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小时2013-06-25武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7076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小时2013-06-25武汉)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小时2013-06-25武汉)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小时2013-06-25武汉)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小时2013-06-25武汉)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小时2013-06-25武汉)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小时2013-06-25武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小时2013-06-25武汉)(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研修与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叶 平湖北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基础教 育)首席专家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一、校本研修与 教师专业发展新趋势2018/7/72(五十一)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五十一)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高素质专业 化教师队伍化教师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正式提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1 1、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与校本研修的背景、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与校本研修的背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

2、的教师队伍,第一次把“教师专业化”正式写进了国家纲领性文献,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它表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已从民间和学者的呼声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取向。我们要率先高扬起“教师专业化”的旗帜,围绕专业化来开展教师教育活动。(五十三)提高(五十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研修培训、 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双师型 ”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 人才。人才。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研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 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 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 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n学校应成为教学研究的基地;n每一位教师都是教学研究者;n教研主题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n学校有责任为教师教研寻求专业支撑;n学校应建设教研文化,形成学习型组织。校本研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伟大创举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深化

4、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和教师发展理念 课程 标准 教材学校 教育 教学 学生教师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 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 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的。 华东师大 钟启泉 教授2018/7/772、关于“教师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教师发展”主要指的就是“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 “准”专业 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 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 的建议:“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 求教师具备经

5、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 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得到教师证照只是拿到了一把教师专业成长机会的钥匙而 已。(Burke,1987)2018/7/78(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 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明确教 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定期登记 制度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教育部启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6、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 2011年,教育部选择6个省份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证书 定期登记需要有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的评价考核内容,每5年进行一次注册考核,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2012年,教育部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 。三大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1、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认同、专业态度关爱学生、个人修养2、专业知识: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学科教学知识3、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反思发展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观点观点1: 1: 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是专业知识的核心

7、成分是“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认证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认证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 最新实践发现,最新实践发现,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PCK)最能区分学科专家最能区分学科专家 与教学专家、名师与低水平教师之间的不同。与教学专家、名师与低水平教师之间的不同。Cochran, King, and Cochran, King, and DeRuiterDeRuiter(19911991)提出:)提出:教师不同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者或教育研究者,不单是在学教师不同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者或教育研究者,不单是在学 科内容知识的数量与

8、质量,同时他们的知识组织应用也不同。例如,一科内容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他们的知识组织应用也不同。例如,一 个有经验的科学课老师,他的知识组织是基于教学个有经验的科学课老师,他的知识组织是基于教学用来帮助学生了用来帮助学生了 解科学概念的观点;而科学家则不同,知识的组织是用来架构这个领域解科学概念的观点;而科学家则不同,知识的组织是用来架构这个领域 的新知识。的新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 Pedagogical edagogical C Content ontent K Knowledgenowledge) 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本学科性质的知识,本学科 中哪些是最有学习价值的

9、知识。 学生对哪些学习内容容易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与整体联系的知识。 如何将特定学习内容呈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格罗斯曼(P.L .Grossman, 1994)学科教学知识(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 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 了解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 掌握针对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 。 掌握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观点观点2: 2: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主要于提高专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主要于提高专 业能力,业能力,以及以及PCKPCK(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专业知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 效果已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专业能力(实践性知

10、识) 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知变量(如教师对教材的准备程度或智力水平)同学 生的学习成绩只有很小的相关,这类变量充其量只是影响 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大的变量。这就是说,超出了某种最低 的或临界的水平,这些因素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没有什么 影响。美奥苏贝尔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 迈克尔波兰尼 (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 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述的,这只是知识 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 ,例如我们有关自己的行为的某种知识。波兰 尼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显性知识),而 将后者称为 “缄默知识”(隐性知识)。观点观点3: 3: 把握好

11、两类知识把握好两类知识 “ “学学”与与“习习”关系,关系,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明确知识明确知识”和和“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构成了知识构成了知识“冰冰 山山”的上下层,分别由的上下层,分别由“学学”与与“习习”获取。获取。 示例:德国机电专家斯坦因门茨与电机修理示例:德国机电专家斯坦因门茨与电机修理 实践性知识不能实践性知识不能“ “学学” ”,只能,只能“ “习习” ” 。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举的例子:中国古代甲骨文顾泠沅教授举的例子:中国古代甲骨文“ “学学” ”与与“ “习习” ”: 教师的专业能力(及教师的专业能力(及PCKPCK)属于缄默知识,也称为属于缄默知识,也称为

12、教师的教师的 “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即,即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 中实际使用和中实际使用和( (或或) )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指出:学术理论不一定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教师 的专业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不适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知识可分 成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观点观点4: 4: 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实践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实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美国教

13、育研究学会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美国教育研究学会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1)每位教师对教学都有一种基本认识;(2)对教学的认 识是在学校(职场)中形成的,而过去流行的观点认为教师的 知识大多是在大学获得的;(3)教学和学习不可避免地联系在 一起,教学就是学习;(4)教师的学习必须以问题为基础,为 实践提供更多的知识。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教授提出:教师是以经验的反思 为基础,面向儿童创造有价值的某种经验的“反思性实践家” ,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 的“实践性学识”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

14、,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 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 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反思实践”的要求专业能力标准:(十四)反思与发展59. 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3、以反思行动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以“ “反思实践反思实践” ”和和“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 ”的方式,探讨和解决教学实践的方式,探讨和解决教学实践 中发生的问题,中发生的问题,动员全国所有中小学开展动员全国所有中小学开展“ “

15、校本研修校本研修” ”(以(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这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这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途径。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途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靠“研修”还是“培训”?2018/7/718 关于研修与培训 “起点”的思考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改进研究学生学习结果的变化教师知识、能力、态度的变化教师课堂教学的变化培训研修2018/7/719传统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式(教师是被培训对象)从教育理论和知识切入,告诉教师应该如何做,然后提 供示范和练习。往往由一些不了解教师日常教学的专家“开处 方”,把“最佳方案”包装后交给教师,期望他们能够运用。讲授先行的学习:理论实践实践先行的学习:实践理论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知行统一; 学思结合; 因材施教。改进的教师研训模式(教师自主研修,研训结合)从教师和学生的实践问题切入,自主研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理论对话,提高专业能力。教师有效的学习方式:知行统一,研修学习听(看)中学 (读书、听讲座) 学做中学(实践学习,课例/案例学习) 习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行为跟进) 行动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隐性知识显性化) 反思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