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解题思路研究探讨

上传人:高远 文档编号:47974905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4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解题思路研究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解题思路研究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解题思路研究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解题思路研究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解题思路研究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解题思路研究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解题思路研究探讨(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2 页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省威海市 20172017 年中考物理年中考物理试题试题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研究探讨(附原版卷)研究探讨(附原版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1-10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11-12 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共 26 分)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考察的知识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

2、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试题详解:“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第 2 页 共 52 页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考查的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4、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

3、程是液化。5、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6、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试题详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3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远处前闻到花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C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第 3 页 共 52 页D使用高压锅更容易

4、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考查的知识点:1、扩散现象。 2、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4、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即物体的内能取决于做功和热传递两个方面;3、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越低;4、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试题详解:A、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酒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 A 正确;B、搓水时,我们通过做功改变了内能,故 B 正确;C、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吸引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 C 正确;D、使用

5、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增大的原理,故 D 错误4关于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第 4 页 共 52 页B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C光纤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 “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考查的知识点:1、核能。 2、电磁波的传播。3、光纤通信。 4、能源的分类。*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 、核电站的原理是通过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1、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3、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4、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传递信息,传输过程遵循光的反射定

6、律。5、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试题详解:“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故 A 错误;B、化石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利用之后无法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B 错误;C、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光就是一种电磁波,故 C 正确;D、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 D 错误第 5 页 共 52 页5如图是教材中的情景再现,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力推墙后人向后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口吹硬币跳栏

7、杆,说明流速越大压强越大C用力搬石头没搬动,说明力没有对石头做功D松手后橡皮来回摆动,说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考查的知识点: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力作用的相互性。3、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4、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第 6 页 共 52 页*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对于流体来说,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3、做功的条件是:作用在物体上有力,且沿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4、动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和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试题详解:A、用力推墙后人向后运动,即手对墙有个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墙对手有一个反作用力,故 A 正确;B

8、、口吹硬币跳栏杆,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硬币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硬币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跳起,故 B 错误;C、用力搬石头没搬动,虽然有力,但是沿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力没有对石头做功,故 C 正确;D、松手后橡皮来回摆动,当从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时,速度变大,高度减小,即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橡皮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故说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故 D 正确;6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

9、力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第 7 页 共 52 页*考查的知识点:1、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2、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3、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4、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而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 是由重力引起的,F=G2、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3、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可做出判断。4、液体的压

10、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判断。*试题详解:A、根据 p=可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是有条件的,重力大,压力不一定大,同时不知道受力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比较压强的大小,故 A 错误;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B 错误;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 C 错误;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故 D 正确7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第 8 页 共 52 页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1、A当物体距透镜 8cm 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 16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 20cm 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 20cm 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考查的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3、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4、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5、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试题详解:第 9 页 共

12、52 页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40cm30cm=10cm,当物体距透镜 8cm 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 正确;B、当物体距透镜 16cm 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B 正确;C、当物体从距透镜 20cm 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 C 正确;D、当物体从距透镜 20cm 处靠近透镜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故 D 错误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情况可能是( )A灯 L 断路 B灯

13、L 短路 C电阻 R 断路D电阻 R 短路*考查的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电路图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 L 与电阻 R 串联,电压表测灯泡 L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逐个分析每个选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试题详解:A若灯 L 断路,电路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则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 A 不符合题意;B若灯 L 短路,灯泡不亮,此时电压表被短路无示数,电路为 R 的简单电路,第 10 页 共 52 页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有示数,故 B 符合题意;C若电阻 R 断路,电路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灯泡不亮,故 C 不符合题意;D若电阻

14、R 短路,电路为灯泡 L 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两电表都有示数,故 D 不符合题意9装着开水的暖水瓶塞有时会弹起来同时看到一股“白气”冒出来,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木塞弹起来,是因为暖水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对木塞做功B在木塞弹起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木塞的机械能增加C看到的“白气”是从瓶子里出来的水蒸气D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冰晶*考察到的知识点: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2、液化及液化现象。3、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

15、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2、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球第 11 页 共 52 页*试题详解:A、木塞弹起来,是因为保温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对木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 正确;B、木塞蹦出的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木塞的机械能增大,故 B 错误;CD、看到的“白气”是从瓶子里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而不是从瓶子里出来的水蒸气,故 CD 错误10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 是转动式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 P 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 R 和 R0是并联的B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C油位越高,流过 R

16、 的电流越大D油位越低,R 两端的电压越小*考查的的知识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题思路:1、根据定值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 R 的连接形式判断连接方式;第 12 页 共 52 页2、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判断油量表的类型;3、根据油量的变化可知浮标的变化,进一步可知滑片移动的方向和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 R0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 R 两端的电压变化*试题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R0与 R 依次连接即为串联,故 A 错误;B、由电路图可知,油量表与变阻器 R 并联,所以油量表应为电压表改装而成的,故 B 错误;CD、油位越低时,浮标下移,滑片上移,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 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 U=IR 可知,R0两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