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徐秀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81125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徐秀春)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徐秀春)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徐秀春)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徐秀春)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徐秀春)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徐秀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徐秀春)(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温岭教研室 徐秀春 2015年8月引子:不得不重视的话题温岭市学科教学质量监测统计数据监测次别基础得分率阅读得分率习作得分率2012上六年级79.4669.5476.252012下五年级78.2862.9666.912013上六年级8567.6874.822014上六年级77.4661.5269.012015上六年级75.1855.3877.88引子:不得不重视的话题阅读虽然离散程度少,但成绩是往下走。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虽然目前没有显现,但随着年级升高就会显现。 北京教科院 王云峰 2014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引子:不得不重视的话题“狼来了

2、”!省、地监测命题动向2013下省三年级监测:谁可以做朋友、海马爸爸2014上台州四年级阅读监测:鲨鱼、梅雨(文学类)两栖动物、会变魔术的文字(讯息类)“狼来了”!国际阅读评价项目的借鉴PISA :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RLS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引子:不得不重视的话题“狼来了”?学什么,考什么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总体目标”的规定一、

3、哪些不考?哪些少考?基础知识案例: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完成习题。1.我会给下列加粗的词语注音酣( )睡 蓦( )然 嘈( )杂2.我会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3.我会解释词语惊恐万状: 4.我会按要求写句子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改为陈述句)一、哪些不考?哪些少考?基础知识以阅读材料为依托的基础知识考题的常见题型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2.联系上下文,填上(选择)正确的词语3.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5.按要求改写句子6.画出文中比喻句、拟人句一、哪些不考?哪些少考?表达素养案例:2014温岭卷一棵大树14童话总是发人深省,文中的大树和男孩让我们想到

4、很多,请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读后的体会,至少结合用上一句诗、一句歌词或格言等。一、哪些不考?哪些少考?表达素养以阅读材料为依托的表达素养考题的常见题型1.谈对阅读材料中某一关键句或主人翁等的理解、评价2.针对阅读材料全文或某个片段谈感想3.联系上下文,对阅读材料进行扩写、补写、改写或续写4.仿照阅读材料中某一句(段)的表达形式写话 对四个地区12份试卷作具体的分析和统计,阅读板块试题平均占分23分,其中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占7.9分,写话题目占2.9分,真正考查阅读理解的题目仅12.2分。吴忠豪“阅读题”没有考“阅读”1.从阅读题板块看,阅读能力考查题被基础知识题、表达素养题挤占,降低了阅读能力考

5、查的份额。2.从全卷看,容易导致基础知识题、表达素养题重复和过多。为什么在阅读题板块中不考或少考基础知识、表达素养?思考: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阅读过程与阅读能力的对应关系 阅读过程阅读能力解码认读文意理解获取信息,形成解释推论理解概括信息,引申含义评鉴反思评鉴文章内容与语言形式反思自我阅读过程思考: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语文阅读能力的要素与结构认读:通过阅读获取文本中的定义、事实、支持性细节等明显的信息。 解释:从明显的信息中推出隐含信息,获取作者没有直接表达的重要信息。 概括:理清内容关系、把握主要内容与主旨 评鉴:评价、鉴赏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思考: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研究者关于“阅读能力”的

6、观点莫 雷语言解码能力 组织连贯能力 模式辨析能力 筛选贮存能力 阅读迁移能力 语感能力王松泉认读能力 理解能力 评赏能力 借鉴能力戴宝云认读能力 理解能力 感受能力 记诵能力章 熊认知能力 筛选能力 阐释能力 组合和调整能力 扩展能力夏正江本体性阅读能力 相关性阅读能力祝新华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思考: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评价项目阅读能力的分解与分级PISA整体感知、获取信息、形成解释、评价文本 内容和表达形式PIRLS获取信息、直接推论、综合并解释篇章、评 价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 教育部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鉴赏与评价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15岁) P

7、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 9岁)省两次监测阅读题框架一览思考: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能力维 度2013(三年级) 试题数2014(四年级) 试题数 提取信 息A3 B3 A3 B1整体感 知A3 B0 A2 B2形成解 释A4 B7 A4 B5作出评 价A0 B0 A1 B1解决问 题A0 B1 A1 B0思考:还阅读命题以本来面目二、主要考什么?重点考什么?获取信息能力u在日常生活中,读者经常需要某些具体的信息, 比如某个电话号码或者是汽车、火车的离站时间 ,这就需要这种获取信息的能力。u获取信息要求读者能够关注并聚焦文本的细节, 把所提问题与文本中的具体信息建立联系。获取明确陈述的信息

8、单一信息案例:2013年浙江卷(三年级)谁可以做朋友18.从文中看,能消灭蚊子的动物是()A小燕子 B蜻蜓 C蜜蜂 D螳螂 小燕子说:“我发现大青虫对农民的蔬菜危害最 大,所以我对他们毫不留情!”蜻蜓说:“蚊子净做坏 事,我见一个灭一个!”蜜蜂说:“我发现花蜜对人类有 很大的好处,所以我要酿更多的蜜!”获取明确陈述的信息单一信息案例:2015温岭卷神奇的蚂蚁23.下面关于文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要比象大得多。 B昆虫学家认为,肌肉的长度越长,力气越大。C第三自然段说明蚂蚁是个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D有一种红蚁能“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使人的舌头麻木二三小时

9、。 获取明确的信息多个信息案例:2014年浙江卷(四年级) 23.章鱼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的方法是() 得分率75 %A能够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 3分 30.9% B喷出乌黑的墨汁保护自己逃跑。 0分 4.5 %C采用伪装术和舍“腕”保身法。 4分 51.8 %D变成一只非常灵活的变色龙。 0分 9.9 %遇到危险时,章鱼能像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 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从而 避开“猎食者”的捕杀。除了运用伪装术,章鱼在关键时 刻还会断掉触手,舍“腕”保身。推论并获取隐含的信息案例:南极洲:冰雪之地23.为什么文章里说”把一杯煮沸的水,泼向空中,在它落到冰地之前,就已

10、经结冰了“?()A告诉你南极洲的水有多热 B说明他们在南极洲喝什么C说明科学家在南极洲的工作D说明南极洲有多冷二、主要考什么?重点考什么?整体把握能力u对文章形成广义的、总体上的理解。u就是要求读者必须以一种较为广阔的视角将文 章看成一个整体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课标“学段目标及内容”整体把握概括部分内容案例:2015温岭卷神奇的蚂蚁 25.有人喜欢蚂蚁,有人不喜欢蚂蚁。结合文章内容,请分别写出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 案例:2015温岭卷把耳朵叫醒 29.“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 相依

11、为命。”他们怎么相依为命?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们分别为对方做了什么。 整体把握概括全文内容案例:2013浙江卷(三年级)谁可以做朋友20下面是几位同学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一只小螳螂离开妈妈第一次出门,出发前妈妈告诉他一定要和好人 交朋友。他虽然嘴上答应,心里却一点儿也不在意。(第1节)B出门时,妈妈让小螳螂跟好人做朋友。他先后来到“损人利已俱乐 部”和“爱心慈善联合会”,最终选择了充满爱心的朋友。(全文)C一只小螳螂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和好人交朋友,可是历尽了千 辛万苦,遇到了很多动物,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朋友。(错误)D小螳螂要交朋友,他忘了妈妈的话,什么都没想就来到“损人

12、利已 俱乐部”,听到动物们的发言十分吃惊,赶紧逃出来。(17节) 整体把握梳理顺序脉络案例:2014台州卷(四年级)会变魔术的文字1按顺序标出实验的步骤,在括号里填写序号。( 3 )取一根棉签,蘸上几滴碘溶液,在写字部位擦拭。( 1 )向盘子里倒入面粉,加水搅拌均匀。( 2 )取一根小棉签,蘸上面粉和水的拌合物写字。( 4 )在碘溶液擦拭部位滴几滴柠檬汁。 整体把握梳理顺序脉络案例:2014台州卷(四年级)梅雨5.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补写完整。屋子里 (院子里) 村中 (邻家果园)二、主要考什么?重点考什么?形成解释能力u “二八”定律:研究表明,一篇文章有80%的内容是学生 多读几遍很快就

13、能读懂的,仅有20 %的内容理解是需 要深入思考和引导点拨的。u 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和 推论。u 要求阅读者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 握语言的深层含义,善于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的“言 外之意”。二、主要考什么?重点考什么?形成解释能力课标“关于阅读的评价”(摘录)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

14、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形成解释对具体词语的解释案例:2014台州卷(四年级)两栖动物1.“很多两栖动物濒临灭绝。”句子中“濒临”是什么意思?( )A.已经 B.接近 C.来到 D.临时 形成解释对具体词语的解释不同学段解释词语的能力要求不同 学段理解词语要求一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二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 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意 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理解、体会、推想、辨别”等行为动词具 有鲜明的学段特征,表明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程度。 形成解释对相关问题的解释指向语言内容案例:2013浙江卷(三年级)谁可以做朋友19小螳螂走进“爱心慈善联合会”的时候小心翼翼,是因为:A他不知道里面的动物都有谁,他们会不会欺负自己。B他接受了上次的教训,想看看里面的动物是好是坏。C他担心里面的小动物们可能会不欢迎他、不喜欢他。D他想悄悄进去,不让里面的动物注意到自己的到来。形成解释对相关问题的解释指向语言形式案例:2015温岭卷神奇的蚂蚁26.划波浪线的句子中的“有一种”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生物学家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