案 D解析 武装起义不具有开创性,以前的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等都采用这种斗争方式。13(2017金华学

8、考检测)(加试题)“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里的“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答案 B解析 邓小平的最大功绩就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道路。A、C、D 三项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14(加试题)邓小平说:“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这体现了邓小平( )A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建立社会主

9、义法制答案 A解析 “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是“左”倾错误思想,是个人崇拜的僵化思想,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 A 正确。15(2017普陀选考满分检测)(加试题)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这个言论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 )A反对战争的科学家B极端的民族主义者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D鼓吹战争的社会活动家答案 A5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因斯坦曾致力于防止核战争,成为一个著名的反战运动活动家,故 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

10、信息不符。二、非选择题16(2017宁波学考检测)(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祜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 “于台中置东西二狱” ,委御史台有“鞫(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求谏 (1

1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答案 (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做法: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17(2017镇海查缺补漏)(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 9 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

12、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2)据材料二,指出 19781992 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答案 (1)理解: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趋势:上升。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 第(1)问抓住材料一信息,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曲线图容易判断是上升趋势;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