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69771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体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一团体游戏的目标辅导 教育 训练 交往沟通,竞赛娱乐玩耍心理辅导游戏是一种能达到不同功能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根据 青少年不同的需要带领出高低不同的效果和目标,如上图所示 由低到高的一系列目标二游戏心理辅导活动的功能 愉悦身心,锻炼身体的功能 加深人际沟通,加深互相认识的功能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功能 脑力激荡培养创造力的功能 自我表露,增强自信的功能 角色代入换位体验的功能 培养创造,联想,决策功能三游戏的选择设计原则 我们需要的是交互式的健 康成长性的游戏,重点应 该重在游戏的历程,使成 员在过程中探究,感受, 体验,顿悟,分享,成长 ,而不是游戏的结果 特别是竞赛性的游

2、戏这 是我们要注意和强调的一 点四游戏的设计及辅导者的带领技巧(一)小组的建立(分组,然后可开展互相认识,互相沟通的游戏,小 组归属感的凝聚物,组歌,口号的设计活动等) (二)小组历程,这个时期的游戏辅导程序如下: 热身活动游戏的开始,主持人可选择自己最有把握,最喜爱的, 规则最简单和只需短时期就能完成的游戏作为热身活动,让参加者的肢 体有适当的活动和培养投入游戏的情绪 说出游戏的名称和解释游戏的目的 用简单清楚的语言介绍游戏规则(如果规则是长的,可一边解释, 一边示范),使参加者更明白游戏的细节介绍和示范完毕,询问参加 者还有什么问题,是否都清楚游戏的方法如果有人建议有不同的方法 ,主持人应

3、该尽量接纳其建议,让参加者提高提高兴趣,也可借此机会 让他们协助带领游戏 游戏立即开始带领者要留意游戏的进行,可根据游戏的发展情势 或组员的能力状况,对游戏做适当的修改,并为所有者打气 当游戏进行到最高潮时停止,不要拖至大家都没兴趣时才停止 每一个游戏结束后,导师要抓紧时机进行简单或细致的小组分享体 验,注意运用带领技巧提高小组的分享质量,引导成员的体验向社会, 人格方面转移 注意细节,发现问题的时机,可结合个体辅导游戏一:HEY、SO、GO活动目的: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 规则: 1.全体围成一圆形坐下,由指导员为第一人开始 第一个动作,共有三种指示动作 (1)HEY:手长平贴在胸前,被手指方

4、向指到的 左(或右)侧伙伴,继续做下一个动作 (2)SO:被指到者继续做SO的动作,手长平 放在头上,手指向左或右,指定下一人 (3)GO:被指到的伙伴双手合掌指定下个人,接 着再做HEY的动作动作依此轮序 2.每个做动作者要大声喊出动作名称,可以任意 指向左或右. 3.动作或名称错误两次则出局,其它的人大喊 ”out of my game!” 4.被淘汰者可在圆圈外围做声音的干扰 重点: 此活动适合用于使伙伴集中注意力可单纯为暖身 活动不做分享 二 抓手指 目 的集中注意力。 方 法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面 向圆心站好,然后把左手张开伸 向左侧人,把右手食指垂直放到 右侧人的掌心上。 教师发出

5、“原地踏步走”的口令 后,全体踏脚步。教师可用“1 、2、1”的口令调整步伐。当发 出“1、2、3!”的口令时,左 手应设法抓住左侧人的食指,右 手应设法逃掉,以抓住次数多者 为胜。 规 则 1.抢口令者抓住无效。 2.手掌不张开,抓住无效。 游戏三解扣 熟悉阶段:参加者围成一圈(人数为奇数,去除首饰等 ),每人双手一上一下伸展(所有人同一个手上下), 站好后伸手去拉住在隔壁一人的手(一个方向一人)。 活动中任何人的手不得松开,否则将被处罚。 全体参加者双手相握后,开始想办法达到一个目的:最 终恢复成单圈手拉手(相邻两人左右手相牵)。 如人数是双数,会变成两个圈。 目的:非常类似儿时的翻绳游戏

6、,所不同的是想要过关 必须要靠团队的群策群力,依靠每个组员的分工合作, 而且你的思维方式越广,你面前的道路也就越顺利。快乐颂活动目的 藉由初步的肢体接触,打破人际关系的距离 透过活动让学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增进熟识度、融入课程室内或室外平坦的场地均可 16到50人以内,人数不宜过少 2到5颗软性(或毛线球)安全球(球体比足球略小,以一手可掌 握为佳) 活动规则 1.一开始可由训练员或由一位学员自愿,担任魔法师,并发 给一颗球施法 2.魔法师施法时,所有伙伴开始行进躲避,活动中只要被魔法师 拿着球碰触到就会变成石头 3.避免被魔法攻击必须找到另一位伙伴,手勾着手在原地合唱一 首歌,就可以形成保护罩,

7、但歌曲如果重复就无效,一样会变成 石头 4.行进期间除躲避攻击外,不可和其它人手勾手 5.过程当中,不可以跑步,只可以快步走,避免学员产生碰撞、 跌倒 6.活动进行几分钟后,魔法师可改变方式,把被碰触的学员,一 样变成魔法师,并给予一颗球执行任务 活动分享 短暂的暖身活动,通常不做分享,时间也不宜过长,主要让学员 情绪可以high起来,并投入活动中即可翻叶子活动目的 透过肢体接触,打破人际藩篱、活络 团队气氛 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设计中,学习问 题决策与团队互动 器材场地 1216人一组,每组一块 布(约可让整组人站上或稍大) 规则 1.整组人员站上叶子后由训练员开始 宣布规则 2.所有学员现在

8、是一群雨后受困的蚂 蚁,在水面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叶子站 上,却又发现叶面充满了毒液,除非 大家可以将叶子翻面,否则又将遭受 令一次生命的威胁 2.在叶子成功翻面以前,每隔3分钟 ,就有一人中毒失明(或无法说话) ,中毒者由团队自行决定 3.整个过程都站在叶子上,包含讨论 4.所有人身体的各部位均不可碰触到 叶子以外的部分,否则重来分享重点 1你觉得任务完成的关键是? 2.决策是如何形成?活动中的关键人 物是?扮演什幺角色?平时生活中团 队是否有这样的角色存在?有什幺异 同? 3.在参与团队决策过程中,你所处的 位置与参与程度有什幺关连性?和现 实生活中的你状况相似吗?例如: 4.在有限的视野及活

9、动范围中,人际 沟通有没有哪些改变或影响?忽略了 什幺?或是会特别注意某些情况?举 例来说 5.团队是如何决定出中毒者?依什幺 判断?被选中者的心情?如何配合团 队运作? 6.如活动中,当某些人在实际工作( 或生活)出现状况时,团队是否适时 的照顾到对方的感受?或曾提供哪些 协助?六雨的来去活动目的 在环境气氛营造下,做潜层的感官知觉练习 器材场地 室内外均可,不需器材,人数不拘 规则 1.以训练员为圆心,所有学员围成五个同心圆并面对训练员 2.由训练员示范以下动作,告知伙伴将要开始经历雨的来去 1)手掌相互摩擦:(下雨之前的风声) 2)手指交互拍打:(开始有雨滴) 3)多指一起拍打:(毛毛雨

10、) 4)拍打大腿:(下大雨) 5)拍打胸口:(下暴雨) 3.示范完后请学员操作练习一次,每个动作依序由最内圈向最外圈传递 4.请所有学员将眼睛闭上,保持静默,再由训练员从圆心开始将15的动作向外 圈传递,等所有声音停止,再让学员张开眼睛 分享重点 1.张开眼练习与闭上双眼时感受有何不同?声音与视觉的差异? 2.在生活中自己是否曾因为擅于运用某些技能,因此忽略了一些既有的能力?在 人际关系上会造成影响吗? 3.过程中你的专注力是向外还是向内?除了既有的动作声之外,还有听到其它的 声音吗? 4.过程中声音是此起彼落,还是整齐画一?你又是如何掌握到团队的节奏的?在 这个活动中,团队默契是如何形成的?

11、 七千斤顶活动目的 1.可作为课程衔接的破冰活动2. 学习团队合作的观念 器材: 1.无(人数从10人以内的小团队至50人以 上的大团队均可) 2.平坦且空旷的场地为宜 规则: 1、刚开始2人一组操作(找体型相仿的伙 伴搭配),两人面对面坐在地上, 脚底相抵、膝盖弯曲、双手紧握 2、双方用力互拉,使两人同时垂直站起 3、当两人小组成功后,再增加一位伙伴 ,以同样方式站起,然后依序增加人数, 直到整个团体都试过 4、执行时脚一定要接触,手要互握,所 有的人臀部要同时离开地面 此活动需注意:学员不可将手臂勾在一 起,需握住对方的手腕处, 以免有脱臼的危险 分享重点: 1.作为暖身活动时可不做分享

12、2.可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八木人梯活动目的 人、我关系的信任与交付 器材场地 室内外皆可;1216人一 组,两人一枝60公分长的木棍 规则 1.所有成员两人一组,手握一枝约60 公分长的木条, 面对面搭成一排木梯(可采直立或横 或倾斜)高度不宜过腰 2.所有成员须依序攀爬通过木梯 3.过程中不能碰触或协助攀爬者 4.掉下或犯规回原点再重头 5.请踩稳再前进 训练员请随行做确保 分享重点 1.视觉感官与实际体验的落差 2.伙伴的支持与协助及信任感的建立 3.支持者与被支持者两种角色的感受九人體相機活動器材:無器材;2人一組 活動規則 1. 兩人一組,由學員自行選定一位伙伴,並決定誰先扮演相機

13、,另一位則扮演攝影師 2. 扮演相機者的眼睛代表鏡頭,耳朵代表快門按鈕;攝影師請站在相機後方(面向扮演相機 者的背部) 3. 角色選定後,由攝影師按著相機的肩膀引導到各處取景;在按快門拍照前,相機的眼睛都 是閉著,當攝影師按下快門後,相機的眼睛即快速打開記錄約一秒然後閉上,再由攝影師引 導至他處取景 4. 攝影師完成照片記錄後,兩人角色互換 5.在取景的過程中,請注意安全 活動分享: 1. 通常此活動會安排在課程的最後,透過活動讓學員對當次的學習過程做及時的回顧與歸納 ,此時可設定學員拍攝張數,並給予拍攝主題: 例如邀請學員每人拍攝2張照片: 一張是這次學習過程中,對自己影響最深(或最有意義的

14、)的是? 另一張是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最想送給團隊的一張照片? 拍攝照片時,攝影師對扮演相機者描述照片的意義,再由相機的角色口述此張照片。 2.另外一種方式是採取多張數的拍攝方式(張數多寡訓練員可設定),相機只需單純且忠實的 紀錄影像,眼睛看到什麼就記什麼(就像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 以這種方式實際體會不帶有偏見的看待事物透過他人的觀點,沒有預設立場的看見 ,真正的瞭解什麼才是事物的真相。 當人在面臨一個新的問題時,能不帶任何偏見(經验),才會真正看到問題的真相、創 意得以發揮,問題才能被解決十打破成规不知不觉我们会为自己设置一些障碍,从而阻挡了对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的认可和接

15、纳 。打破成规,突破限制,让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目标:用实例向学员证明,成见可能会妨碍他们接受新观点 时间:20分钟 教具:每人一份纸和笔 过程: 1 让学员看一下由九个点组成的图形(如下图)。请他们照原样把这九个点画在纸上,要求 用一笔、四条直线把九个点连起来,线与线之间不得断开。 2 给学员几分钟时间,让他们试着画一下。然后问有多少人成功地解出了这道题,并请一位 自告奋勇的学员走到前面,画出正确答案,或者用幻灯片给出正确答案。 讨论: 1 这九个点组成的图形最初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 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跳出我们自己或他人为我们画的框框) 3 这个游戏对于本次培训、会议以及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启示? 备选答案: 1 可以一笔画出三条直线来把这九个点连起来。第一条直线从上排左端那个点的上缘开始, 向右下方延伸,穿过上排中间的点的中心和上排右端的点的下缘。第二条直线折返回来,穿 过中排的三个点,从右至左,逐渐向下方延伸。最后一条线是再从左至右穿过下排的三个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