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变异和生态学问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7139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变异和生态学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分子变异和生态学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分子变异和生态学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分子变异和生态学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分子变异和生态学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变异和生态学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变异和生态学问题(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变异与生态学问题1、分子变异分子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DNA序列在染色体复制过程中 ,正常情况下被精确地拷贝。然而也会因种种原因偶然出现错误 ,从而产生新的序列,这些错误称为突变(mutations)。基因突变 既可以发生在体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内。体细胞内的 突变一般不影响后代性状;而生殖细胞内的突变可影响后代性状 。进化中所谈的基因突变均是指生殖细胞的突变,或是种系细胞 的突变。基因突变的结果导致基因的一种等位形式变成另一种等 位形式。遗传学研究中,将自然界中普遍出现的性状,称为野生 型。决定这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等位基因。野生型等位 基因发生突变即成为突变型等位基因。从野

2、生型变为突变型,称 为正向突变;反之,从突变型也可以变回野生型,称为回复突变 或逆向突变。1.1 基因突变种类基因突变根据受突变事件影响的DNA序列的长度分为 点突变(point mutation)和序列片段突变(fragment mutation)。点突变影响一个核苷酸;序列片段突变影响两 个以上相邻核苷酸。根据突变事件造成的变化类型分为:替换(substitutions),即一个核苷酸被另一个所取代;缺失(deletion),即从DNA中移去一个或多个核苷酸;插入(insertions),向序列中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倒位(inversion),即含有2个或多个碱基对的双链DNA 片段断裂

3、后,转动180再重连接在一起。图中(a)表示基因原序列;(b)表示基因序列中从C到T的转换;(c)表 示基因序列中从G到C的颠换;(d)表示缺失序列ACCTA;(e)表示插 入序列AAAGC;(f)表示DNA双链中GCAAC互补碱基对发生倒位。1.1.1 核苷酸替换核苷酸单碱基对替换(single base-pair substitution)又称替代或置换,也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核苷酸替换分为转换(transition)和颠换 (transversions)两类。转换是A和G(嘌呤)之间或T和C(嘧啶)之间的替换。颠换是一个嘌呤和一个嘧啶之间的替换。转换比颠换更常见。

4、图6-2 核苷酸点突变类型 表示转换; 表示颠换转换和颠换如发生在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内,根据点突变对基因转 录和蛋白质翻译产生的影响定性,可以把点突变分为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和非同义突变 (non-synonymous mutation)二种。同义突变,碱基替换不引起氨基酸改变,则称为又称为中性突变 (neutral mutation)或沉默突变(silent mutation)。同义突变的原因是点突 变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个核苷酸,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这个突变后 的密码子恰恰同突变前的密码子编码同一氨基酸,这样,突变不会改变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引起编码氨基酸

5、改变的碱基替换又称为非同义 替换。非同义突变,又进一步分为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和无义突 变(nonsense mutation。错义突变是指受到影响的密码子变成另一种新 密码子,编码一个新的氨基酸,使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错义突变大多 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一位或第二位核苷酸。无义突变是指一个编码氨基酸 的密码子,在点突变后变成了一个终止密码子,使多肽合成提前中止, 产生了缺失原有羧基端片段的缩短的肽链。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截短尾 巴的蛋白质片段是没有活性的。图6-3 发生在编码区的基因突变(a)同义突变;(b)错义突变;(c)无义突变1.1.2 插入和缺失插入(insert

6、ions)和缺失(deletions),总称为indels变化,是指在 原核苷酸序列中插入或丢失1个或多个相邻核苷酸。插入和缺失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复制滑脱(replication slippage)或复制链误配 (slipped-strand mispairing)。这类事件发生在含有邻接短重复序 列的DNA区域中。DNA复制期间,滑脱可因邻接重复间的误配而 引起,而滑脱又可造成某一DNA片段缺失或重复的后果,至于是 缺失还是重复,则要看滑脱发生在5-3方向或是相反的方向。第二种机制是不等价交换(ubequal crossing over)。两条染色 体不等价交换,结果是在一条染色

7、体上某一DNA片段缺失,而在 另一条染色体上则出现同一序列的重复。第三种机制是DNA转座。图6-4 滑脱误配所产生的重复和缺失 DNA复制期间TA重复中发生的两碱基滑脱。3-5方向的滑脱造成一个TA重 复单位插入(左半图);5-3方向的滑脱造成一个未配对TA重复单位缺失(右半 图),该TA重复单位的缺失可能是由于DNA聚合酶3-5外切酶的活性所致。 图6-5 基因中的不等价交换 图中矩形表示某一特定长度的DNA。不等价交换,导 致其中一个子链中某一DNA序列缺失,而另一子链中 则出现同一序列的重复。 缺失和插入统称为裂缝(gaps),因为当一个带有 缺失或插入的序列与原序列比较时,两序列中就会

8、出现 一个裂缝。裂缝事件中所涉及的核苷酸数目,范围从一 个,几个或数千个核苷酸连续片段。裂缝的长度基本上展示出双峰型频率分布,短裂 缝(130个核苷酸)常常是由于复制过程中的错误造成的 ,如上面所讲的滑脱链误配;而长片段的插入和缺失主 要是由于不等价交换和基因转座造成的。1.1.3 移码突变在编码区,如果插入或缺失事件所涉及的核苷酸数目不 是3的倍数,则会使处在突变发生位置下游的密码子阅读框架 发生移动,这种突变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结果 是裂缝下游的编码序列将会按错误的相位阅读,它不仅可导致 许多氨基酸的改变,而且还可能使终止密码子被抹掉或引入新 的终止密码

9、子,后果是产生长度异常的蛋白质(图6-6)。核苷酸 插入引起的移码突变,可能通过缺失回复到野生型的DNA序列 ;但如果是由于缺失而引起的移码突变,则一般是不可能出现 回复突变的。当插入或缺失连续排列的核苷酸是3的整倍数时,其结 果是密码子的插入或缺失突变,而不引起移码突变。这种密码 子整数倍的插入或缺失称为整码突变(inframe mutation)。移码 突变同置换突变一样,都有突变热点(hotspot),即容易发生这些 突变的位点。一些研究结果指出,重复的核苷酸序列易发生序 列的插入或缺失,是移码突变的热点区。图6-6 移码突变 (a)缺失一个G,造成翻译提前终止;(b)插入一个G,结果去

10、 掉一个终止密码子,造成翻译长度增加。终止密码子下划有 横线。1.2 突变的空间分布突变不是在整个基因组中随机出现的,有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 更容易突变它们被称为突变的热点(hotspots) 。有一个突变热点是二 核苷酸5 CG- 3, 其中胞嘧啶常常被甲基化并被错误地复制,最后 它就变成为5 -TG-3。 二核苷酸5 -TT-3 在原核生物中是一个突变热 点,但在真核生物中却通常不是。在细菌中含有短回文( palindromes)(即两条互补链读起来相同的序列如5 - GCCGGC- 3,, 5 - GGCGCC- 3 和5 -GGGCCC-3) 的DNA内的区域,被发现比其他区 域更易于突

11、变。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串接重复常常是缺失和插 入的热点,或许这是滑脱链误配所造成的结果。1.3 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和诱 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自发突变指在自然界的各种辐射、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生物体 内的DNA复制错误、DNA自发损伤和修复能力的缺陷、转座因子等 多种因素作用下引发的突变。诱发突发指用人工的方法诱发基因产生突变。所有能诱发基因 突变的因子,称为诱变剂(mutagen)。由于癌的发生也同基因突变 密切相关,因此,许多诱变剂往往具有致癌作用,也是一种致癌 物(carcinogen)。 突变的频

12、率以突变率(mutation rate)表示。突变率是指在一 个世代中或其它规定的单位时间内,一个细胞发生某一突变事件的 概率。 有性生殖生物中,突变率通常用一定数目配子中突变型配子数来 表示; 无性生殖生物,如细菌,则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一次分裂过程中 发生突变的次数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生物的自发突变率是很低的。比如,高等生物的自 发突变率为110-10110-5,即在10万到100亿个配子中可能有一 个突变发生;细菌的自发突变率则在110-10410-4。不同的生物 有不同的突变率;同一生物的不同基因也有不同的突变率。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的;也就是说,突变的效应并不对 应于诱变因子的性

13、质。比如,低温并不引起抗寒的突变,使用青霉素并 不引起抗青霉素的突变。可是,在低温条件下,的确可以找到抗寒的作 物;用青霉素后,有些细菌确是出现了抗药性。其原因是低温和青霉素 在这里充当一个选择因子。在自然界的生物群体中,每一个个体对温度 或青霉素的耐受个体本来就是不同的。正常温度或不接触药物的环境中 ,耐低温或耐药物的性状没有表现,因为没有表现的环境。可是,当温 度降低或使用药物时,不耐低温或药物或耐受程度较差的个体无法生存 而被淘汰,只有耐低温或耐药的个体能够生存而被选择,并逐渐成为群 体中的主体,于是出现了耐低温或耐药的生物群体。如果温度再降低, 青霉素的剂量再增加,则只有耐受性更高的个

14、体被选择保留下来,并形 成一个群体,于是出现了温度不断降低,青霉素剂量不断增加,生物体 更能耐低温和耐药物。因此,突变是不定向的,只有选择是定向的。群 体基因型的定向变异,是由选择作用造成的,而不是个体的定向变异造 成的。这样说来,抗DDT的昆虫难道在人类发明DDT以前就有抗 DDT的能力?或者人类每发明一种新的杀虫剂,昆虫就会有对付 这种新药剂的抗性基因?其实,这是一个生物化学问题。任何一 种化学药物都作用于一定的靶分子,以期打乱和阻断生物体内物 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正常路线,导致生物体的死亡。所以生物体 内的基因产物如能与药物分子相拮抗,保护靶分子不受药物的作 用,或者从其它代谢途径来补偿药

15、物分子所起的破坏作用,就会 表现出抗药性。例如,抗DDT的果蝇体内的脱氯化氢酶 (dehydrochlorinating enzyme)基因的活性很高,可把DDT转变成 无毒的乙稀化合物DDE。只有抗药性的昆虫才能存活下来,通过 繁殖形成耐药性的群体。基因突变是生物群体中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也 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主要原因。基因突变不仅 发生在DNA编码区,而且也会发生在启动子区、剪接部 位、内含子和多腺苷酸化位置。只要是影响基因表达和 蛋白质活性的核苷酸突变,都属于基因突变的范围。发 生的大多数突变对生物体而言都是有害的,因为基因突 变破坏了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之间的一种适应性平衡,不 利

16、于生物体的生存。1.4 动态突变在研究与人类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时,在患者基因的 编码序列中,或是编码序列两侧的序列中发现某个密码子的拷贝数目远 远多于正常个体的拷贝数。换句话说,患者基因中某种三核苷酸的重复 拷贝数急剧增加,这种突变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这种三核苷酸重复拷贝 数增加,不仅可发生在上代生殖细胞中而遗传给下一代,而且在当代的 体细胞中也可发生,并同样具有表型效应。除此之外,一个个体的不同 类型细胞或同一类型细胞中,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也可以是不同的。这 不同于以往发现的基因突变。过去观察到的基因突变体仍然有着与上代 相同的突变率,突变率是很低的,而且变动是很小的。比如,编码血纤 维原肽(400个氨基酸组成)的基因的突变率,估计是每20万年改变一个氨 基酸,这些突变可以说是近于“静止”的。由于三核苷酸突变不同于此,所 以称之为动态突变(dynamic mutation)。动态突变也可称为基因组不稳定 性(genomic instability)。动态突变最初是在与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基因中发 现的。在动态突变和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