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969442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宋元元考纲解读考点考纲主要内容高考示例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宋元的中枢机构;元朝行省制2017 课标,272017 北京文综,132016 课标,262016 江苏单科,42015 山东文综,142015 福建文综,15农业、手工业及商业(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1)经济重心南移(2)瓷都景德镇;黄道婆(3)交子;“市”“坊”界限被打破;外贸港口泉州2017 海南单科,42016 课标,262016 天津文综,22016 海南单科,82015 课标

2、,262015 福建文综,142015 课标,26宋明理学及科技文化(1)宋明理学(2)科技成就(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4)文学成就(1)程朱理学;陆王“心学”(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简仪;授时历;农书(3)文人画与风俗画(4)宋词;元曲2017 江苏单科,42017 海南单科,52016 海南单科,72015 海南单科,52015 北京文综,152015 课标,40(1)2015 江苏单科,21(2)(3)分析解读 宋元时期,指从 960 年北宋建立到 1368 年元朝灭亡。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进一步发展。命题规律:(1)从题型看,多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多与其他章节内容联系起来考

3、查。(2)从内容看,高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行省制度、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程朱理学、科技等方面,尤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重点。(3)从形式看,多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加以考查。(4)从难易度看,宋元政治、经济部分相对简单,理学部分内容本身比较深奥,高考题目难度相对较大。 备考建议:(1)注意归纳单元特征,整体把握知识体系。(2)理学部分名词、概念多,注意理解其内涵。(3)宋 元科技文化是高考热点,注意掌握其与宋元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2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2017 北京文综,13,4 分)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4、他曾担任过转运使、 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 C.知府D.枢密副使 答案 D 2.(2016 课标,26,4 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 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 A 3.(2016 江苏单科,4,3 分)“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 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5、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 A 4.(2015 山东文综,14,4 分)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 B 5.(2015 福建文综,15,4 分)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 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3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答案 B 6

6、.(2014 北京文综,14,4 分)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答案 A 7.(2013 山东文综,11,4 分)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答案 A 教师用书专用 8.(2016 浙江文综,16,4 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 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7、。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 相当的一组是( )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 B 9.(2015 海南单科,4,2 分)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 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答案 D 10.(2013 大纲全国,12,4 分)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

8、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 现出( )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答案 A考点二 农业、手工业及商业 1.(2017 海南单科,4,2 分)“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 “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 A 2.(2016 课标,26,4 分)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

9、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 B 3.(2016 天津文综,2,4 分)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 转行使。”这一铜版( )4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B. C.D. 答案 B 4.(2016 海南单科,8,2 分)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 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

10、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答案 D 5.(2015 课标,26,4 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 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 C 6.(2015 福建文综,14,4 分)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 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答案

11、D 7.(2015 课标,26,4 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 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 A 8.(2015 北京文综,14,4 分)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 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 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

12、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 B 9.(2014 课标,26,4 分)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 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A510.(2014 山东文综,15,4 分)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 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答案 C 11.(2013 天津文综,

13、2,4 分)“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 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 B 12.(2017 北京文综,41,6 分)(节选)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 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

14、进行切割)、 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 的“蕃坊”。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 分) 答案 (2)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品种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 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 教师用书专用 13.(2015 安徽文综,14,4 分)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 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 ) A.官府重视

15、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 A 14.(2015 重庆文综,3,4 分)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 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 答案 C 15.(2013 海南单科,5,2 分)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 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

16、.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答案 A 16.(2013 重庆文综,4,4 分)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 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答案 D 17.(2014 天津文综,12,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 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 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 分)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