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69332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3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数学《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数学《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数学《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数学《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解答选择题常见失误原因归类剖析选择题选择题 是高考中基本题型之一是高考中基本题型之一, ,其分值占卷面五分之其分值占卷面五分之 二多二多, ,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如何控制着考生的实际成绩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如何控制着考生的实际成绩 , ,纵观近年全国高考选择题考生解答情况纵观近年全国高考选择题考生解答情况, ,失分率普遍失分率普遍 较高较高,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强调解答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强调解答 选择题的选择题的策略与技巧策略与技巧, ,而忽略了对解答选择题常见的而忽略了对解答选择题常见的失失 误原因分析误原因分析。下面就教学中积累的学生解答选择题觉。下面就教学

2、中积累的学生解答选择题觉 失误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失误原因进行归类分析, ,望能引以为戒望能引以为戒, ,提高解答选择提高解答选择 题的准确性。题的准确性。一、忽略特殊性产生错误一、忽略特殊性产生错误 例一:下列命题正确的是(例一: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A)两复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模与辐)两复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模与辐 角分角分 别相等别相等(B B)每一个复数都有唯一的模与辐角主值)每一个复数都有唯一的模与辐角主值(C C)复数集)复数集C C和复平面内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和复平面内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D D)两个共轭复每数之差为纯虚数)两个共轭复每数之差为纯虚数一

3、、忽略特殊性产生错误一、忽略特殊性产生错误 例一:下列命题正确的是(例一: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C) (A A)两复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模与辐)两复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模与辐 角角 分别相等分别相等(B B)每一个复数都有唯一的模与辐角主值)每一个复数都有唯一的模与辐角主值(C C)复数集)复数集C C和复平面内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和复平面内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是一一对 应的应的(D D)两个共轭复每数之差为纯虚数)两个共轭复每数之差为纯虚数&本题在学生中有人选A,也有人选B、C、D,且有人 判断不出正确与否,实际上正确答案为C。选A忽略了辐 角与辐角主值的区别;选B忽略了D这一特别复数

4、;选D 忽略了实数的共轭数是本身,其差是实数。二、直观错觉引起失误二、直观错觉引起失误 例二:方程例二:方程2 2X X=X=X4 4+1+1的实根个数为(的实根个数为( )(A A)0 0个个 (B B)1 1个个(C C)2 2个个 (D D)3 3个个二、直观错觉引起失误二、直观错觉引起失误 例二:方程例二:方程2 2X X=X=X4 4+1+1的实根个数为(的实根个数为(D D )(A A)0 0个个 (B B)1 1个个(C C)2 2个个 (D D)3 3个个 Y Y&错解:如图(1)易知答案为C&剖析:此题是借助图形解选择题的一个典型实 例,由于图像的不准确导致选择失误。实际上由

5、 方程易知X=1和X=0是方程的实根,又知216=(24 )4=164。故X=16时2X174+1,由函数连续性知,方程在区间(16,17)内 方程有一根,正确答案必须选D.X01(图1)三、概念模糊导致失误三、概念模糊导致失误 例例3 3:设:设 是第二象限角,则是第二象限角,则 /2/2是(是( ) (A A)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 (B B)第一或第二象限角)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C C)第二象限角)第二象限角 (D D)第一或第三象限角)第一或第三象限角三、概念模糊导致失误三、概念模糊导致失误 例例3 3:设:设 是第二象限角,则是第二象限角,则 /2/2是(是( D D ) (A A)

6、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 (B B)第一或第二象限角)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C C)第二象限角)第二象限角 (D D)第一或第三象限角)第一或第三象限角&误解:由条件/2 ,则则 /4 /2 /2 /2,故选选A。&剖析:本题失误是象限角概念含糊,实际上第二象限角 是满足2K + /2 2K + ,KZ。K + /4 K + /2。正确答案是D。四、变形不等价出现错误四、变形不等价出现错误 例例4 4:下列函数中,周期不是:下列函数中,周期不是是函数是( ) (A)f(x)=2tgx/(1-tg2x) (B)f(x)=tg2x/(1+tg2x) (C)f(x)=(1-tg2x)/(1+tg2x)

7、(D) f(x)=2(X/2-3 /2)Sin(x/2)四、变形不等价出现错误四、变形不等价出现错误 例例4 4:下列函数中,周期不是:下列函数中,周期不是是函数是( D ) (A)f(x)=2tgx/(1-tg2x) (B)f(x)=tg2x/(1+tg2x) (C)f(x)=(1-tg2x)/(1+tg2x) (D) f(x)=2(X/2-3 /2)Sin(x/2)&误解:由f(x)=2tgx/(1-tg2x)=tg2x知= /2 ,故选 A。&剖析:上述变形实际上定义域发生变化,易知X=0时, f(x)=2tgx/(1-tg2x)有定义,但若T=X/2,则f(/2+0)=f( /2),

8、而f( /2)无意义,故/2不是周期,逐一检验知答案为五、知误负迁移造失误五、知误负迁移造失误 例:若例:若 =arcsin(sin4),=arcsin(sin4),则则则则 ( )( )() () () ()无意义五、知误负迁移造失误五、知误负迁移造失误 例:若例:若 =arcsin(sin4),=arcsin(sin4),则则则则 ( ( C C ) )() () () ()无意义&错解:由arcsin(sin4)=4,选。&剖析:本题失误主要原因是受arcsin(sinx)=x其中 /2 , /2 的影响,正确应为 arcsin(sin4)=arcsinsin(4- + )=arcsin

9、-sin(4- )=arcsin(sin(-4)= -4。六、忽略隐含条件引发错误六、忽略隐含条件引发错误 例例6 6:在复平面上,方程:在复平面上,方程|Z-i|+|Z+i|=2|Z-i|+|Z+i|=2表示的曲线是(表示的曲线是( )(A)线段 (B)椭圆(C)双曲线 (D)射线六、忽略隐含条件引发错误六、忽略隐含条件引发错误 例例6 6:在复平面上,方程:在复平面上,方程|Z-i|+|Z+i|=2|Z-i|+|Z+i|=2表示的曲线是(表示的曲线是( A A )(A)线段 (B)椭圆(C)双曲线 (D)射线&误解:由椭圆定长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故选B。&剖析:上述解法忽

10、略了定长与两定点之间距离相等与定义 不符,正确答案为A。七、审题不认真造成失误七、审题不认真造成失误 例例7 7:在相距:在相距4040公里的两个城镇公里的两个城镇A A、B B之间有一个半径为之间有一个半径为 1010公里的湖泊,湖泊的圆心恰好在连线公里的湖泊,湖泊的圆心恰好在连线ABAB的线段中点,的线段中点, 现要绕过湖泊从现要绕过湖泊从A A城去城去B B城,最少的路线要走(城,最少的路线要走( )(A)40(公里) (B)20+ 10(公里)(C)803/3(公里) (D)203+10 /3(公里)七、审题不认真造成失误七、审题不认真造成失误 例例7 7:在相距:在相距4040公里的

11、两个城镇公里的两个城镇A A、B B之间有之间有 一个半径为一个半径为1010公里的湖泊,湖泊的圆心恰好公里的湖泊,湖泊的圆心恰好 在连线在连线ABAB的线段中点,现要绕过湖泊从的线段中点,现要绕过湖泊从A A城城 去去B B城,最少的路线要走(城,最少的路线要走( D D )(A)40(公里) (B)20+ 10(公里)(C)803/3(公里) (D)203+10 /3(公里)&误解:如图,A到B需走AC+CD+DB=10 +10 +10=20+10 (公里) &剖析:上述解法显然是审题不认真的突出表现,从A到B 的最短路应由A、B分别作半圆的切线AC、BD如图,则 AC+CD+BD=10 3+10 /3 +10 3=20 3 +10/3(公里) ,故应先D。A B C DABCD 以上可以看出,解选择题除了必须掌握解以上可以看出,解选择题除了必须掌握解 题题策略与技巧策略与技巧外,还必须注意防止产生外,还必须注意防止产生审审 题陷阱题陷阱引起的失误,以达到解题的准确性引起的失误,以达到解题的准确性 !魔镜街拍 http:/ 魔镜街拍 形鬻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