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1777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0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时事, 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总的来说,中美之间就是既合作又冲突的 关系,一方面,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分不开,这些 问题包括保护国际环境,管理全球经济,防止大规 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等等 ;另一方面中美又在人权 、贸易不平衡、台湾等问题 上又出现冲突(比如 纺织品贸易摩擦。 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矛盾(1)什么是矛盾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镇守祖国南疆的战士写过一幅对联:兴中华,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

2、人辛苦 万人甜;保南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 万家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剪之 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统一 两者的命运统一于一条绳不剪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对立 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 立又统一的关系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如: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环境,教育与经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等。如:教育:教和学, 经济:生产和消费, 国家制度:民主和专政,等等。注意: A、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 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

3、矛盾指客观事物本 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1、下列包含矛盾的观点有(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刻舟求剑 (3)失败是成功之母 (4)塞翁失马,安 知非福 (5)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6 )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1)(3)(5)(6) B(1)(3)(4)(6) C(1)(2)(5)(6) D(3)(4)(5)(6)B练习题2、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A、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B、言语和行动的自相抵触 C、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对 立的关系 D、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

4、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 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 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 方 面 含 义()矛盾的同一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道德经“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 正义的名字”。赫拉克利特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居安思危、乐极生悲、过犹不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相互

5、贯通,即相互渗透,相 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 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 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 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 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

6、 ?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议一议议一议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 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爱迪生汗水指的是什么?汗水指的是什么? 凡人和天才之间的转化条件又是什么?凡人和天才之间的转化条件又是什么?4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A.则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闭之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哲学所讲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 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凡是矛盾,必

7、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思考: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讲的斗争及政治 斗争是一回事吗?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 对立(共性)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 种具体形式(个性)请根据矛盾的“对立性”含义填空:喜攻强深吸引遗传民主战争悲排斥变异法制和平浅弱守议一议: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斗 争着的矛盾双方?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 恶、福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 律、先进与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暴力与和平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

8、、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比较: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 籍“一鸟不鸣山更幽” 王安石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王安石“点金成铁” 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人若邪溪的五言 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 动诗坛,传为绝唱。 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 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 了下句,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改完以后, 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 点金成铁”了。 王籍的诗句,好就好在,他深刻的揭示了山中 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惟其夏日蝉噪,方知 风声松涛具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 ,方知

9、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以“蝉噪”衬 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 ,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安石的改动,所以弄巧成拙,点金成 铁,就在于他只看到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而不 懂的二者的统一。假若山中人欢马叫,鼓炮齐鸣, 就不会有蝉噪和鸟鸣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区别: 、联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马克思:“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美吗?假如 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作会这样精美吗?”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如;正由于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所以才有师 生之间的矛盾斗争、家长和子女间的矛

10、盾斗争C、总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 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小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定义对立、统一的含义斗争性的含义同一性的含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还必须注意对“关系”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近年来,中美关系“一波三折”,时而出现发 展的良好势头,时而又麻烦不断。从哲学的角 度看,正确处理中美关系应做到 ( )A始终在对立中着重把握统一B始终在统一中着重把握斗争C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斗争D把矛盾放在一边,只寻求双方合作的共同点C唯物辨证法的核心矛盾联系运动变化发展构成引起推动内部 之间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能构成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