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973168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2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新中国的科技 成就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三一、说教材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学法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反思五、说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主 要成就,主要涉及国防、农业、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几 个领域。 国防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原子能和人造卫星等领域的 重大突破; 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在杂交水稻技术上取得 的伟大成就,对中国和世界解决粮食问题都具有重要意 义; 在信息化时代,中国在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 成就,中国政府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航天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也迅速发展,跨入了

2、世界先进 行列。1、了解新中国在科技发展史中的主要成就 和作用。 2、分析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背景。 3、理解新中国能够取得这些科技成果的原 因。 1、通过史料分析,提升学生从史料中提 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合作探 究能力。 3、通过情景创设,激发与提升学生的发 散性思维能力。 1、通过认识体会科技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引 发学生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2、通过对科学家的了解,感悟科学家无私奉献、艰苦 创业、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宝贵精神。 3、通过对科技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认

3、识新中国 科技的发展 与国内国际 形势的关系 。 教学重点 :归纳新中 国成立以来 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 步在现代化 建设中的重 大作用。 资料、图片补充史料探究情境教学激发兴趣理论升华启发教学依据:抛锚式教学理论史料分析情境创设讨论、辩论依据:适合教材内容适合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境创设我谈爱国我谈爱国 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 颁奖典礼颁奖典礼论从史出史料分析家史料分析家 史料分析家史料分析家 第二辑第二辑讨论辩论辩论赛我我谈爱国谈爱国谈爱国谈爱国由央视话题:什么是爱国?引发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 观点。再由教师谈爱国在于贡献。由此引出本课内容 :科学家的对祖国科技贡献及新中国科技成就。

4、调动课堂气氛。引出本课主题。 设计设计设计设计 意意图图图图方法: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方法: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 自由选择一个部分作为本组的自由选择一个部分作为本组的 探究内容。然后教师要求每组探究内容。然后教师要求每组 派一个代表作为新闻派一个代表作为新闻 (3)(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2)(2)航天技术航天技术 (1)(1)军事科技军事科技第一环节 (4)(4)杂交水稻杂交水稻 设计意图:由设计意图:由学生自由讨论 。讨论结果由每组派代表发 言。以此达到了解新中国科 技成就的目的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4、10、16)我国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1967、6、17 )196

5、6、10、27 装载着核弹头的 导弹成功发射1970、4、24 东方红一号卫 星 图片中说的是新中国的哪 些科技成就?第二环节 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 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 志。 邓小平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 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 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 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为什么中国 要集中力量首先在一些国防尖端领域 取得突破?设计意图

6、: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史料,提取关键信 息得出结论。以此达到新中国科技成就的作用这 一知识能力目标和提升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 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 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 志。 邓小平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 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 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7、,都不 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辩论主题:中国该不该要耗费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研究科技? 第三环节 教师抛出问题:有人说60、70年代的中国处于相当 贫困的时期。大部分中国农民还未解决温饱问题。 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 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 贫困。同样,我们现在大搞航天事业也是没有实际 意义的。设计意图:通过辩论达到理解新中国科技 成就取得的意义这一知识目标。第四环节 材料一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即近代科学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1618世纪却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这些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现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 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在亚洲

8、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邓 小平材料二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 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 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 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 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 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 1949 年 11 月,成 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 、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

9、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 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 技放在突出位置。1978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 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 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取得 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史料,提取关键信 息得出结论: 国家独立;科学家努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党和政府的重视等内容 第五环节 方法:教师借用CCTV感

10、动中国模式。要求学生根 据本节课内容对科学家们进行评价。从中挑选 一个自认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为他写一份颁 奖词。你心目中的科技英雄是谁?你会给予他怎么样 的荣誉?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向科 学家学习的积极性。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 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子关于原子弹的 知识献给祖国。邓稼先“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 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 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 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 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 介农夫,播撒智慧

11、,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 是风流袁隆平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袁隆平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 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 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 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 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 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 范。 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钱学森课 堂 小 结新中国科技成就两弹一星 “东方魔稻” “银河”系列计算机 “神舟”号飞船取得成就的原因国家的独立(保障)党和政府的重视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家的努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影响增强了综合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1.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

12、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 是 A.核武器研制成功 B.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C.“银河-1”型机问世 D.“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2.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世界性的植树造林运动 B.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 C.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共识 D.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练一练3.标志着我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领域跨入 世界先进行列的是:A.1978年巨型计算机研制工作开始起步B.1983年“银河-1”巨型计算机诞生C.1993年“银河-11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D. 1997年“银河-111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4.2008年9月27日,宇航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行走, 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13、阶段。 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欧洲和日本前 面的标志性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神舟5号”发射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9.建国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 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 正确的发展科技的规划 一些海外的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A B C D10.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 (邓小平 、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本节课内容知识专业性强,跨学科多。涉及军事、生物、航天及信息技术等内容。学生如果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过于缺乏可能会导致他们理解困难。本教学设计设计了多个环节,运用情境创设,结合实际生活,讲法深入浅出。比较合适学生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