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4880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273 大小:5.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73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73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73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73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2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安徽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培训 小学作文教学的示范与研讨 v武 宏 钧v安徽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 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语 文教学专家,全国百佳语文教 师,纪念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 育影响人物,纪念建国60周年 首届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 师,人民教育网小学作文空中 课堂主讲教师。武宏钧:小学写作课本主编v小学写作课本教材主编,智 乐优小学创新作文实验教材主编 。 已在中国教育报等各级报刊 发表教育教学文章500多篇,编写出 版武宏钧小学小学作文法丛书 等著作150多本。v2010年第四期,语文教学通讯 以专访的形式,介绍了他的语文 教学“三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小学作文教学法简介

2、v1:作文教学新变化新困惑(上午)v2:正确认识和理解习作与作文v3:作文教学的新视点和新模式v4:作文教学的新理念v5:作文基本要素:情趣窍(下午)v6:作文教学的技巧与评价v7:小学写作课本教材简介一、课程新改革,作文教学新变化 新困惑v课程改革实施以后,作文教学由传统的封闭 状态进入“开放”状态,使学生跳出课本,走 出教室,迈出校园,融入社会,实现学校的 “小课堂”同当地社会“大课堂”的链接,这不 只是形式的转变,更是观念的转变。我们小 学作文教学的变化是全方位的。vv当作文教学有六大新变化。当作文教学有六大新变化。课程新改革,作文教学新变化新 困惑v1、名称变了:“小学作文”在语文课程

3、标 准中称为“习作”,这是强调了小学作文练 习的性质,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的写作,更 不同于文学家的创作。v小学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 目的,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 能力的学习活动。能力的学习活动。课程新改革,作文教学新变化新 困惑v2、观念变了:新课程称小学作文为“习作” ,从语义层面看,是“练习写作”或“学习作文 ”;从教师的角度看,“习作”只是在教学情境 下进行的写的训练,是一种教学行为。v“习作”揭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作文作文 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 的的活动。的的活动。v作文是一

4、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一定 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 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 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 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v作文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持之以恒的 历练。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 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v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v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v想清楚再写的习惯,v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v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v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课程新改革,作文教学新变化新 困惑v3、角色变了:作文教学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 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教 师

5、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衡量教师主 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能否最大 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 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能否针对学生积 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 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能否 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 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新改革,作文教学新变化新 困惑v4、教材变了:原来的语文教材,作文的内 容只是出现一个题目,限定了习作的范围。 现行的教材是以单元主题形式出现的。在一 个主题的框架下,可以有一个系列的习作练 习点。习作练习的范围是开放式的,话题式 的,实践式的。课程新改革,作文教学

6、新变化新 困惑v5、学习方式变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 师“教”的动态过程,总是伴随着学生“学 ”的动态过程而发生、展开,并为学生“学 ”的动态过程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贯穿 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在组织启动阶段,表 现为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出明确的习作 目标,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组织起来。v在具体的分类分层指导阶段,表现为及时了 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捕捉前馈信息, 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在习作中遇 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调控“教”的程序 ,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指导和点拨。v在总结评价阶段,表现为对学生的习作是否 达到习作目标作出总结和评价。通过总结和 评价,一是对没有达标或达标率较低的,

7、采 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组织补偿教学; 二是尽 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 ,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动机。课程新改革,作文教学新变化新 困惑v6、评价方式变了: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模 式是由“学生习作,老师批改”构成。显然, 这种教师讲评的单方面注入式教学,违背了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新课程的评价 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不是 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 展的泵。v习作的发展性评价,学生习作的成绩不再是 一个登记或分数,而是全面地刻画一个学生 学习习作的过程状况,包括知识背景、经验 、认识特点、思维水平、习作才能的发展过 程和习作能力倾向等。使评价成为教学的一

8、 种参照,成为学生习作历程的一种记载。v教师慎重的认真对待学生平时的每一次、每 一学期的自评、互评的结果,引导学生去分 析、去总结,有针对性的知道学生进行习作 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分析和反思自 己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激发学生的习作的积 极性、调动学生学习习作的积极性,一方面 极大地释放学生创新习作的潜能。课程新改革,作文教学新变化新 困惑v新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是一次重大变革。对教师的作文 教学行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面对新课程,就小学作文而 言,一线教师的新困惑也不少,主要反映是:v:作文教学强调人文性,是否还要重视思想性。v:作文教学中关注个性发展,如何着力培养基础能力。v:尊重学生的主

9、题地位,让学生自由习作,是否还要进 行具体指导。作文教学是否需要有模式的指导练习。v:在作文课中,如何实施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v:如果不进行技法训练,学生的作文指导从何处下手。v:习作评价注重激励、表扬,教师不敢再批评。v:作文考试照常进行,评价作文是否还需要定分数。v:开放式评价习作,“评价多了几把尺子”,说则容易 做到难。v:作文教学新理念令人眼花缭乱,到底哪一种最合适。v:作文教学到底从几年级开始。v:作文过分强调创新,但大部分学生在最基础的写作知 识和技能都不过关。v从理念上讲,作文评价的标准要降低,但在实际教学中, 标准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老师无所适从。v: : : 课程新改

10、革,作文教学新变化新 困惑v如此之多的困惑和问题,许多老师感叹,作 文难教,学生感叹作文难学。有的教育专家 把作文教学的新理念说的头头是道、玄而又 玄,一线教师如坠云里雾里;有的专家提出 简简单单教作文,追求实效,作文教学要务 实、扎实。v那么,我们的小学作文究竟应该走向何方? 首先应该从从“ “作文作文” ”、“ “习作习作” ”的概念谈起的概念谈起。二、正确认识习作与作二、正确认识习作与作 文文v新课程为什么称习作,当大家在就事论事地讨论 新课标关于习作与作文划分的意义的同时,如果 我们换一种思路,将习作、作文、写作三个词放 到一起,来一番比较分析,从文字学、训诂学, 甚至词源学的角度,来

11、认识这几个概念,或许会 给我们廓清一些认识。v首先我们必须要分析四个字: 习、作、文、写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v习 習v辞源说文:“习,数飞也。”另有的义项是:复习,练习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 出,习的本义,应该是鸟数飞,鸟练飞。v现代解释有六项:v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v 学:文。武。v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v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 。陈规陋。 v 相因:世代相。相因。v 姓。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v作v作,兴起。易乾经:“圣人作而万物睹 。”释文:“马融作起。”另有义项是:创作,撰

12、 述。论语学而:“述而不作。”v现代解释有:v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v 创造:创。写。曲。者。v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v 从事,做工:工。息。业。v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 告。v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弊。 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 歹,触犯法令)。v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 (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v 同“做”。v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v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v文v文,彩色交错。易经系词 下:“物相杂,故曰文。”礼 记乐记:“五色成文而

13、不乱。 ”引申为文雅。另 有文字、文 辞等义项。再有礼乐制度、 法 律条文等义项。v现代解释有15种义项:v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v 刺画花纹:身。v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v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 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 价值的图书资料)。采(文辞、文艺方面 的才华;错杂艳丽的色彩)。文v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v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v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v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v 温和:火。静。雅。v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v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

14、语:言。白间杂。v 专指社会科学:科。v 掩饰:过饰非。v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v 姓。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v写v有两个读音,一个是x,另一个是xi。在xi这个项下,第 一个义项是移置。以此注彼。礼记曲礼上:“器之溉 者不写,其余皆写。”注:“写者,传己器中乃食之也。”第 二个义项是:宣泄,排除。诗邶(bi )风泉水:“驾 言出游,以写我忧。”笺:“我心写者,舒其情意,无留恨 也。”另有义项是:解,脱。在xi这个项下,有三个义项 ,分别是用笔作字、描摹抄录,熔铸。v“写”:说文解字说,本意是“置物也,谓去此注彼也”。 小雅曰,写,俗作泻者,写之俗字。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正

15、确认识习作与作文v现代解释:v用笔作字:字。作。编。v 描摹,叙述:生。实。 照(a.画人物的形象;b.描写刻 画)。轻描淡。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v明白了习作、作文、写作三个词的四个词素的含义之后,我们就可以 将这些词素的意义进行组合、融会,从而从整体上解读其意义。v先说习作,习的本义是“鸟练飞”、“数飞也”,即其基本意义是练习,是 反复练习。作是兴起之义,习作即为 兴起练习(创作作品)。v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习作,这样解释似乎显得深了些。小学生的习作应 该是练习作文的意思。看来要讲明习作的真正含义,还是要从作文的 含义解读开始。 v其实,习作一词真正正式进入写作教学的视野,是从新的语文课程 标准颁布开始的。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小学、初中、高中是统称 为作文的。新的课程标准为了将小学与中学的作文难度及要求分开, 就将小学三个学段的写作称为习作,而把初中段的写作称为作文。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正确认识习作与作文v作文是作与文的组合,作是兴起,文是彩色交错 。文衍化出文雅、文辞之义。文的这个原初意义 ,从源头上、本质上就决定了所以成为文的文字 、文章,交错相杂、变化、和谐为其本质的基本 的特征。v由此不难延伸想象到,文章必须有诸多要素,单 一要素根本谈不到交错、相杂。这些要素包括形 而上的内容与形式,包括形而下的语言形式,字 、词、句、段,包括主旨与材料,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