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的常见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81262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赏析的常见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诗歌赏析的常见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诗歌赏析的常见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诗歌赏析的常见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诗歌赏析的常见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赏析的常见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赏析的常见题(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赏析的常见题型 1、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 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 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 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 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 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形象或 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 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 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 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 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 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 例1: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2、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 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 ”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 析。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 什么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1)暗含了山花的颜 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 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 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 春天的勃勃生机。 (2)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例2: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这

3、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营造了将士们 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 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 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的悲愤。 2、 “诗眼”类设题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 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 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 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用法哪个 更好?为什么?4某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 用是什么? 要点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 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的妙处。回答 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 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

4、题指南: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并 说出自己的观点。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 和在句中的意思。展开想象和联想,把 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 绘的情景。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 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 题春晚 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 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 一路归。阅读题春晚这首诗,然后 回答问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 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 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 参考答案: (l)吟余小立阑干外。(2)因 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 ,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 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 只”更形象。 *

5、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按 要求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 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 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 飞”好不好? 参考答案: (1)满压(2)不好,“翻飞”只写 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 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 ,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 做到情景交融。 3名句赏析类设题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 句的含义。2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 。它们往往在景、情、理方面有被人们称 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 ,也可侧重一

6、个方面说。答题指南: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概括景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望 岳 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 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 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 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 神奇秀丽的景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望 高大雄伟 (2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 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 心壮志。(意思对即可。)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回答问题。 巴山蜀水凄凉

7、地,二十三年弃置 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 神。 问: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沉舟”、“病树”是诗 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 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 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 ,“病树前头”,必然有“万木”争春 ,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4、表达技巧鉴赏类设题形式: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要点提示: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 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 。常见的表达技巧有:抒情。直抒胸臆和间 接

8、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运用 表现手法。如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 ,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 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运用修辞手法 。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答题指南: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 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要结合诗 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这种表 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 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 道理。 题型示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问:“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 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作者 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以

9、乐景写哀情,通过 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 乡亲人的思念。 例4: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 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 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 现手法上作分析。 参考答案: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 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例4: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 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 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

10、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 现手法上作分析。 5、语言特色品析类设题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 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要点提示:这类题目要考查的不在于 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 风格的品味。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 恬淡等多种风格。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 价诗歌的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 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 近情遥”等等。 答题指南: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 句话,概括语言特色。结合诗中 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诗中 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题型示例: 江南春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 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1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 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 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 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 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 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 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 慨。”) 6、想象描述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 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 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 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 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 和诗人的情感。 主要提问方式:这首

12、诗展现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 画面描绘出来。 例5: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 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问: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 ,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 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 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 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 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例6:(2006年资阳中考题)阅读 山居秋暝(王维),完成下面 题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 孙自可留。 问: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

13、 来。 参考答案: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 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 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边摆动 ,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 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解答诗歌赏析题的一般步骤 1、精读诗作(这是基础)。 诵读全诗,要抓住所描写的意象, 整体上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感悟 作者蕴含的情感,以获得整体感知 。 2、知人论世(这是关键)。 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 、性格、气质,结合作者所处的人 生阶段、时代特点、文艺思潮等因 素,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旨趣。 3、审题寻点(这是核心)。分析 题目要求,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审 清题意要做到对命题者的指向了然 于心,明白该题是要鉴赏修辞手法 还是抒情

14、方式;是鉴赏表现手法还 是诗人的感情,从而确定解题的范 围,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4、组织答案(这是重点)。用简洁明 了的语言回答问题,答题要点要到位 ,语言力求诗化。答题规范要注意以 下三点:一是要根据题意问号数,弄 清有几个问题,从而确定答题的层次 。最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要根 据分值确定是简答还是分析,最忌讳 繁简失调;三是分析题要有观点、有 分析,最忌讳不切实际的架空分析或 者观点不明。要在句中尽量输入关键 词,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7形象类 例5: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 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问: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 ,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 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例5: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 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问: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 ,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 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