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1695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1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征精神永放光芒(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 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之一 。她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更 以革命理想、英雄气概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历史可以远去,但精神光照千秋。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一、于都河畔十送红军 1934年10月10日起从江西瑞金、兴国等地出发的中央红军,在 10月16日晚会聚到了于都河畔东门渡口。当年只有7岁的丁张发紧盯着眼前快步走过队伍,希望能从中 找到父亲的身影他听说,父

2、亲前些日子在反“围剿”中负伤了。很多人都与丁张发一样,希望再看一眼自己的亲人在丁张 发的家乡于都,先后有68万人参加红军,几乎每个家庭都与红军 有着直接的关系。“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就像这首闻名遐迩的十送红军所唱的,这个雁阵惊寒时节 的血色黄昏,从此成了多少人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再次回到家乡都是15年后的事了。”老红军钟明到现在还后悔 当初没有回到离渡口不远的家中看看。”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他回忆,虽然没有人告诉他这一次要走到哪里去,但自己却 敏感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军空了许久的子弹 袋都装满了,每人都背了大量粮食,身上挂着好几双当地群众送 的新草

3、鞋。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中央红军在赣南这块曾经养育 过他们的红土地上失去了立足之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10月16日到19日,中共中央率86万人的红色大军踏上了 远征之路。一年之后,当钟明跟随毛泽东到达陕北时,他们的队 伍仅剩7000人。如今已80多岁的丁张发老人一次次拒绝了随子女到城里居住 的建议,执意住在渡口边的老屋里,守望着“中央红军长征第一 渡纪念碑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二、遵义会议历史转折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从此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命运。在黔北小城遵义秘密 举行的这次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在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下,此时,中央红军 已由出发时的

4、86万人锐减到3万人。中央红军面临着 第五次反“围剿”后最艰难的危局。毛泽东在会上进行了长篇发言。他用中国革命正反 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给革命事 业带来的危害,用粉碎敌人前四次“围剿”的事实,说明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党在制定战 略战术上犯错误的结果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3天的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 决定,取消了博古、李德最高指挥权,会后成立了“三 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 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用兵如神的 毛泽东以一系列军事史上罕见的大手笔指挥红军时西时 东、影南实北,牵着蒋介石及

5、其国民党军的鼻子在黔滇 之间来回调动,最终跳出了40万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在 千山万水间从容飞渡,中央红军最终实现了遵义会议确 定的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以遵义会议为起点,全党全军开始了以毛泽东军事 战略战术思想为指导的新的历史时期。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三、 三大主力会师会宁1936年9月初的一天拂晓,我们红一方面军73师9团从甘肃北 部的黑城出发,沿着通向海原的公路,向会宁挺进,迎接北上的 二、四方面军。通过海原,部队驻在打拉池一带,一边等待二、四方面军, 一边做群众工作。一天,忽然传来消息:敌人要阻止我们会师, 派一个团向我们所在的红堡子袭来。听说敌人送上门来,大家都说:要坚决消灭他们,作为欢

6、迎 二、四方面军的礼物!李政委急忙命令部队全部撤出围子,开始 与敌人交火。10月6日晚,我们的大部队来了,两面夹击,把这 股敌人歼灭了。有天晚上,大家睡得正酣时,响起了紧急集合号。我们提着 枪,顺着去会宁的大道跑步前进。站在路旁的宣传员拉长了嗓门 喊着:“同志们,7团已经把会宁攻克啦!现在敌人又纠集了两个 旅的兵力,企图把会宁夺回去。同志们,冲上去消灭他们!”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他的声音在我们背后渐渐消失,前面又传来另一个宣传员的 声音:“同志们,响枪的方向就是会宁!我们用战斗的胜利来庆 祝三个方面军的大会师!同志们”跑着跑着,前面又传来命令:“背包靠右放下!”放下背包, 大家跑得更快了。东方

7、发白时,我们登上了和会宁只隔一条河的 北山坡,会宁城的全貌尽收眼底。而这时进犯会宁的敌人,已经 被我们大部队击溃了。我们还没来得及下山,站在高处的同志们忽然喊起了口号: “红军大会师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我们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都涌到山顶。只见二、四方面军 的先遣部队,浩浩荡荡地从东南方向的大道上走来。招展着的红 旗,像一个引路的向导,慢慢地把这股铁流引向会宁城。顿时, 会宁城的门口插满了红旗,走在最前面的是我们红一方面军七团 的红旗。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四、中国革命胜利前奏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时间 的推移,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首先,它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红军的

8、破产,宣传了 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并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鼓舞了广大的革命人民。其次,红军长征的胜利,保留了红军的骨干,锻炼和 造就了大批的人才,集中了各路红军的经验和特长,使红 军成为一支更加坚强的部队。再次,红军长征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陕甘革命根据 地,使全国革命的重心移到了靠近抗日前线的西北,为革 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发展和全国革命的胜 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第二次由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 折,是此后中国革命胜利进军的前奏曲,在新中国成立以 后,它仍然在鼓舞着亿万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建设中奋勇前进。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不仅传

9、遍了全中国,而且很快传 到世界许多国家。外国的记者、作家、史学家等一直在不 断地报道、研究、记述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可以毫不夸 张地说,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 之一,也是使世界感到震惊和赞叹不已的世界奇迹之一。 红军长征中的几个“问号” 一、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 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 情况下发生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国民党蒋介石仍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 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在“左

10、”倾 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 从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 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从瑞金出发,率领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两个 军委纵队,开始战略转移。之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 、红六军团,也相继撤出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苏区,踏上了长 征之路。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二、长征目的地是如何确定的?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三军(即红一、三军团 )和中央纵队历经11个月、行程两万多里,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 达铺时,毛泽东从当地找到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 息后,作出将长征目的地放在

11、陕北的重大决策。长征开始时,称为战略转移,中央最初的计划是到湘西与红二 、六军团会合,建立新的根据地。但惨烈的湘江之战后,因敌强我 弱,在湖南通道,中央决定转移到敌人防守薄弱的贵州。1935年1 月中旬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央决定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或 川西北建立根据地。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 功(今小金县)会师。中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在川、陕、甘建立 根据地。在9月12日召开的俄界会议上,党中央认为当前的基本方 针是“首先在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造一个根据地,将来向东发展”。 直到此时,红军长征究竟在哪落脚还未确定下来。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三、有哪几路红军参加长征?除了中

12、央红军,参加长征的红军部队还有红二方面军、红 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其中,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长 征历时1年,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是1936 年7月5日由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而成。其长征是 从红二、红六军团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湘中开始,至1936年10 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止,历时11个月,行程2万余 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 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 行程1万余里;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省罗山县出发 ,开始长征,至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平

13、镇结束,历 时10个月,行程近万里。 红军长征简要历程 四、“二万五千里”是怎么算出来的?红军共有4支部队进行了长征,他们所走的路程各不相同。“二万 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中走得最远的部队的长征路程。即,除中央 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外,红二十五军行程万余里;红二、六军 团(后成立红二方面军)行程二万余里;红四方面军行程万余里。即使是中央红军,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走了二万五千里。因为1936 年的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其中记载了红 一军团机关和直属队长征371天每天经过的重要地点及里程,经统计总 行程为18095里。而那些一直担负作战、侦察、迂回、穿插任务的基层 部队行军里程

14、最多,达到了“二万五千里”。实际上,长征路上迂回曲 折、进进退退,很多红军战士所走的路程可能更长。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进行的战略转移,被称为长途行军。直到 1935年5月,向彝族聚居区的群众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提到“ 红军万里长征”,才第一次出现“长征”这个词。此后,“长征二万五千 里”多次出现在中央文件、领导人讲话中,逐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提 法。 长征概况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 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革军委从瑞金出发,率领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和军委 第一、第二纵队共86万

15、余人,开始进行战略转移。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 陕甘苏区的吴起镇,历时一年,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 、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宁夏11个省区,渡过22条大江大河、翻越22座 大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380多次,突破了上百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克服 了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完成了举世闻名的 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1月19日,红军第二、第六军团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县刘家 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奉中革军委电令,红二、红六军团与红32军 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行程1万多公 里,转战湘、川、黔、滇、青、

16、甘、宁、陕等省区,进行战役战斗110多次, 胜利完成长征。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结束了历时18个月,长驱1 万余里,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进行大小战斗80余次艰难曲折的 远征。1936年10月10日,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重要会议 1934年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县城召开通道会议。1934年12月18日,在贵州黎平召开黎平会议。1935年1月1日,在贵州瓮安县召开猴场会议。1935年1月15日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5月12日,在四川会理召开会理会议。1935年6月26日,在四川懋功以北召开两河口会议。1935年7月21日22日,在四川黑水县泽盖乡芦花村召开芦 花 会议。1935年8月4日6日,在四川松潘县毛儿盖的沙窝寨(今血 洛)召开沙窝会议。1935年8月20日,在四川松潘县毛儿盖召开毛儿盖会议。1935年9月2日,在四川若尔盖县巴西乡召开巴西会议。1935年9月27日,在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