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Chap22总需求与总供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80255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1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Chap22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Chap22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Chap22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Chap22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Chap22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Chap22总需求与总供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Chap22总需求与总供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第二十二章总需求与总供给1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扩 张和顶峰四个阶段,在衰退和繁荣的交替中运 行。在衰退期内,产出、收入、就业和贸易等 宏观经济的实际变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 在繁荣期内,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又会出现显著 上升。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 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n衰退:实际收入下降和失业率增加的时期。n萧条:严重的衰退。n分析方法: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2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3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短期经济波动:中国4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蒋建军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n一、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5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二、大多数宏观经济数量同时波动6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三、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7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解释短期波动 n短期与长期有什么不同古典宏观理论:根据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但不影响 实际变量,从而产出和就业量会稳定在自然 率的水平上。因此,如果名义变量的变动引 起整个宏现经济的失调,灵活的价格机制会 很快地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在长 期,这些理论是可以解释经济现象。8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然而,古典模型只是在长

3、期下的一种理想的状 态。在现实世界中,在短期内价格、工资在很 大程度上缺乏灵活性。一项调查表明,美国39 的企业只在一年中平均变动一次价格,而10 的企业甚至在一年中变动价格的平均次数小 于1。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不适应短期中的经济。 在短期,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是高度相关的。9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中两个变量:1、物品与劳务产 量2、用CPI或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总水平。总供给总需求物价 水平均衡物 价水平均衡产量产量0总需求与总供给10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 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

4、短期波动模型。n总需求曲线:一条表示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 、企业和政府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的曲线 。n总供给曲线:一条表示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 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的曲线。n对于微观经济,一种物品价格上升,人们可以 自由寻找其价格相对低的替代品。n对于整个经济,从一个市场向另一个市场的微 观经济替代是不可能的。11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在宏观经济领域,这种个别产品间的替代效应已经失 去意义。因为,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产品间的替 代效应意味着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增加势必带来另一种 物品需求量的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仍然没有发生变化 ,而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宏观经

5、 济学考察的是商品总需求量的变化,并不是单个商品 需求量的变化。 GDP组成 :Y=C+I+G+NXn假设政府支出不变,而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取 决于物价水平,而且,货币供给是固定的。 12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总需求曲线。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总需求物价 水平P12、物品与劳务需求量增加产量0总需求曲线P2Y1Y21、物价 水平下降13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总需求曲线n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将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 增加意味者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n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更多地支出投资物品从

6、而增加了物品与 劳务的需求量。 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家庭购买其物品与劳务所需要的货币量 减少,家庭将会提供更多的货币供给 ,如果利率不变,就会 出现货币市场上对实际货币的过度供给,利率水平必然下降 。利率下降意味投资成本下降,将会刺激投资。14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实际汇率贬值,而这 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 与劳务的需求量。物价水平下降,导致利率下降,这样美国部分投资 者将在国外进行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结果外 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造成美元贬值。这样,国 外物品进口变得昂贵,而美国物品变得相对便宜,

7、导致净出口增加。15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消费引起移动。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使消费者 支出更多的事件(减税、股市高涨),使总需求向 右移动。 投资引起移动。在任何一种物价水平时,使企业投 资更多的事件(对未来的乐观,货币供给引起的利 率下降)都使总需求向右移动。 政府购买引起移动。政府对物品与劳务购买的增加 (对国防或公共设施增加)使总需求向右移动。 净出口引起移动。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增加净 出口支出的事件(国外经济高涨、汇率贬值)都使 总需求向右移动。16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总供给曲线n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而在短期中,总 供给曲

8、线向右上方倾斜。n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 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它的资 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 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 在长期中,物价水平对实际GDP没有影响。所以供 给是不变的。 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是由于这 种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相对价格。17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长期总供给曲线0自然产量产量长期总供给物价 水平P1P21、物价水 平变动2、并不影响长期中物 品与劳务的供给量18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自然产量率:长期中经济趋向的生产水平。 劳动引起的移动 资本引起的移动

9、 自然资源引起的移动 技术知识引起的移动n任何一种增加实际GDP的政策或事件都可以增 加物品与劳务供给量,并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动。19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新方法。 长期中许多因素决定经济,造成总需求和总 供给曲线移动,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技术和 货币政策。 长期趋势提供了短期波动的背景。应该把短 期产量与物价水平波动作为与持续趋势的背 离。20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中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P2000P1990P1980AD1980AD1990总需求AD2000LRAS2000LRAS1990LRAS1980长期总供给1、在长期

10、中 ,技术进步使 长期总供给移 动Y1980Y1990Y20002、以及货币供 给增长使总需求移动3、引起产量增长4、 及持续 的通货 膨胀21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短期总供给曲线P1P2Y1Y2短期总供给物价水平2、减少了短期中 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1、物价水 平下降产量22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三种理论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1、错觉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派):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他们出售其产品的市场发 生的变动的看法。 低物价水平引起相对价格的错觉,而且这些错觉 引起供给者对较低物价的反应是减少物品与劳务 的供给量,

11、反之亦然。 如果很多厂商对一般物价变动产生不同程度的误 读,就是以在短期使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发生正向 关系。23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2、黏性工资理论(凯恩斯经济学派):名义工资 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黏性的”,导致短期 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假设物价水平P下降,而名 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W/P上升,企业成本增加 ,企业减少雇佣量,最终是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减少 。 由于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较低的物 价就使就业与生产不利,这就引起企业减少物品 与劳务的产量。 如果工资粘性具有某种普遍性,很多厂商在价格 下降时需要削减真实产出,这会使物价水平与真 实产出具有正向关系。24北

12、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3、黏性价格理论: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 状况的调整也是缓慢的,价格具有粘性。由于并不 是所有价格都根据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期 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 ,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的价格压低了销售,并引起 企业减少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n产量的供给量 自然产量+a(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的物价水平)na是决定产量对物价水平未预期到的变动作出多大反应 的数字。n在长期中,预期与实际的物价水平是相等的,总供给 曲线是垂直的,而不是向右上倾斜的。25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使长期总供给 曲线移动的变量同样会

13、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1、劳动引起的移动:可得到的劳动量增加使总供 给曲线向右移动。 2、资本引起的移动:物质或人力资本增加使总供 给曲线向右移动。 3、自然资源引起的移动: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增 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4、技术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步使总供给曲线 向右移动。 5、预期物价水平引起的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 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26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长期均衡 均衡价格自然产量率短期总供给物价水平总需求0 产量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长期总供给A经济的长期均衡 是在总需求与长 期供给曲线相交 的地方(A点)。 当经济达到这种 长期均衡时,感 觉、工资和价格 将调整到短

14、期总 供给曲线也相交 于这一点。27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原因一、总需求移动的影响ABCAS1AS2短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总需求,AD1 AD2Y1Y2P1P2P301、总需求减少2、引起短期中 产量减少3、但随着时间 推移,短期总 供给曲线移动物价 水平4、产量恢复到其自然水平产量28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在短期中,总需求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 产量的波动。n在长期中,总需求移动影响物价总水平,但不 影响产量。n案例:总需求两次重大移动:大萧条与二战n30年代的经济灾难称为大萧条:19291933 , 实际GDP减少27,失业从3%增加到25, 物价下降22。n二战

15、时期的繁荣。19391944,政府采购增加 5倍,GDP增加翻一番,物价上涨20,失业 从17减少到1。29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原因二、总供给移动的影响n滞胀:产量减少而物价上升的状态。n面对滞胀的措施: 1、什么也不做。 2、通过控制货币与财政政策来移动总需求曲线来 抵消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某些影响。n总供给移动会引起滞胀衰退(产量减少) 与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的结合。n那些能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不能同时抵消这两 种不利影响。30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B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求Y1Y2P1P20物价 水平2、引起产量减少产量1、短期总供给

16、曲线 的不利移动3、以及物价 水平上升31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抵消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C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求,AD1AD2P1P2P302、决策者可以通过 扩大总需求来抵消 这种移动物价 水平自然产量率产量1、当总供给减少时3、这引起 物价水平进 一步上升32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n案例研究石油经济 19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欧佩克减产,结果石油价 格从19731975翻了一番,世界石油进口国都同时 出现通货膨胀和衰退。美国CPI衡量的通货膨胀超 过10,失业率从4.9上升到8.5。1986年,石 油价格下降,美国经济全面好转,经济进入繁荣期 。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干预中东事务的根本原因。n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理论标志 凯恩斯经济学的形成。其观点是:衰退和萧条 的原因在于对物品与劳务的有效需求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