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82319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走向走向“大一统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秦汉政治(西周)(西周)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春秋)五霸纷争(战国)(战国) 七雄变法争强( (秦朝秦朝) )大一统天子弱诸侯 强,“礼崩 乐坏”商鞅变法 秦国强 一、实现统一一、实现统一 “秦王为人,蜂准蜂准 ,长目,挚鸟膺挚鸟膺, 豺声,少恩而虎狼 心,居约易出人下 ,得志亦轻食人。 ”史记卷六秦 始皇本纪 “残剑告诉我,天下七国连年混战,使 人民受苦,可唯有秦王才能结束战乱。残 剑希望我为了天下放弃!他要我明白,一 个人的痛苦与天下人比便不是痛苦;赵国 与秦国的仇恨放到天下,也不再

2、是仇恨!”(英雄中的“无名”)古风其三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 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 英断,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w秦王(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 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 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 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 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燕赵齐韩魏楚想一想: 面对如此广 阔的疆域, 该如何来巩 固呢?灭六国,灭六国, 北击匈奴北击匈奴, 南南征岭南征岭南, 完成统一完成统一二、巩固统一二、巩固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建立2 2中央:三公九卿制中央:三公九卿制( (中央行政体制中央行政体制) )3 3地方:郡县制地方:郡县制( (地方行政体制地方行政体制) )1 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4 4统一思想:统一思想:“ “焚书令焚书令” ”,“ “挟书律挟书律” ”5 5其它方面:定其它方面:定秦律秦律;统一度量衡,货;统一度量衡,货 币;统一文字;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币;统一文字;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三、秦汉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三、秦汉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w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 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

4、政权、财权都具有 独断性和随意性。 体现君与相的关系w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财政 军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绝对服从中央。 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 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 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 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 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 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

5、春 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 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 ,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 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皇帝制度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权力高度集中: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w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 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 改。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 绶,掌副丞相举劾按章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左丞相右丞相百官之首 全

6、国政务军事副丞相监察百官九 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宗庙礼仪教和教育事务宫中警卫宫门屯卫宫廷车马司法 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皇室宗族国家财政皇家财政地位相当的还有 京城治安宫廷工程建设中尉将作少府皇帝皇帝御史御史 大夫大夫丞丞 相相太太 尉尉诸卿诸卿(牵制)(统率)直接控 制a.分工明确c.家国共治b.君主专制中央官制 的特点:“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 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 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 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 皇权不至旁落。 “九卿” 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 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 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牵制)“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

7、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 。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 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 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 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听说后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 全部杀掉。)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丞相告密?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如此在意?反映了什么问 题?参与议政制度朝议 1、朝议概念: 大臣集体议政的方式2、朝议作用: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郡县作为一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组织,春秋战国时在 有些列国已出现。秦统一后,就如何对广大地区的统治 ,在朝廷内展开了一场争论。假如你是当时秦朝重臣, 你会

8、支持哪个观点,请具体阐述理由。 甲:“周武王,始诛纣,八百 载,最长久。”从中可以看出 乙: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战争频繁,这是因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 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 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 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 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郡县制和 分封制比较

9、分封制郡县制划分标 准与中央政 府的关系影响特点世袭;封地,人民,军 队,贡赋;独立性大皇帝任免;俸禄; 受监督天子权威削弱,地 方容易出现割据中央集权加强,维护 了国家的统一官僚政治贵族政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皇)权的统治与宗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大一统条件下实 行的,按地域划分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郡县制皇 帝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亭长里正郡县乡亭里权力分配上: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中央之间官员地方之间官员秦中央和地方 职官示意图皇帝(皇权至上)三公九卿(互相牵制)郡(守)县(令)(皇帝任命,服 从中央)集权于 中央

10、集权于 皇帝秦官僚机构的特点:皇权至高无上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体系比较完备影响深远注:秦王朝建立的这 套官僚机构以后为历 代王朝所仿效,比如 西汉基本照搬秦之制 ,元代的行省制就是 对秦郡县制的发展权力的分工、配合与牵制三、秦汉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的 影响(对当朝;对后世)w1、积极影响: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 发展;对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 重要的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 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所沿用。w2、 消极作用:秦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 强了统治力量,但人民的处境日趋恶劣,秦的暴 政导致了秦的灭亡。有人说秦 始皇是千 古一帝, 有人说秦 始皇是暴

11、君。你是 如何认识 的?千秋功过,你我评说:千秋功过,你我评说:明朝思想家李贽:明朝思想家李贽:“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 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 功绩:功绩: 结束长期的战乱纷争统结束长期的战乱纷争统 一中国一中国建立一套完备的建立一套完备的 中央集权制影响中国中央集权制影响中国20002000 多年多年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形成 过错:过错: 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民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民 力力焚书坑儒钳制文化焚书坑儒钳制文化 法律严苛导致农民起义法律严苛导致农民起义x(t)Y(程度)0图1:中国古代专 制主义发展的趋势0图2:中国古代社 会发展的趋势Y(程度)秦明清秦明清x(t)问题2:比较分析,当图2递减的 时候,图1的增减性如何?为什么 会有这种现象?问题1:图2中,x取何值时(以朝 代作答),y有最大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