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msw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69342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6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msw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msw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msw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msw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msw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ms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msw(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 河南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 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思想上尊儒 排佛,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 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有“韩潮苏海” 之称。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 “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诗在艺术上有“ 以文为诗”的特点。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 ,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即元和十四年(819)正月 ,韩愈上书谏迎佛骨劳民伤财,触怒了宪宗,由刑部 侍

2、郎贬为潮州(即现在的广东东部,距当时京都长安 确有八千里之遥)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当 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 送行。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政治 抒情诗。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 恋朝廷的心情。韩愈被贬官至潮州经过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与他同行。(左迁,在古代的意思是被贬官。)解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点明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赏析 : 1、诗歌的前两句点明了什么?2、开头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蕴含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何表达效果?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

3、、“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 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 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数量与时间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把突然的 变故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感染力。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3、诗歌的三、四句表现了韩愈怎样的性 格?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老而弥坚,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找出写景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

4、?雪拥蓝关马不前。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横” 广度“拥” 高度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气象苍茫 境界雄阔诗人在此想向我们倾吐什么?(体会上句与 下句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里、君王重重阻隔人不前心事过重前途艰险渺茫回顾 前瞻家何在马不前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 作用是什么?壮阔的景色严峻冷酷的气氛 (渲染)前路艰辛孤苦渺小的个人 (对比) 英雄失路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5、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尾联很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态度,也含有蹇(j

5、in )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试分析尾联的作用。深化扣题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内容结构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感情真挚婉曲,诗风沉郁。 全诗情感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本诗的特点:总结全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 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 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 弊政的忠心和勇气。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 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 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 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潮州

6、韩文公祠柱联: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 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迁移拓展 比较韩诗与柳诗,理解“昌黎蓝关 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 音” 。柳宗元韩愈因自己被贬荒蛮之地,感慨仕 途风波险恶而愁绪满怀。因友人望而不见而生牵挂思念 之愁。探究: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 情感? 1、英雄末路之悲 2、忠而被贬之愤 3、壮志难酬之怅 4、生不逢时之叹 5、羁旅行役之苦 6、怀乡念国之思探究: 结合有关诗句,谈谈 贬谪诗中常出现哪些意 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其间旦暮闻何物,杜

7、鹃啼血猿哀鸣 。 白居易琵琶行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江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李涉再宿武关“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韦承庆南行别弟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 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香草、柑橘:“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张九龄感遇(其七)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 。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 落叶 孤灯 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 ,贬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 表现自己的情志。 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 差,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 贬官文学言将尽时常常忍不住直抒 胸臆。 贬谪诗中常用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