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969362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212 讲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滞A A 组组 基础过关题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7 北京六十六中期中)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集市)”。这反映出( )A.市镇的繁荣兴旺 B.小农经济的瓦解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2.(2015 北京丰台期末)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有官营、民营、工场手工业三种形态官营手工业对商品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唐代起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A. B.C. D.3.(2018 北京丰台期末)汉代实行

2、盐铁官营、唐代诸道重税商贾以充军、清初规定片板不得下海,其共同影响是( )A.阻碍对外经济往来B.抑制商品经济发展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D.推动手工业的发展24.(2016 北京西城(南片)期末)1415 年,东非麻林国遣使献麒麟于中国皇帝,轰动京师。这件外交佳话的背景是( )A.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B.郑和下西洋,发展了中国与非洲的交流C.戚继光肃清东南沿海倭寇D.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5.(2018 北京海淀期中)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形成了全国性商品

3、市场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 B. C. D.6.(2016 北京怀柔查漏补缺)中国古代某时期曾“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以上相关政令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 A.宋太祖时 B.清朝初期C.清乾隆时 D.收复台湾后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2016 北京东城模拟)北京自古代就是中国重要的城市,其发展受到了世人的关注。材料 明清时期,北京花卉业十分兴旺,当时的一些笔记著述中多有记载。帝京景物略:“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草桥惟冬花,支(意:剪)尽三季之种,坏(意:埋)土窖藏之,蕴火坑烜之。”燕

4、市负贩琐记:“卖鲜花,种类不一,有卖细花,为妇女插戴之品;有卖栽花者,春天可养; 有卖堂花者,为厅堂陈设之品。”金鳌退食笔记:“南花园,杂植花树,凡江宁、苏、松、杭州织造所进盆景,皆付浇灌培植。又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诸花,每岁元夕(指元宵节)赐宴之时,安放乾清宫,陈列筵前。”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北京花卉业繁荣的主要原因。(8 分)3B B 组组 能力提升题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7 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的解释,合理的是( )相对稳定的局面高产作物的推广土地利用率提升海外市场的拓展A. B. C. D.2.(2

5、018 北京西城期末)乾隆年间,一份由云南官员颁发的开荒文件上写有:“滇省山多田少,水陆可耕之田,俱经垦辟无余嗣后滇省山头地角,水滨河尾,俱著听民耕种。”此材料反映出( )A.由于长期开发,西南地区耕地减少B.当时政府重视本业,鼓励开垦荒地C.边疆地区农业经济发达,超过内地D.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已得到充分开发3.(2017 北京西城二模)读下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4A.汉武帝时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B.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C.元朝时瓷窑众多,成为著名的瓷都D.清政府在处特许商行专营对外贸易4.(2017 北京东城一模)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

6、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 )A.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 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5.(2016 北京石景山一模)下面是清代中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农业税相对较稳定B.工商杂税增长说明商品经济发展C.工商业占主导地位D.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6.(2017 北京四中期中)1757 年,乾隆下令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政府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 ( )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B.养成了国民的妄

7、自尊大心理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2017 北京海淀 3 月)古人曾将我国长城以北地区称为塞外,塞外的经济文化发展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长城是农牧业的分界线,康熙中后期,随着内地土地紧张,塞外遂成为北方各省百姓的重要去处。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四十九年,汉民增加到 55 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到 88 万,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管理,清廷在汉民聚居地建立厅、县等行政机构。和以往游牧风气影响中原不同,清5代,农耕文化处于积极进

8、取地位,随着“内地民人渐集,汉文风气一开”。是时,蒙人“起用汉名”“学习汉字文艺”已蔚然成风。“蒙古游牧为生,初多肉食,近以汉民北耕,亦甘食五谷。”蒙古与内地逐渐出现了意义深远的一体化趋势。摘编自刘凤云等论清代中国北部的农耕文化及游牧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中国北部边疆地区农牧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10 分)答案精解精析答案精解精析A A 组组 基础过关题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C 依据材料可知,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这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故 C 项正确。2.C 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可用排除法。古代中国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以及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故错误

9、,排除含的选项,选 C 项。3.B 材料体现了政府对商业发展的限制,这些措施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4.B 1415 年,处于明朝时期,排除 A 项;1415 年,处于明成祖朱棣时期,郑和下西洋发生在该历史时期,B项正确;C、D 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5.A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发展情况,可用排除法。不利于明清经济的发展,因此与材料主题“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不符。排除含的选项,故 A 项为正确答案。6.B 根据材料中“申饬沿海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并结合所学可知,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

10、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 B 项。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答案 商品化、专业化生产;栽培技术较高;引进了各地花卉品种;宫廷以及民间对花卉有很大的需求。(8 分)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北京花卉业繁荣的原因。材料中的一些笔记著述记载了北京花卉种植业的专业化种植区域、技术、花卉的种类、引进的品种等繁荣状况;依据对材料信息的理解,结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知识,来分析概括明清时期北京花卉业繁荣的主要原因即可。B B 组组 能力提升题组能力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61.A 本题可用排除法。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含的选项,故选 A 项。2.B 政府通过颁布开荒执照来鼓励人们开垦

11、荒地,这体现了政府对开荒的重视,故 B 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3.D 首先进行空间定位,根据地理知识可判断图中的是洛阳,是南京,是重庆,是广州。汉武帝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排除 A 项;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排除 B 项;元朝时著名瓷都是江西景德镇,排除 C 项;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因此 D 项符合题意。4.B 题干材料提到的时间是“晚明”,大变局“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说明这一变局的发生是与世界变化紧密相连的。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美国家掠夺来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使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当时中国处于明朝时期,因

12、此 B 项符合题意。A 项发生在北宋,C 项不符合“世界背景”,D 项发生在晚清鸦片战争后。5.C 根据图表可知,农业税一直处于较稳定状态,到后期工商杂税逐渐超过了农业税,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正确的表述是 A、B、D 三项。在清代时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故选 C 项。6.C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A 项中的“民族工业”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D 项应为 1839 年的虎门销烟,均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757 年”,故排除;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是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心理的具体体现,它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 B 项,故选 C 项。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答案 变化:中原人民大量迁入北方边疆地区,北方边疆的一些游牧区变为农牧业混合区。(4 分)影响:政府在汉民聚居地建立与内地类似的行政机构加强管理;中原文化向北方地区传播,促进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习惯的变化;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 分)解析 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第小二问要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角度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